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修元
臭蟲是四害之一,是城市和集鎮常見的一種害蟲,在以前,危害之甚,難以想象。東北某城市的一張單人床上可以捉到幾百只,火車的兩張并排的硬坐椅上一次可以敲下600多只。數量之多,氣得旅客竟用臭蟲吸的血寫“血書”提出意見。解放以來的三十多年里,由于開展了群眾性的愛國衛生運動,除四害、講衛生蔚然成風,城鄉人民衛生水平大大提高,臭蟲已大大減少。
最近二年的調查表明,臭蟲的分布面已大大縮小。以“南京蟲”聞名的南京市區,除了少數大專院校和工廠、工地以及居民家仍可找到臭蟲外,已經不再成為侵擾人們睡眠的主要害蟲了。
我國的臭蟲有兩種,一種叫溫帶臭蟲,國內大部分地區城鎮見到的就是這種。另一種叫熱帶臭蟲,只分布在福建等南方省區。臭蟲屬不完全變態,翅膀已退化,不會飛只能爬。白天黑夜雖都可活動,但以夜間為主。從卵孵出的若蟲(小臭蟲)與成蟲的形態相同,蛻一次皮長大一次,蛻了幾次皮以后就長為成蟲。臭蟲自小就吸血,不單是雌的吸,雄蟲也吸血;吸血量往往比它的體重大2~4倍,吸飽血以后,腹部鼓脹,就隱蔽在縫隙中,待消化、產卵以后再吸血。
臭蟲體內有一種奇臭的分泌物,所以當臭蟲被擠壓而死的時候,就會發出一種特殊的臭味,蟲名由此而來。
臭蟲不單叮人,影響睡眠,也叮吸鼠類、兔子、雞等動物的血。它在叮入皮膚吸血以前,先吐出一些分泌物防止人血凝固,以便它的口器刺入皮膚吸血,這種分泌物屬于異體蛋白,可以引起過敏性反應,使皮膚發癢難受,通過搔癢,可使皮膚損傷而受感染。
近年來,國外首先報告臭蟲與乙型病毒性肝炎有關系,他們認為,臭蟲可能是機械性傳播乙型肝炎的媒介,或許是生物學傳播媒介。因為臭蟲吸了攜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血液以后,乙肝病毒可在體內生長繁殖。他們還報告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床上的臭蟲糞便中也檢出HBsAg,認為通過床上的塵埃吸入肺部或通過搔癢抓破皮膚也可使別人感染乙型肝炎。
南京市衛生防疫站從1979年起開始研究臭蟲攜帶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結果從捕捉的401只臭蟲中,檢出HBsAg者121只,用性率達30.17%;其中從已知睡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的11張床上,捉到32只臭蟲,陽性者18只,陽性率56.25%。從這里可以看出,不管傳播的過程是怎樣的,在乙型肝炎的預防上必須重視臭蟲。我國好多省、市普查了人群中乙型肝炎HBsAg攜帶者的情況,發現不包括病人,攜帶者平均達10%,再則,得上乙型肝炎后果不良,病程長,后發癥如清瘦、乏力、關節炎等多;還有不少國內外報道,認為HBsAg與肝癌的發生有關,可見為了制止肝病傳播,也必須消滅臭蟲。
怎樣消滅臭蟲呢?
要因地制宜,采取綜合措施,幾經反復才能殺滅。
燙用開水反復澆進有臭蟲的縫隙、洞穴,可把臭蟲燙死。
封將有臭蟲挈生的縫、洞用牛皮紙密封,使臭蟲爬不出而死亡。
曬炎夏季節,把有臭蟲的家具等放在水泥地上曝曬,使臭蟲曬死或遢其爬出碾死。
浸把有臭蟲的竹術床和桌椅完全浸沒泡在水中兩天,也很有效。
生物捕捉利用小螞蟻鉆縫尋食的習性,把有臭蟲的床板等靠在有螞蟻的樹上或地上,待捉盡臭蟲以后,再撒一些含糖的食品把螞蟻誘出趕走。
藥殺常用的滴滴涕(二二三),有機磷農藥中的敵百蟲、敵敵畏等都有效。但以倍硫磷的效果最好,以1%的水溶液,用毛筆或排筆蘸取藥液,涂進有臭蟲的縫隙或洞穴,一張單人床,只要50%的原油10毫升,化幾分錢人民幣,可管4~8個月,也就是說,用一次藥可管一個夏秋季;而且它有持久效果,不單可以殺死成蟲,隨后孵出的若蟲(小臭蟲)和從外邊帶來的臭蟲也可殺滅。這一方法已經廣泛使用,得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