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南
養雞是我國廣大農村一項重要的家庭副業。為了養好小雞,就要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一、選好小雞:要選擇出殼后絨毛清潔、富有光澤、活潑好動、眼大有神、叫聲響亮、體重適中以及腹部平坦柔軟的小雞。這樣的小雞好飼養,長得快,成活率高。
二、適宜的溫度:剛出殼的小雞體弱毛稀,體溫低,自身缺乏調節體溫能力,因此需要人工保溫。第一周溫度為32°C—30°C,第二周為30°C—27°C,以后每周下降2°C—3°C,直到一個多月,都要維持在22°C—20°C左右。溫度應保持相對穩定,切忌忽冷忽熱。
三、合理的飼養:小雞新陳代謝旺盛,增重快,胃容積小,消化力差,應喂以營養價值完全、易消化的適口飼料。40日齡前小雞日糧中粗蛋白質含量應為20%。頭幾天應喂小米、碎大米(煮八成熟,成粒狀),每斤飼料摻兩個熟蛋黃。隨后可逐漸改喂配合飼料(如:谷物類占60—70%,餅類占15—20%,淡魚粉等動物性飼料占10%,糠麩占5—8%,骨粉貝殼粉占2—3%,食鹽占0.3—0.5%,并添加市售禽用多維素和微量元素)。如用青綠飼料補充維生素時,應從3—5日齡開始,逐漸加青綠飼料10—30%。頭一周喂8次,以后逐漸改為6—4次,喂時要勤喂少添,定時定量。
四、精心管理:頭2—3周是飼養小雞的關鍵時期。飼養密度每平方米20只左右。雞舍要保持衛生、空氣新鮮和適當的溫度。在溫和天氣逐漸讓小雞曬曬太陽。按小雞強弱、大小和公母分開飼養。食槽水槽勤洗曬,墊草勤翻曬更新。發現病雞時應及時挑出,隔離飼養。
五、防治雞病:應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要定期消毒雞場。在7日齡和60日齡時應分別滴鼻和注射雞瘟疫苗。
小雞白痢病危害大,死亡率高。多見小雞肛門粘滿白色糞便。防治辦法:每斤飼料中加痢特靈(0.1克/片)2片,拌勻連喂7天。治療病雞時藥量加倍。另外用1份大蒜加5份清水搗碎制成蒜汁,拌入飼料連喂2—3天。
小雞球蟲病多見拉痢和血便。防治辦法每只小雞飲2000單位青霉素水,連飲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