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黎亭
夜里你做了這樣一個夢:一只海鷗在晨曦中翱翔,它長著一身銀色的羽毛,美麗極了。它孤獨而堅毅地在沉睡著的城市上空飛著,仿佛象征著生活理想的天空屬于它。突然,它收翅急下,向大海俯沖而去,穿透了海面,濺起無數閃光的水柱。這時城市蘇醒了,充滿歡樂,因為很久未見一線光明。同時,山崗上燃起了大火,人們從敞開的窗口歡呼這個好消息,成千上萬的人涌進廣場,歡欣雀躍,慶賀重獲自由:‘海鷗!海鷗勝利了!但你知道所有人都錯了,因為海鷗失敗了。海鷗落入大海后,成群結隊的魚向它進攻,咬它的眼睛,撕它的翅膀,爆發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殘酷搏斗。它機智勇敢地進行自衛,發瘋似地啄著,拚命地撲騰翻滾著,激起大片水花,掀動的波浪一直沖到礁石上;但終歸枉然:魚不計其數,它孑然一身。它的翅膀被撕裂,頭被咬破,滿身都是傷痕,血越流越多,搏斗越來越無力。最后,伴著一聲痛苦的鳴叫,它和光明一道沉入海底。山崗上的火熄滅了,城市復又入睡,周圍漆黑一片,仿佛什么都不曾發生過……”
這并不是一個人臆想中的夢境,也不是一個人觸景生情后的感想,而是一個女人開始講述生活中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故事記載著她死去的丈夫非凡的一生,名叫《男子漢》。
一九七九年,意大利女記者和作家奧琳埃娜·法拉契發表了一部長篇小說,題名為《男子漢》,這已是她的第十部著作了。頃刻間,世界文壇為之轟動,它成為一本實為罕見的暢銷書:在意大利初版二十萬冊,一版再版,至今行銷一百五十萬冊,并獲同年度的“維亞雷焦文學獎”;目前已有二十多個國家的出版商搶購了版權,在本國翻譯出版;評論文章數以萬計,遍及世界各國主要報刊。
為什么這本書會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
原來,這是一部描寫真人真事的小說。主人公名叫亞歷山大·帕納古里斯,是當代一位希臘詩人和民族英雄。他生于一九三九年,當時希臘軍人執政,法西斯統治殘暴至極,千百萬要求民主和自由的人士被投入監獄,慘遭殺害,人民處于水深火熱的生活之中。一九五八年,希臘興起左派抵抗運動,武裝斗爭從此烽煙四起。一九六七年,希臘再度發生軍事政變,白色恐怖達到前所未見的程度。帕納古里斯正是在這樣一種歷史條件下,成為一位為爭取民主和自由而斗爭、象征著人類勇敢和尊嚴的男子漢。
故事的梗概是:一九六七年八月,帕納古里斯在襲擊軍事獨裁者帕帕多普洛斯的過程中,未獲成功,被捕入獄;他在漫長而非人的囚禁生活中,受盡駭人聽聞的毒刑拷打,遭到難以想象的肉體摧殘,但依然敢于赤手空拳與敵人搏斗,進行了難以數計的絕食斗爭和百折不撓的越獄嘗試,始終沒有屈服在軍人政權的淫威面前。一九七三年,他被特赦釋放了,法拉契慕名前去采訪他;他對法拉契也久聞其名,并一見傾心,結果兩人結為生活伴侶。共同相處的三年中,他們一起探討人生的意義和做人的價值,并,不斷地與希臘的反動勢力進行斗爭。一九七六年五月一日,正當帕納古里斯準備兩天后在議會里公布揭露他的政敵國防部長的材料之際,不幸夜遇車禍,遭到了暗害。
法拉契是含著熱淚、懷著憤慨寫完這本書的。他們倆不僅志同道合,而且身世也有許多相似之處。她于一九三○年六月二十九日出生在意大利佛羅倫薩,父親是個手工匠,母親在一家服裝廠做工,家庭生活甚為貧困。她童年時代并不幸福,幼小的心靈中業已萌發反抗的種子。十三歲時,她跟隨父親從事反法西斯抵抗運動,運送過武器、信件、地下刊物,護送過同盟國的被俘人員。十六歲時她走上記者生涯,經歷了無數艱辛、屈辱和危險,終于成為當今一位著名人物。帕納古里斯死后,她極其悲痛,毅然從社會上銷聲匿跡,囿于四壁之間,一連三個春秋伏案疾書。在此期間,她排除任何干擾,甚至不接電話,不拆來信。她知道自己是在冒著風險寫書,因而對外界十分保密,為了以防萬一,她睡覺時床頭總放一支子彈上膛的獵槍。
“如果說,”法拉契完成這部巨著后深有感觸地說,“文學意味著一種抽象的煉金術,那么我就不是在搞文學;倘若文學就是生活,那么這本書以我的全部精力奪走了我的靈魂。”的確如此,她在小說中不靠精巧的構思嘩眾取寵,也不靠華麗的辭藻引人入勝,而是通篇平鋪直敘,如實道來,沒有造作,自始至終靠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去震撼人心。
一九八一年春天,法拉契托她妹妹保拉在訪華之機,把一本親筆題字的《男子漢》贈送給了鄧小平同志,作為自己的最高禮物。她曾說過:“《男子漢》是我最為喜愛的一本書;若是在中國翻譯出版,我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現在我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決定翻譯出版這本著作。
(“Un uomo”,Oriana Fallaci,Rizzoli Editore,Decima edizione:aprile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