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老舍劇作全集》序

1982-07-15 05:54:40吳祖光
讀書 1982年2期

老舍先生是不世的天才,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在現代的中國作家中,他的作品風格獨具,超群出眾。他是杰出的語言大師,也是幽默諷刺的大師。他的小說、散文使人發笑,同時發人深省。他使人發笑,但并不尖酸刻薄,相反卻和他的為人一樣:溫柔敦厚,和藹可親。愛逗人笑的人是最善良的人。

老舍先生從一九二四年他二十五歲時,在英國開始寫小說,不久便以小說名家。到一九三九年,即是在十五年之后,他四十歲時開始寫劇本;照他后來自己說的,致力于寫劇本的理由之一,乃是由于寫劇本比起寫小說來,字較少,見效快。這是由于他愛人如己,嫉惡如仇,對社會上、生活中發生的一些好事、壞事,都有一種遏止不住必須予以宣揚表彰或予以批評譴責的愿望——這里面,謳歌好人好事占比例的多數。尤其是在全國解放以后,老舍先生一刻也沒有忘記他作為一個忠于社會主義祖國和人民的作家的神圣職責。

從一九三九年開始,迄一九六六年悲慘死去的二十七年當中,老舍先生勤奮寫作,除小說、散文、詩歌、曲藝之外,他寫了近四十個劇本,包括京劇、歌劇、曲劇和更多的話劇。由于寫得快,數量多,每個劇本的成就自有高低。在這些劇本當中,人所共知,成就最高的是《龍須溝》和《茶館》兩個,尤其《茶館》一劇,是老舍先生劇本的杰作中之杰作。在先生生時,《茶館》在北京和天津等地公演,萬人空巷,贏得舉國觀眾的喝采。在一九八○年,十年浩劫之后,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重演本劇,北京城“九城轟動”,再一次煥發老舍的聲光。而一九八一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茶館》飛渡重洋,在西德、法國、瑞士演出,使歐洲大陸的廣大觀眾口服心降,嘆為觀止,譽為“遠東的戲劇奇跡。”

老舍在將近半個世紀的寫作生涯里,贏得祖國億萬讀者和觀眾的傾心愛戴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他得到異國人士的熱烈崇拜的程度卻是我們不盡知道、也難以想象的。他的小說、劇本早被翻譯成多種文字的版本在海外流傳;我也多次見到過國外友人津津樂道和專心研究老舍的作品。其中最使我驚奇的是法國學者保羅·巴蒂在一九八○年春天專程來到中國,他的目的就是沿著老舍生前的足跡,要把老舍一生在自己的廣大國土上生活過的、工作過的,或是流連、路過的地方都走一遍。他興致勃勃地去了許多省市,看到他走完最后一站的四川,結束了這一段長途旅行時那種歡慰喜悅的神情實在教人感動。這就是老舍的魅力,他象一塊巨大的磁石,吸住了中國人,也吸住了外國人!

老舍先生幼年喪父——他的父親是晚清的一名旗兵,死于保衛皇城的八國聯軍之役,死時情況無人知曉。那時的老舍只有兩歲,和他的哥哥、姐姐一共五個孩子就在堅強的寡母含辛茹苦的撫養之下長大。因此,在他的童年時代,朝夕相處的就只能是大雜院、貧民窟的窮人。缺吃少穿的苦難生活使老舍從小養成一副悲天憫人的俠骨柔腸,自然成為下層社會受苦人的知心人。老舍先生的作品,無論是小說或是劇本,他所著力刻劃的人物絕大多數都是忠厚樸實的勞動人民。他了解窮苦人,同情他們,熱愛他們,因此他又是窮苦人的代言人。

老舍先生生于憂患,前半生歷盡坎坷,幾乎是不幸接連著不幸。但卻正是由于他久處逆境,必須在不停歇的反抗和奮斗中才能求得生存的權利,從而鍛煉出頑強不屈的性格。具體的表現就是一貫以樂觀主義的精神來迎接和克服苦難,隨時保持冷靜和清醒的頭腦觀察生活,分析社會。多么大的艱難困苦也不致傷害他、更不能摧毀他。反映在他的作品中,正是以一種苦中作樂的勁頭來處理和安排他劇本中的情節和人物,用喜劇的形式來寫悲劇;使他的廣大讀者和觀眾在欣賞老舍的作品時隨時感覺到:在歡笑之中含有辛酸的淚水。這就是老舍,就是這位喜劇大師不流于膚淺而益顯其深刻的地方。

作為一個偉大的作家,老舍最可貴的又一個方面就是他的愛國主義精神。生活在今天的中年以上的人們,都不會忘記我們積弱的祖國一個世紀以來如何受當年的帝國主義列強欺凌踐踏的情景。對老舍說來,他的切身感受乃是國恨家仇。在他年輕的時候,他是在貧窮饑餓線上長大的,在這樣的艱難時日里他奮發圖強,學習十分刻苦。他在北京師范學校接受“高等”教育,只是由于這是個不收學費的學校;他二十五歲去英國也是為饑驅而擔任一個教英國人中國文學和北京話的教席。所有這些辛酸遭遇都促使他日益堅定形成一個信念,就是渴望祖國的復興強盛。對自己親愛的祖國,他具有無限的依戀之情。對我們的事業,在任何困難的景況里,也都表現為信心十足,具有強烈的自豪感。一九四六年他應邀赴美國講學,那年六月我在上海收到他從美國的一封來信,談到關于我國話劇的問題,信上說:

“……中國話劇,不論在劇本上還是在演技上,已真有了很高的成就。自然,我們還有很多缺陷,但是假若我們能有美國那樣的物質條件,與言論自由。我敢說:我們的話劇絕不弱于世界上任何人……”

這是他在美國看了十多次各種形式的戲劇演出之后得出的結論;要我轉告戲劇界的朋友們不要妄自菲薄,應當繼續努力。他的愛國主義的精神更多地表現在抗日戰爭時期主持“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組織和領導工作上,他竭盡心力勤奮工作,這個巨大的動力主要來自他自幼養成的對侵略者的無比憎恨,渴望在抗戰勝利之后會出現一個真正自由民主的新中國。不幸的是在抗戰結束之后,國民黨統治區的黑暗腐敗使他十分失望。但終于在三年之后,全中國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老舍先生夢寐以求、渴望了半生的獨立自主的幸福國家實現了。一九四九年的秋天他在美國應黨和國家的召喚,懷著滿心喜悅回到祖國。又過了四年之后,在一九五三年的冬天參加第三屆赴朝鮮慰問團的日子里,在朝鮮一處山村大雪紛飛之夜的一間小木屋里,我和老舍先生圍著一盆炭火深夜傾談時,先生還對我講到他當年在美國收到北京的電報時的那種“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歡樂心情。

這樣,我們就能夠理解,在全國解放之后,老舍先生為什么總是那樣興高采烈、激情滿懷。他對共產黨、對人民政府衷心崇敬,無限感激;他眼睛看的和耳朵聽的是說不盡的好人好事。所有這些,他都按捺不住,非說出來不可,就更多地采取了劇本的形式給描繪出來。為什么解放前他主要是寫小說,而解放后他寫得最多的則是各種不同形式的劇本就容易理解了。

在任何時候,生活里總是有種種不同看法的人。為了答復那些敵視新社會的人,老舍宣稱自己是歌頌共產黨的功德的“歌德派”。他答復國外人士指責他不敢寫他要寫的作品,作了共產黨的應聲蟲時,說:“假若我是應聲蟲,我看哪,他們大概是胡涂蟲。應聲嗎?應黨之聲,應人民之聲、應革命之聲,有什么不好呢?胡涂蟲不肯如此應聲,因為胡涂,不辨好歹啊!……”事實上他有許多劇本,象他自己所說,如《茶館》、《女店員》、《全家福》都是為響應黨的號召而寫的。

老舍先生是這樣全心全意地、旗幟鮮明地、深深地、深深地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新社會的。

我是老舍先生的晚輩,是先生的一個年輕的讀者。我在十

四、五歲時讀先生的第一部作品是《趙子曰》,我至今還記得約近半個世紀以前讀到書上:“賊亮賊亮的門環……”以及“八大錘,錘八大,大八錘,整整錘了一夜……”等等那些地道京白時,所得到的愉快享受,但卻還不能理解書上悲慘結局的涵義。待我有幸結識老舍先生的時候,已是在抗戰時期、一九三八年的西南大后方了。那時先生從武漢撤退來到重慶,也在那時開始話劇劇本的寫作;而我也是以話劇寫作的同行身份結識先生的,雖然我的年紀只有二十一歲。我現在回想,大概我是以重慶話劇作者當中少有的一口地道北京話而引起先生的注意的。從頭一次見面,我這個北京學生就感覺到,我和老舍先生之間有一種特殊的鄉土感情,先生和我是忘年之交。

全國解放以后的北京,就象一座萬紫千紅的大花園;而人們就象一群群在花間采蜜的工蜂,各有所事,晝夜奔忙;有時匆匆見到,卻又匆匆離去,很少聚談的機會。但是我終于得到過一次和老舍先生的朝夕相處,就是前面提到的一九五三年朝鮮戰場剛剛停戰之后,我和先生一起參加了第三屆赴朝慰問團,而又都隸屬于中央直屬的第一總分團。在劫后創痍滿目的朝鮮進行了約為半個月的慰問活動之后,老舍先生來找我,邀我同他一起離開慰問團去到志愿軍連隊生活一個時期,原因是他計劃寫一部關于志愿軍抗美援朝事跡的小說。我當時很高興地答應了他,高興的是能得到一次和尊敬的長者一起生活,一起下連隊學習的機會。記得當時便和先生同到志愿軍司令部去拜見慰問團總團長賀龍同志,賀老總熱情祝愿老舍先生的小說創作成功,并且對我的寫作寄托希望。這也是我僅有的一次和素所尊敬的賀龍元帥的親切交談。

遺憾的是在朝鮮和老舍一起生活的時間不長,不久之后我便由于工作任務的急切安排奉召回到北京去了。臨行時老舍先生要我把一把指甲刀和幾件內衣褲留給他,他帶的衣服不夠,而他準備在志愿軍連隊里作較長時間的生活體驗。即使在這樣短促的幾天相處里,我也體會到老舍先生熱愛國家、人民和熱愛生活的一片赤忱。他深情地對我講述自己的生活,他的愛憎,他對家庭和親人的感情,他對祖國未來的美好前景的無限向往……常常和我談到深夜。就在我前面提到的那個夜晚,在我的小屋里長談他從美國回歸祖國的歡快之情,以及他也具有的不能避免的苦悶……我們正在向火盆里添炭的時候,忽聽到輕輕的叩門聲,這樣大雪紛飛的朝鮮深山里,誰會深夜來訪呢?我從木榻上跳下來去開門,很奇怪,沒有人!但是有什么在觸動我的腿?低頭看時,原來是一只純白色的山羊。老舍先生呵呵笑著說:“啊!外頭是太冷啦!你是要找個背風的暖和地方吧?我給你挪挪窩兒。我讓你,我讓你……”于是他披上了皮大衣,我送他回了他的住處。朝鮮雪滿山中的幾天歡聚,留給我的是永世難忘的美好記憶。

老舍先生在志愿軍的連隊里住了大約五個月,寫了一部報告文學式的小說《無名高地有了名》,記述的是著名的老禿山戰役。而我卻沒有寫什么,既辜負了老舍先生的熱愛,也無以對賀龍元帥的厚望。更加使我折服的是,在這之前,老舍先生和人民軍隊是從來也沒有什么聯系的;對部隊的生活、對戰爭也是生疏的。然而在深入連隊五個月之后,就寫出了感人肺腑的描述戰爭的小說,若不是基于對黨和人民的熱愛,忠于世界和平和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是不可能做到的。

一九五七年的一場席卷知識界的政治運動使我一家遭了大難。在大大小小難以數計的批判斗爭會上,許多過去的同志好友紛紛上臺批判我,老舍先生亦是其中的一個。但這我完全理解,怎么能夠少了他呢?這些眾多的發言由于每個人的不同性格和品質而有不同的表現,但是我從老舍過去少見到的疾言厲色又夾雜他慣有的幽默諷刺中,卻又感到一些異常的溫暖。我想告訴他:“我會經得住風雨,也會接受幫助;我沒有失去信心,我還會好好地活下去。”但是我當時沒有辦法告訴他。

在我遠戍北荒的時刻,長者對我的友誼得到了驗證。留在北京的妻子來信,告訴我老舍先生對她表示了熱情的關懷;向她細致地了解我的生活和身體的狀況。告訴她,困難只應該是暫時的,終會成為過去。并且叫妻子多給我寫信,還說:“寫信也是學文化,象作文一樣,多寫,一天寫一篇,讓祖光看了高興……”

到今天,妻子被迫害離開了舞臺,她從一個沒有文化的民間藝人成了一個回憶錄作家。我想,很大的程度是受了老舍先生指引和啟發的結果。

在那段困難的日子里,妻子曾經向一家畫店出售了我的一批藏畫。三年之后我回家知道了這件事情,善良的妻子向我道歉,認為自己做了錯事,沒有保住這些我喜愛的字畫;反而是我去安慰她,表示這是身外之物,不要再提它。但就在這時候,老舍先生意外地出現,把他從畫店里買來的一幅白石老人的彩墨玉蘭花送還給我。當我問及他用了多少錢買到的這幅名畫時,先生說:“不要問這些。對不起你的是我沒有能夠把鳳霞賣掉的畫全都給你買回來。”看!他反而說對不起我!

中國人有一個老輩留下的優良傳統,叫做“點水之恩,涌泉相報”;老舍先生對朋友豈止是點水的恩情!而我已經不可能對老舍先生有任何的報答了!若是有,也只有于事無補的感恩的淚水。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公元四、五世紀間,曾有過一百三十多年的號稱“五胡亂華”的時期。一千五百年之后,到二十世紀的后葉又發生了一次可以叫做“四人亂華”的十年浩劫,偉大的愛國主義的天才作家老舍先生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內亂”初期死于非命。

一九六六年八月下旬,“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轟然爆發的時候,老舍和許多善良的人一樣,懷著認真改造自己的急迫心情正在北京文聯辦公室里開會,參加政治學習;突然被一幫發了瘋一樣狂暴的人們綁架到國子監的大院里,和一些北京的著名作家、藝術家在一起,被強迫跪在地上,遭到一頓駭人聽聞的污辱和毒打。直到當天的深夜,才被又是傷心又是害怕的舒師母胡青同志接回家來。老舍先生滿面血污,遍體鱗傷。

第二天上午,老舍拿著一卷親自抄寫的毛主席詩詞出了門,就再也沒有回來。直到又一天夜晚十時才被家人發現他的尸體仰臥在北京西城的太平湖岸。他離開人間的那天,是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和他的死于八國聯軍之難的父親一樣,老舍和他所熱愛的祖國告別的時候,身旁沒有一個親人。他究竟是如何死的?沒有人知道。因為當時不可能,也不許檢驗尸體。甚至送到八寶山火葬場去火化時,也不允許留骨灰。甚至不讓親人跟進去。甚至要求再看死者一眼也不許……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生活,熱愛共產黨,熱愛新社會;才華絕代,義薄云天;善良厚道,襟懷坦蕩;表里如一,是非分明;勇敢、樂觀,勞動人民的忠實朋友,為祖國爭得極大榮譽的老舍先生的悲慘逝世,是祖國文化藝術無可彌補的巨大損失。因為他的雄心勃勃的寫作計劃還遠遠沒有完成,沒有一個人能代替他的工作。

在老舍先生的杰作《茶館》一劇中,作者借劇中人之口,說:“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那是在萬惡的舊社會呻吟宛轉于橫暴統治之下的善良老百姓的悲慘哀鳴!當時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得不到解答的。老舍的悲劇也正在于他死的時候不知道為何而死?他是這樣地“愛咱們的國呀1”

老舍的悲劇又在于他死得太早。他可能是中國的作家群中在這場無比荒謬又慘絕人寰的“內亂”中的頭一個死難者。他不僅沒有見到“四人幫”的覆亡,連“四人幫”這個名詞也沒有聽見過。

今天的美好現實,這部《老舍劇作全集》的出版作了確切的說明。對于作家老舍,祖國是愛他的,人民是愛他的,黨是愛他的,乃至于全世界的人民都是愛他的。如果九泉之下老舍有知,他提出的問題應該是得到了解答了。

老舍的光輝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一座永垂不朽的豐碑。對我們現在還活著的人,對我們的子孫后代,老舍的死難所造成的巨大損失值得作為千秋萬世如何對待有才華的詩人的永遠的教訓。

一九八一年八月十日薰沐拜寫

(《老舍劇作全集》,全書四卷,胡絮青、王行之編,將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吳祖光老舍先生是不世的天才,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在現代的中國作家中,他的作品風格獨具,超群出眾。他是杰出的語言大師,也是幽默諷刺的大師。他的小說、散文使人發笑,同時發人深省。他使人發笑,但并不尖酸刻薄,相反卻和他的為人一樣:溫柔敦厚,和藹可親。愛逗人笑的人是最善良的人。

老舍先生從一九二四年他二十五歲時,在英國開始寫小說,不久便以小說名家。到一九三九年,即是在十五年之后,他四十歲時開始寫劇本;照他后來自己說的,致力于寫劇本的理由之一,乃是由于寫劇本比起寫小說來,字較少,見效快。這是由于他愛人如己,嫉惡如仇,對社會上、生活中發生的一些好事、壞事,都有一種遏止不住必須予以宣揚表彰或予以批評譴責的愿望——這里面,謳歌好人好事占比例的多數。尤其是在全國解放以后,老舍先生一刻也沒有忘記他作為一個忠于社會主義祖國和人民的作家的神圣職責。

從一九三九年開始,迄一九六六年悲慘死去的二十七年當中,老舍先生勤奮寫作,除小說、散文、詩歌、曲藝之外,他寫了近四十個劇本,包括京劇、歌劇、曲劇和更多的話劇。由于寫得快,數量多,每個劇本的成就自有高低。在這些劇本當中,人所共知,成就最高的是《龍須溝》和《茶館》兩個,尤其《茶館》一劇,是老舍先生劇本的杰作中之杰作。在先生生時,《茶館》在北京和天津等地公演,萬人空巷,贏得舉國觀眾的喝采。在一九八○年,十年浩劫之后,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重演本劇,北京城“九城轟動”,再一次煥發老舍的聲光。而一九八一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茶館》飛渡重洋,在西德、法國、瑞士演出,使歐洲大陸的廣大觀眾口服心降,嘆為觀止,譽為“遠東的戲劇奇跡。”

老舍在將近半個世紀的寫作生涯里,贏得祖國億萬讀者和觀眾的傾心愛戴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他得到異國人士的熱烈崇拜的程度卻是我們不盡知道、也難以想象的。他的小說、劇本早被翻譯成多種文字的版本在海外流傳;我也多次見到過國外友人津津樂道和專心研究老舍的作品。其中最使我驚奇的是法國學者保羅·巴蒂在一九八○年春天專程來到中國,他的目的就是沿著老舍生前的足跡,要把老舍一生在自己的廣大國土上生活過的、工作過的,或是流連、路過的地方都走一遍。他興致勃勃地去了許多省市,看到他走完最后一站的四川,結束了這一段長途旅行時那種歡慰喜悅的神情實在教人感動。這就是老舍的魅力,他象一塊巨大的磁石,吸住了中國人,也吸住了外國人!

老舍先生幼年喪父——他的父親是晚清的一名旗兵,死于保衛皇城的八國聯軍之役,死時情況無人知曉。那時的老舍只有兩歲,和他的哥哥、姐姐一共五個孩子就在堅強的寡母含辛茹苦的撫養之下長大。因此,在他的童年時代,朝夕相處的就只能是大雜院、貧民窟的窮人。缺吃少穿的苦難生活使老舍從小養成一副悲天憫人的俠骨柔腸,自然成為下層社會受苦人的知心人。老舍先生的作品,無論是小說或是劇本,他所著力刻劃的人物絕大多數都是忠厚樸實的勞動人民。他了解窮苦人,同情他們,熱愛他們,因此他又是窮苦人的代言人。

老舍先生生于憂患,前半生歷盡坎坷,幾乎是不幸接連著不幸。但卻正是由于他久處逆境,必須在不停歇的反抗和奮斗中才能求得生存的權利,從而鍛煉出頑強不屈的性格。具體的表現就是一貫以樂觀主義的精神來迎接和克服苦難,隨時保持冷靜和清醒的頭腦觀察生活,分析社會。多么大的艱難困苦也不致傷害他、更不能摧毀他。反映在他的作品中,正是以一種苦中作樂的勁頭來處理和安排他劇本中的情節和人物,用喜劇的形式來寫悲劇;使他的廣大讀者和觀眾在欣賞老舍的作品時隨時感覺到:在歡笑之中含有辛酸的淚水。這就是老舍,就是這位喜劇大師不流于膚淺而益顯其深刻的地方。

作為一個偉大的作家,老舍最可貴的又一個方面就是他的愛國主義精神。生活在今天的中年以上的人們,都不會忘記我們積弱的祖國一個世紀以來如何受當年的帝國主義列強欺凌踐踏的情景。對老舍說來,他的切身感受乃是國恨家仇。在他年輕的時候,他是在貧窮饑餓線上長大的,在這樣的艱難時日里他奮發圖強,學習十分刻苦。他在北京師范學校接受“高等”教育,只是由于這是個不收學費的學校;他二十五歲去英國也是為饑驅而擔任一個教英國人中國文學和北京話的教席。所有這些辛酸遭遇都促使他日益堅定形成一個信念,就是渴望祖國的復興強盛。對自己親愛的祖國,他具有無限的依戀之情。對我們的事業,在任何困難的景況里,也都表現為信心十足,具有強烈的自豪感。一九四六年他應邀赴美國講學,那年六月我在上海收到他從美國的一封來信,談到關于我國話劇的問題,信上說:

“……中國話劇,不論在劇本上還是在演技上,已真有了很高的成就。自然,我們還有很多缺陷,但是假若我們能有美國那樣的物質條件,與言論自由。我敢說:我們的話劇絕不弱于世界上任何人……”

這是他在美國看了十多次各種形式的戲劇演出之后得出的結論;要我轉告戲劇界的朋友們不要妄自菲薄,應當繼續努力。他的愛國主義的精神更多地表現在抗日戰爭時期主持“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組織和領導工作上,他竭盡心力勤奮工作,這個巨大的動力主要來自他自幼養成的對侵略者的無比憎恨,渴望在抗戰勝利之后會出現一個真正自由民主的新中國。不幸的是在抗戰結束之后,國民黨統治區的黑暗腐敗使他十分失望。但終于在三年之后,全中國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老舍先生夢寐以求、渴望了半生的獨立自主的幸福國家實現了。一九四九年的秋天他在美國應黨和國家的召喚,懷著滿心喜悅回到祖國。又過了四年之后,在一九五三年的冬天參加第三屆赴朝鮮慰問團的日子里,在朝鮮一處山村大雪紛飛之夜的一間小木屋里,我和老舍先生圍著一盆炭火深夜傾談時,先生還對我講到他當年在美國收到北京的電報時的那種“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歡樂心情。

這樣,我們就能夠理解,在全國解放之后,老舍先生為什么總是那樣興高采烈、激情滿懷。他對共產黨、對人民政府衷心崇敬,無限感激;他眼睛看的和耳朵聽的是說不盡的好人好事。所有這些,他都按捺不住,非說出來不可,就更多地采取了劇本的形式給描繪出來。為什么解放前他主要是寫小說,而解放后他寫得最多的則是各種不同形式的劇本就容易理解了。

在任何時候,生活里總是有種種不同看法的人。為了答復那些敵視新社會的人,老舍宣稱自己是歌頌共產黨的功德的“歌德派”。他答復國外人士指責他不敢寫他要寫的作品,作了共產黨的應聲蟲時,說:“假若我是應聲蟲,我看哪,他們大概是胡涂蟲。應聲嗎?應黨之聲,應人民之聲、應革命之聲,有什么不好呢?胡涂蟲不肯如此應聲,因為胡涂,不辨好歹啊!……”事實上他有許多劇本,象他自己所說,如《茶館》、《女店員》、《全家福》都是為響應黨的號召而寫的。

老舍先生是這樣全心全意地、旗幟鮮明地、深深地、深深地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新社會的。

我是老舍先生的晚輩,是先生的一個年輕的讀者。我在十

四、五歲時讀先生的第一部作品是《趙子曰》,我至今還記得約近半個世紀以前讀到書上:“賊亮賊亮的門環……”以及“八大錘,錘八大,大八錘,整整錘了一夜……”等等那些地道京白時,所得到的愉快享受,但卻還不能理解書上悲慘結局的涵義。待我有幸結識老舍先生的時候,已是在抗戰時期、一九三八年的西南大后方了。那時先生從武漢撤退來到重慶,也在那時開始話劇劇本的寫作;而我也是以話劇寫作的同行身份結識先生的,雖然我的年紀只有二十一歲。我現在回想,大概我是以重慶話劇作者當中少有的一口地道北京話而引起先生的注意的。從頭一次見面,我這個北京學生就感覺到,我和老舍先生之間有一種特殊的鄉土感情,先生和我是忘年之交。

全國解放以后的北京,就象一座萬紫千紅的大花園;而人們就象一群群在花間采蜜的工蜂,各有所事,晝夜奔忙;有時匆匆見到,卻又匆匆離去,很少聚談的機會。但是我終于得到過一次和老舍先生的朝夕相處,就是前面提到的一九五三年朝鮮戰場剛剛停戰之后,我和先生一起參加了第三屆赴朝慰問團,而又都隸屬于中央直屬的第一總分團。在劫后創痍滿目的朝鮮進行了約為半個月的慰問活動之后,老舍先生來找我,邀我同他一起離開慰問團去到志愿軍連隊生活一個時期,原因是他計劃寫一部關于志愿軍抗美援朝事跡的小說。我當時很高興地答應了他,高興的是能得到一次和尊敬的長者一起生活,一起下連隊學習的機會。記得當時便和先生同到志愿軍司令部去拜見慰問團總團長賀龍同志,賀老總熱情祝愿老舍先生的小說創作成功,并且對我的寫作寄托希望。這也是我僅有的一次和素所尊敬的賀龍元帥的親切交談。

遺憾的是在朝鮮和老舍一起生活的時間不長,不久之后我便由于工作任務的急切安排奉召回到北京去了。臨行時老舍先生要我把一把指甲刀和幾件內衣褲留給他,他帶的衣服不夠,而他準備在志愿軍連隊里作較長時間的生活體驗。即使在這樣短促的幾天相處里,我也體會到老舍先生熱愛國家、人民和熱愛生活的一片赤忱。他深情地對我講述自己的生活,他的愛憎,他對家庭和親人的感情,他對祖國未來的美好前景的無限向往……常常和我談到深夜。就在我前面提到的那個夜晚,在我的小屋里長談他從美國回歸祖國的歡快之情,以及他也具有的不能避免的苦悶……我們正在向火盆里添炭的時候,忽聽到輕輕的叩門聲,這樣大雪紛飛的朝鮮深山里,誰會深夜來訪呢?我從木榻上跳下來去開門,很奇怪,沒有人!但是有什么在觸動我的腿?低頭看時,原來是一只純白色的山羊。老舍先生呵呵笑著說:“啊!外頭是太冷啦!你是要找個背風的暖和地方吧?我給你挪挪窩兒。我讓你,我讓你……”于是他披上了皮大衣,我送他回了他的住處。朝鮮雪滿山中的幾天歡聚,留給我的是永世難忘的美好記憶。

老舍先生在志愿軍的連隊里住了大約五個月,寫了一部報告文學式的小說《無名高地有了名》,記述的是著名的老禿山戰役。而我卻沒有寫什么,既辜負了老舍先生的熱愛,也無以對賀龍元帥的厚望。更加使我折服的是,在這之前,老舍先生和人民軍隊是從來也沒有什么聯系的;對部隊的生活、對戰爭也是生疏的。然而在深入連隊五個月之后,就寫出了感人肺腑的描述戰爭的小說,若不是基于對黨和人民的熱愛,忠于世界和平和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是不可能做到的。

一九五七年的一場席卷知識界的政治運動使我一家遭了大難。在大大小小難以數計的批判斗爭會上,許多過去的同志好友紛紛上臺批判我,老舍先生亦是其中的一個。但這我完全理解,怎么能夠少了他呢?這些眾多的發言由于每個人的不同性格和品質而有不同的表現,但是我從老舍過去少見到的疾言厲色又夾雜他慣有的幽默諷刺中,卻又感到一些異常的溫暖。我想告訴他:“我會經得住風雨,也會接受幫助;我沒有失去信心,我還會好好地活下去。”但是我當時沒有辦法告訴他。

在我遠戍北荒的時刻,長者對我的友誼得到了驗證。留在北京的妻子來信,告訴我老舍先生對她表示了熱情的關懷;向她細致地了解我的生活和身體的狀況。告訴她,困難只應該是暫時的,終會成為過去。并且叫妻子多給我寫信,還說:“寫信也是學文化,象作文一樣,多寫,一天寫一篇,讓祖光看了高興……”

到今天,妻子被迫害離開了舞臺,她從一個沒有文化的民間藝人成了一個回憶錄作家。我想,很大的程度是受了老舍先生指引和啟發的結果。

在那段困難的日子里,妻子曾經向一家畫店出售了我的一批藏畫。三年之后我回家知道了這件事情,善良的妻子向我道歉,認為自己做了錯事,沒有保住這些我喜愛的字畫;反而是我去安慰她,表示這是身外之物,不要再提它。但就在這時候,老舍先生意外地出現,把他從畫店里買來的一幅白石老人的彩墨玉蘭花送還給我。當我問及他用了多少錢買到的這幅名畫時,先生說:“不要問這些。對不起你的是我沒有能夠把鳳霞賣掉的畫全都給你買回來。”看!他反而說對不起我!

中國人有一個老輩留下的優良傳統,叫做“點水之恩,涌泉相報”;老舍先生對朋友豈止是點水的恩情!而我已經不可能對老舍先生有任何的報答了!若是有,也只有于事無補的感恩的淚水。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公元四、五世紀間,曾有過一百三十多年的號稱“五胡亂華”的時期。一千五百年之后,到二十世紀的后葉又發生了一次可以叫做“四人亂華”的十年浩劫,偉大的愛國主義的天才作家老舍先生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內亂”初期死于非命。

一九六六年八月下旬,“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轟然爆發的時候,老舍和許多善良的人一樣,懷著認真改造自己的急迫心情正在北京文聯辦公室里開會,參加政治學習;突然被一幫發了瘋一樣狂暴的人們綁架到國子監的大院里,和一些北京的著名作家、藝術家在一起,被強迫跪在地上,遭到一頓駭人聽聞的污辱和毒打。直到當天的深夜,才被又是傷心又是害怕的舒師母胡青同志接回家來。老舍先生滿面血污,遍體鱗傷。

第二天上午,老舍拿著一卷親自抄寫的毛主席詩詞出了門,就再也沒有回來。直到又一天夜晚十時才被家人發現他的尸體仰臥在北京西城的太平湖岸。他離開人間的那天,是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和他的死于八國聯軍之難的父親一樣,老舍和他所熱愛的祖國告別的時候,身旁沒有一個親人。他究竟是如何死的?沒有人知道。因為當時不可能,也不許檢驗尸體。甚至送到八寶山火葬場去火化時,也不允許留骨灰。甚至不讓親人跟進去。甚至要求再看死者一眼也不許……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生活,熱愛共產黨,熱愛新社會;才華絕代,義薄云天;善良厚道,襟懷坦蕩;表里如一,是非分明;勇敢、樂觀,勞動人民的忠實朋友,為祖國爭得極大榮譽的老舍先生的悲慘逝世,是祖國文化藝術無可彌補的巨大損失。因為他的雄心勃勃的寫作計劃還遠遠沒有完成,沒有一個人能代替他的工作。

在老舍先生的杰作《茶館》一劇中,作者借劇中人之口,說:“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那是在萬惡的舊社會呻吟宛轉于橫暴統治之下的善良老百姓的悲慘哀鳴!當時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得不到解答的。老舍的悲劇也正在于他死的時候不知道為何而死?他是這樣地“愛咱們的國呀1”

老舍的悲劇又在于他死得太早。他可能是中國的作家群中在這場無比荒謬又慘絕人寰的“內亂”中的頭一個死難者。他不僅沒有見到“四人幫”的覆亡,連“四人幫”這個名詞也沒有聽見過。

今天的美好現實,這部《老舍劇作全集》的出版作了確切的說明。對于作家老舍,祖國是愛他的,人民是愛他的,黨是愛他的,乃至于全世界的人民都是愛他的。如果九泉之下老舍有知,他提出的問題應該是得到了解答了。

老舍的光輝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一座永垂不朽的豐碑。對我們現在還活著的人,對我們的子孫后代,老舍的死難所造成的巨大損失值得作為千秋萬世如何對待有才華的詩人的永遠的教訓。

一九八一年八月十日薰沐拜寫

(《老舍劇作全集》,全書四卷,胡絮青、王行之編,將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精品yxsp|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欧亚日韩Av|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999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乱视频网站|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无码免费试看| 久久人妻xunleige无码| 不卡网亚洲无码|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久看视频|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午夜丁香婷婷| 日韩毛片基地|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www.国产福利|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亚洲h视频在线|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亚洲女人在线|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国产精品一老牛影视频| a级毛片免费播放|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www精品久久| 91丝袜在线观看|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亚洲视频无码| 亚洲一区第一页| 久久综合色88|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美女久久久久不卡|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国产成人欧美| 久久五月天国产自|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天堂网| 最新国产网站|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伊人91在线| 乱人伦99久久|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福利片91|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国产精选自拍|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国产丝袜91|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国产精选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国产精品美乳|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