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珂
人體“制造”食物
大豆、苜蓿等豆科植物,能從空氣中吸收氮氣,轉化為氨,直接為植物提供氮肥。科學家們曾大膽設想,把固氮基因移植到人體腸道的細菌里,使腸道細菌固定氨態氮,制造出氨基酸、蛋白質,這就能使人類少吃蛋白質而保持豐富的營養。
在新幾內亞中部多山地區的原始部落,人們獲得了可喜的發現:人體的確能夠固氮!
在這貧瘠地區生活的居民,飲食非常簡單,成年累月食用番薯及少量蔬菜。按一般的營養標準,他們的蛋白質攝入量,還不到最低需要的4/10,想必個個都是面黃肌瘦了。可事實恰恰相反,他們男女老少都長得健康結實。
科學家在化驗他們的糞便中發現,這些居民糞便中排出的氮量,大大超過了飲食中攝入的氮量。原來這些部落居民的腸道中,真有固氮菌,是它們每時每刻地合成著蛋白質,彌補了人體營養的不足。
這一奇異的發現,意義相當深遠,它將使人們的幻想變成現實。假如把這種固氮菌移植到家畜和人體內,世界上飲料和食物的需要量會大大減少,人們就不必為食物的來源發愁了。
科學使社會前進!探索使科學發展!
《科學·探索》欄將介紹當代科學新進展,紛至沓來的自然之謎,展望未來燦爛遠景,以醒青年探幽索隱之心,激勵青年奮發有為之志。
熱烈歡迎讀者投稿。愿科學春天里盛開的花朵,化為累累的秋實!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