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和成
每當我讀著一些記述著名作家、學者在十年動亂年代所受迫害的文章時,憤懣、痛惜之感總會縈繞心際,久久難以平靜。無數珍貴的手稿、書信,就這樣在地球上永遠消失了……人類文明的倒退呵!
近年來,報刊上發表了一些劫后余“剩”的作家書簡,還出版了幾種書信專集,為了解和研究現代歷史和五四以來的新文學,提供了一批重要的資料。我感到慶幸,更從中學到了許多東西。我認為,有關部門應該有一種搶救史料的緊迫感,把征集、整理和出版這種作家書簡的工作,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這類作家書簡銷路或許沒有《三俠五義》之類舊小說廣,也不能賺多少錢,但其價值是不能與之相類比的。到目前為止,除魯迅以外,還沒有其他一位作家較完整的書簡集出版過,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點。文學是大眾的事業,作家書簡之類資料書,第一要出,第二盡量公開發行。即使某些歷史上有爭議的問題或人物,也可讓大家去評判,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