胡春洞
學習知識離不開閱讀。因為人類比較成熟和完整的知識,大部分是通過書刊流傳的。
要多學知識,就要多讀書;而書要讀得多,就得讀得快。特別是今天,知識更新周期加快,新知識層出不窮,知識總量在加速地增長,提高新聞記者速度就顯更為迫切。因此,近年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教育都在注意快讀的訓練。
那么,怎樣提高閱讀速度呢?
一般說來,人們的新聞記者活動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即點式閱讀、線式閱讀和面式閱讀,也可以說是三種不同的閱讀境界。所謂提高閱讀速度,主要的就是要從點式閱讀方法提高到線式閱讀方法,再由線式閱讀方法提高到面式閱讀方法。
點式閱讀方法,是以一個字或一個詞為單位的閱讀,目光移動一次,只能看到一點,一眼只能看一兩個或兩三個字,視距(也叫視幅)很小。這種方法所以慢,是因為伴隨著目光的移動,經常有言語活動,眼一面看,嘴一面動,或者還小聲地嘟囔著。
言語活動對初學閱讀的人本來是需要的,因為把閱讀和言語活動結合起來,把看到的文字高聲或低聲念出來,轉化為說話和聽話,有助于閱讀者的理解。但是,隨著閱讀能力的增強,發音動作對提高閱讀速度愈來愈成為障礙。因為,如果總是擺脫不了發音動作的限制,那么,他的閱讀就只能永遠停留在說話或朗讀的速度上,每分鐘大約只能讀250-300個字。而經過良好快讀訓練的人,每分鐘可讀1000字左右。因此,為要提高閱讀速度,就要晝減少閱讀中的發音動作,即避免唇、舌、齒、喉等發音器官的活動。為了避免發音活動,可以在新聞記者時有意識地閉口、合牙,或者在嘴里含一點清潔的物品,使閱讀活動只由眼睛來進行。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就可以逐步由點式閱讀過渡到線式閱讀。
線式閱讀是以一個詞組或短句為單位的閱讀,一眼可看幾個字甚至十幾個字。它比點式閱讀讀法的視距擴大了,象一個線段。在這種閱讀里,有聲言語活動基本上已經排除,唇、舌、齒等已不再積極活動。但聲帶一般還有潛在的語音活動,發生暗示發聲動作而略呈緊張狀態。因此,要繼續提高閱讀速度,還要消除這種潛在的發音活動。消除這種活動要比消除明顯的發音動作困難得多。最基本的方法,是在閱讀中自覺加強眼的活動能力,增加目光籠罩的范圍。這既可以加強大腦皮層上視覺的興奮,又可以以此來抑制發音動覺即言語動覺的興奮,使下意識的聲帶活動逐漸排除。這樣,我們閱讀時,就不需要經過把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然后再由有聲語言而獲得思想的復雜過程,讓文字符號在大腦中直接解碼為信息而使我們理解。
為了擴大視距,可以經常進行限時閱讀訓練,在讀某篇文章之前,給自己限定一定的時間,力爭提前讀完,而且不漏掉基本思想。還可以做一些句子卡片,用以在同學同事之間互相進行閱讀訓練:一個人迅速顯示卡片,另一個說出卡片上句子的意思。如果是幾個人共同訓練,實際上帶有競賽性質,效果會更好。
面式閱讀是一種高級閱讀方式,它比線式閱讀看得更長,一眼能看一整行文字。因為視距可以是一整行,目光不必左右移動 ,因而可以一行一行自上而下豎式閱讀。
點線式閱讀目光要照應到幾乎每個字詞,而面式閱讀,目光則主要注意關鍵字詞。所謂關鍵字詞是指一句話中負荷信息量最多、代表最關鍵和核心含義的字詞。閱讀的注意力集中于關鍵字詞,不僅閱讀速度快,而且閱讀質量也高。因為這時所讀材料的主要意思就會在閱讀者的腦海中更為突出和明晰。
為了培養面式閱讀能力,可以專門進行在一句話中尋找關鍵詞的訓練,還可以練習把長句子簡化成電報稿式的短句的能力。如這樣一句話:“愛華,你母親病了,你想法迅速回來一趟”,可以簡化為“母病,速回”。通過這種練習,可以提高閱讀中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時,還可以進行一目而過的快讀練習:在要讀的書頁上畫上堅線,閱讀時指令自己的目光沿著新畫的線上下移動。開始時可看此致小開本的書籍或分欄多的報刊,便于控制眼球不由自主地左右擺動。以后再逐步擴大目光的掃描范圍。
培養快速閱讀能力,除了技術訓練之外,還要提高思維分析能力和不斷擴大知識面。因為閱讀不是簡單的“看”的活動,而是一種綜合的生理和心理活動,需要有邏輯分析能力和廣博的知識相配合。如果你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強,對于閱讀的文字能很快分析判斷;你的知識面很寬,對于所讀的內容都能很熟悉,就能很快理解問題的實質,推斷出發展的脈絡,判別優劣是非,你的閱讀速度就一定會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