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可
錢君,現年七十七歲,是致力于新文藝書刊的裝幀設計有卓越成就的藝術家。半個多世紀來,他先后為數百種新文藝書刊(也有部分歷史學著作書籍)進行裝幀設計,以其獨到的藝術風貌廣泛影響于文壇。
錢君的裝幀藝術工作,是在陶元慶的影響下開始的。那是五十多年前,錢君在上海藝術師范學校求學,與陶元慶是同學。陶元慶比錢君大十七歲。錢君與陶元慶相識的時候,陶元慶已經為魯迅先生的譯作《苦悶的象征》等書籍作了裝幀設計,并受到魯迅先生的稱贊。由此,錢君很羨慕陶元慶能夠為魯迅先生的書籍作裝幀設計。在課余,錢君與陶元慶常議論新文化運動問題,也談到為新文藝書刊作裝幀設計,特別是陶元慶談到與魯迅先生的交往中,感受到魯迅先生非常重視書刊裝幀藝術,這就更加引起了錢君對書刊裝幀工作的興趣。錢君在學校畢業后,被聘請到新創辦的上海開明書店工作,著手嘗試為新文藝書刊作裝幀設計。
一九二七年十月間一天的午后,魯迅先生去寶山路寶山里六十號開明書店訪鄉友章錫琛(即開明書店的創辦人)。那天,魯迅先生看到開明書店辦公室里放著一批新出版的書,隨手拿起幾本來就問是誰裝幀設計的,錢君(當時只二十歲出頭的一個青年)謙虛而帶有幾分靦腆地回答是他設計的。魯迅先生對幾本新書的裝幀看了又看,誠懇地說:“很好,有一些陶元慶的影響,但自己的風格也還顯著,努力下去是不會錯的?!睆拇?,錢君與魯迅先生相識了。在魯迅先生的指導和鼓勵下,錢君更加積極地為新文藝書刊裝幀設計。不久,魯迅先生邀約了陶元慶和錢君同到橫浜路景云里寓所,看自己精心收藏的漢代畫像石拓本,期望他們從民族繪畫中吸取藝術養料,在為新文藝書刊的裝幀設計中創造出民族風格。以后,錢君與魯迅先生的交往和通信中,繼續受到魯迅先生的親切關懷。魯迅先生看到錢君一本接著一本地為新文藝書刊裝幀設計的新作品問世,也由衷地感到高興。所以說,錢君在裝幀藝術上取得的成就,是和魯迅先生對裝幀藝術的傾注心血分不開的。
![]()
錢君的裝幀藝術作品,雖然沒有見到其全部,但在搜集中也見到有近百種。在所見到的錢君的裝幀藝術作品中,確實體現著魯迅先生所期望的創造出了民族風格。例如,早在一九二八年,為他自己的散文集《春日》(開明書店出版)所作的封面畫可以看出,已經從中國古代石刻畫中吸取了渾厚、稚拙的線條和塊面處理手法,通過三棵蒲公英的變形圖案,表現出了春意盎然的“春日”氣氛,作品已經顯示出民族氣派。在一九二九年,為開明書店出版的,陳萬里的攝影集《民十三之故宮》①所作的封面設計,構思和藝術表現也洋溢著民族氣派:封面的四分之三(左邊)用金黃色調(這是象征榮華、富貴、威嚴,皇帝所喜愛用的色調),四分之一(右邊)用土紅色調(這是故宮宮墻的色調),而圓形的裝飾圖案,則選自故宮所藏的中國古代銅器中的裝飾紋樣(龍和如意圖形),形成了莊嚴輝煌的裝飾效果,概括出了故宮這一中國封建社會皇帝居住的建筑物的色彩特點。在一九五六年,為唐其竟的樂曲《四季歌》一書(音樂出版社出版)作的封面設計,采用民間藍印花布中的圖案作裝飾紋樣,切合了這部具有民歌風味的樂曲書籍的內容,也具有民族氣息。一九五七年,為葉恭綽、張伯駒等四位書畫文物收藏家編的《四家藏墨圖錄》一書(自費出版)作的裝幀設計,吸收中國織錦中的圖案作裝飾。一九五八年,為關德棟著的《曲藝論集》一書(中華書局出版)作的裝幀設計,吸取河北民間藝人王老賞的剪紙藝術作裝飾。上面這些作品都有強烈的中國民族氣派。尤其是一九七九年,為劉逸生著的《唐詩小札》一書(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所作封面,以滿地構圖的形式,運用中國篆刻(印章)藝術組成裝飾紋樣,這在中國書刊裝幀史上可謂首創。
![]()
錢君的裝幀藝術,表現路子寬廣,作品產量很多,無論是小說、散文、詩歌、劇本、童話、寓言、影集、畫冊、樂曲、文藝論著、史學論著,以及各種期刊,都能得心應手地完成裝幀設計。僅在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二年的五年之間,他除了為童話《三公主》(顧均正譯,開明書店出版)、散文集《半農談影》(劉半農著,開明書店出版)、翻譯劇本《茂娜凡娜》(梅特林克著,開明書店出版)、散文集《鬼與人心》(胡也頻著,開明書店出版)、小說《三姊妹》(柔石著,水沫書店出版)、兒童歌劇《天鵝》(趙景深、邱望湘著,商務印書館出版)、古籍《白雪遺音選》(開明書店出版)、翻譯弱小民族小說《雪人》(沈雁冰譯,開明書店出版)、《西洋美術史》(豐子愷編,開明書店出版)、《中國民歌選》(錢君編,開明書店出版)等近四十種書籍裝幀設計外,還為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五大刊物——《東方雜志》、《小說月報》、《婦女雜志》、《教育雜志》、《學生雜志》(均為月刊),開明書店出版的《新女性》月刊和光華書局出版的“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機關刊物《文學月報》連續裝幀設計。以后,錢君每年也總要為五至十種左右的書刊作裝幀設計。
![]()
就筆者搜集到的錢君設計的各種書刊的裝幀來看,從構思到藝術處理,多半較為貼切地表現了不同書刊的內容,而又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面貌:構圖簡括、勻稱、挺秀,色彩單純、清麗、沉著,整個藝術效果是樸實、大方。其中不少作品是上乘的。例如,一九二九年,為《新女性》月刊設計的封面,每個季度換一次封面圖:春季的封面,以乳黃色為底色,畫著黑色的燕子活躍地在長出新葉的綠柳叢中穿梭飛行,表現出了風和日麗的春天,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夏季的封面,以湖藍色為底色,畫著淡綠的芭蕉葉在細雨中播曳,一只淡咖啡色的蜻蜒在細雨和芭蕉葉之間翩翩起舞,表現出了夏季的習習微風和綿綿細雨給人帶來清涼的快感;秋季的封面,以深沉的咖啡色為底色,畫著秋菊黃花昂然盛開,表現出了寒氣襲人的深秋里,唯有“迎寒花”(野間草菊的別稱)挺身而出的可貴性格;冬季的封面,以乳灰色為底色,畫著常綠樹翠綠不減,不知名的小白花勃然怒放,表現出了寒凝大地的冬季,自然界的生命力依然旺盛,給人有精神鼓舞之感。這四個季節不同封面畫的意境,卻又都統一在前面談到的簡括、勻稱、挺秀,單純、清麗、沉著,樸實、大方的藝術風格中。又如,在一九三一年,為豐子愷編的《西洋美術史》設計的封面,以沉著的殷紅為底色,選用埃及古代壁畫中,古埃及人駕船航行的形象,加以變化組成裝飾圖案。圖案的色彩是紫紅色,書名“西洋美術史”五個字是黑色。這種殷紅底色,紫紅圖案,黑色字體,色彩對比接近,而其微妙變化的烘托關系,構成了古樸、富麗的藝術效果,也仍然不失錢君裝幀藝術風格的基本特色:簡括、勻稱、挺秀,單純、清麗、沉著,樸實、大方。還有如,一九三二年為“左聯”的《文學月報》(周揚主編)設計的封面,一九三五年為《小學活頁歌曲》(陳恭則等編,藝術書店出版)設計的封面,以及一九五七年為《文藝月報》(魏金枝等編,新文藝出版社出版)設計的封面等,也都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給人留有美感的好作品。
![]()
錢君之所以能夠廣泛地適應不同題材的各種書刊的裝幀設計,是因為他勤奮努力,苦心鉆研,博覽群書,知識豐富,并有著多方面的藝術修養。他是擅長西洋畫又善作中國畫的畫家,也是擅寫質樸、清新的散文、詩歌的文學家(曾出版過多種散文集、詩集),又是能寫一手好字的書法家,并且是藝術造詣很高的篆刻(印章)藝術家(曾出版有《君印選》、《魯迅筆名印集》、《長征印譜》等篆刻作品集,并著有《中國印源流》一書),此外,還是作曲家。正因為有著豐厚的知識和藝術修養為基礎,所以,他總是如“春蠶吐絲絲不盡”,源源不斷地創作出優秀的書刊裝幀藝術品。![]()
①民國十三年(公元一九二四年)之前,中國封建皇朝雖然已被推翻,廢除了帝制,但是末代皇帝博儀仍然一直居住在故宮,民國十三年博儀從故宮出逃后,才查封故宮?!睹袷蕦m》攝影集,內容系紀錄民國十三年查封故宮的經過狀況,是一本具有史料價值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