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明
六月下旬的一天,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一樓化妝品柜臺前擁擠不堪,人們在爭相購買沈陽蘇家屯化工廠出產的“812—1型除臭劑”。一個多小時,上千瓶“除臭劑”銷售一空。沒有買到的顧客十分掃興,七嘴八舌地發問:“為什么只賣這么點?”“什么時候再來貨?”
“812—1型除臭劑”是誰發明的?它的發明者是解放軍某部的劉輝祖同志。老劉曾是負責行政管理的參謀,每次檢查衛生,當他聽到同志們批評廁所、垃圾太臭時,心里怪不舒服,并暗自思量,“干什么事都要干得象個樣子,應設法解決廁所、垃圾的臭氣。”他想起了1967年的一次偶然發現:當時他在哈爾濱一家工廠工作。有次打掃廁所,因為停水,他便用工作廢液沖洗便池,突然感到廁所的臭味減弱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劉輝祖沒有放過這個意外發現,他認真地分析了廢液,原來有一種元素,具有減臭作用。后因工作調動,沒能繼續研究下去。“現在該是用它來解決問題的時候了。”老劉打算繼續探索。
同時,劉輝祖還看到一些賓館、飯店,用的是外匯購買的清潔劑除臭;有的賓館打掃一次衛生,竟要用掉幾大瓶香水,廁所里的臭氣還是壓不住。人民大會堂一位同志對他說:“周總理生前很關心這件事,他說你們廁所的氣味那么大,不會用樟腦精壓一下嗎?我們盡管這樣做了,效果卻不理想。”聽到這里,劉輝祖陷入了深思:“我們為什么不能自己造,非要去買外國的呢?”
于是,他用工資買回藥品、天平、燒杯、試管,加上鍋、碗、盆、勺,辦起了“家庭實驗室”。業余研究開始了,他把糞便放在陽臺上暴曬,針對異臭按不同比例配制藥品,反復比較、辨別反應后的氣味。藥物使雙手感染脫皮,他未曾退卻。冷風吹來:“劉輝祖能搞什么發明,別是吹牛吧!”他沒有動搖。惡臭熏得頭痛吃不下飯,他仍然堅持。長期的試驗,他的嗅覺不那么靈敏了,只得找來十歲的女兒當助手。開始小姑娘還樂意,可時間一長,臊臭熏得孩子不愿干了。說道理,孩子也不易理解。于是,父女倆達成一項“協議”:女兒每聞一次臭味,爸爸獎勵一瓶汽水。功夫不負有心人,試驗終于取得了可喜的進展:經過藥物反應后的糞便逐步變成了蘋果味、香蕉味。福建一位著名痔瘡專家聞過后,脫口而出:“清香味!”
領導的支持,對劉輝祖是極大的鼓勵。一次,檢查團又來檢查衛生,發現廁所沒有臭氣,表揚并勉勵劉輝祖繼續研究。一位遠在千里之外的老領導,郵錢來支持他進行試驗。經過三年的努力,“812—1型除臭劑”終于研制成功了!
“812—1型除臭劑”是綜合型的,它能吸附一絡合住擴散在空氣中各種有機物質腐敗發出的臭味;而國外的除臭劑是單項專用的,如垃圾除臭劑、糞便除臭劑等。人民大會堂、民族文化宮、304醫院、海軍總醫院等二百多個單位及個人試用后,一致稱贊“812—1型除臭劑”用途廣泛,效果明顯。沈陽蘇家屯服裝廠僅有的一個便所,長期以來,由于自來水壓力不足,排便能力不佳,臭味熏人,職工無法進去。但噴灑除臭劑后,大大消除了臭味。人民大會堂不僅用除臭劑消除了下水道、馬桶、小便池的臭味,而且消除了廚房因加工雞、鴨、魚、肉產生的腥味,及垃圾桶的臭味。水中加了除臭劑,還可以洗滌汗腳臭和汗衣物發出的臭味,也可用去清除嬰兒尿布的臊味,甚至能消除狐臭。尤其是在廣西法卡山前沿陣地清除越軍尸體腐臭中,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深受指戰員的歡迎。經國家有關單位鑒定,“812—1型除臭劑”成本低、效果好、使用方便、具有先進水平。國務院副總理張愛萍題了詞:“為中國能發明除臭劑而祝賀。”
抓住偶然發現,經過反復試驗,使“812—1型除臭劑”得以問世。小發明給人民生活帶來了極大方便。劉輝祖深有體會地說:“無論干哪一項工作,只要潛心鉆研,都會有所發現,有所發明。”目前,他正在進行其他項目的除臭試驗,人們期待著他的新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