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劍海
目前,市場上增加了許多強身型、智力型的兒童保健藥品。這些保健藥品,如魚肝油、保健鈣、健脾糖漿、賴氨酸、肥兒靈等,已成為家長們的育兒常備藥品。但人們對這些藥品,褒貶不一,使家長們莫衷一是,難以掌握。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藥物能治病、防病,但也能產生副作用。關鍵在于定性治療的同時,要掌握常規的定量,并非“多多益善”。否則,效果將適得其反。
魚肝油魚肝油中主要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D。維生素A的作用與正常視力有關,缺乏時易得夜盲癥。嬰幼兒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毛發干燥易脫落,指甲多紋易折裂、光澤差,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疾病、泌尿道感染等。當兒童患麻疹或慢性腹瀉,有眨眼、畏光、皮膚干燥等現象時,應警惕維生素A缺乏而致干眼病,甚至失明。
維生素A缺乏,還表現為皮膚干燥、脫屑,青少年以四肢伸側或肩部為主,毛囊角化,有棘狀丘疹,撫摸時有雞皮疙瘩樣感覺。
維生素A的缺乏,會干擾人體對鐵的吸收,造成缺鐵性貧血;使鈣、磷代謝受到影響,造成軟骨病。
要防止維生素A的缺乏,當然首先應當從維生素A含量豐富的食物中補充。也可適當補充一些魚肝油。
市售濃縮魚肝油(含維生素A和D)適合嬰兒服用。從出生15天開始,每日一滴。一個月以后,逐漸增加到5~6滴。
適合幼兒服用的有橙汁魚肝油,還有星鯊肝油丸(它是鮮果味的軟糖,香甜可口)。
適合學齡兒童及青少年服用的有濃魚肝油膠丸,還有單純維生素A膠丸。因魚肝油在人體內有90~95%貯存于肝臟內,能經常調節血液中維生素A,供機體利用,所以,含量較大的魚肝油不能每天服用,只要每周服1~2粒即可。
服用魚肝油過量則易發生中毒。如果服用劑量過大或時間過長,會發生頭痛、眩暈,腹瀉,軟弱或煩躁不安、惡心,嘔吐,嬰兒則有前囟門隆起等中毒癥狀。
鈣片缺鈣現象主要發生在二歲以下長得肥胖的孩子。缺鈣會導致佝僂病,患兒性情煩躁、好哭,睡覺時汗多,頭發脫落《以枕部為主》,進而會出現雙側肋骨內端肥大隆起呈串珠,或胸廓內側凹陷,出現雞胸。
當然,佝僂病不僅是缺鈣,而主要是缺乏維生素D,從而使鈣、磷代謝失調,引起多系統疾病。
維生素D的缺乏主要與目光照射不足有關,尤其是北方更為明顯;其次是喂養不當;經常患慢性呼吸道感染、胃腸道障礙或肝膽疾病,也可影響維生素D和鈣、磷的吸收。而得佝僂病。
然而,如過多服用維生素D藥物,可引起中毒。有惡心、嘔吐、多尿、頭痛、血壓增高等癥狀。嚴重的可出現高熱、昏迷,造成生長障礙,甚至死亡。
鈣是構成骨胳和牙齒的主要成分,缺鈣者可吃些鈣片。市售鈣片品種很多,有乳酸鈣片、多維鈣片、鈣素母片等,一般按每日2~3片服用。丁維鈣粉,每100克含骨化醇7000單位,每日兩次,每次一匙(鈣粉包裝中有小匙)。當然,還可吃些含鈣豐富的食物。
賴氨糖賴氨酸是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之一。氨基酸是構成機體蛋白質和同生命有關的最基本的物質,也是生物體內合成激素和酶的重要原料,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
缺乏賴氨酸表現為皮下脂肪少,肌肉消瘦,骨胳的鈣化作用發生障礙,牙齒發育不全,出現食欲不振、偏食、營養不良、發育不全等癥狀。
賴氨酸缺乏,除了從豆類等含賴氨酸豐富的食物中補充外,還可吃些賴氨酸咀嚼片(每片含1 50毫克)或賴氨酸粉劑、賴氨酸液(每5毫升含賴氨酸300毫克)。每日供應1~3歲及3歲以上的幼兒,以300~500毫克為宜。如商品標有L型賴氨酸,則是天然的,DL型賴氨酸為合成的。合成的賴氨酸也只有在體內轉變L型才能被吸收利用。用蔗糖制成的L型賴氨酸,加入大米或面粉中食用,可使嬰幼兒身長體重明顯增加。若將賴氨酸強化在烤面包或餅干中。往往會使賴氨酸損失達76~80%,使之徒有虛名。
如果不加選擇地隨意服用賴氨酸,則會影響體內氨基酸的平衡,甚至發生氨基酸相互之間拮抗作用,從而出現各種副作用。如食欲減退,體重不增,生長停滯,抵抗力差等。
脾康糖漿系動物脾臟的水解物,每100毫升含12克,其中含有氨基酸,如谷氨酸,賴氨酸等,還有與促進細胞發育和成熟的維生素B12、葉酸、膽堿等。
脾康糖漿能調節機體生長,促進新陳代謝,具有增進食欲,改善營養,可能還有促進免疫功能的作用,對小兒營養不良、食欲不振、反復呼吸道感染有一定幫助。
用法;每日3次,每次10毫升,服用療程3個月一1年。但該藥適口性差,有腥味,一般難以堅持長時間服用。
維兒靈又稱肥兒靈,是一種復方乳劑,由較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8、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D,還有維生素PP(又稱尼克酸或煙酰胺)以及鈣、磷、鋅、鎂等十多種藥物混合在一起組成。
維生素是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營養。但過多地服用維生素藥物也是有害的,另外,數種維生素藥物放在一起,相互之間還能產生某些反應,因此,最好還是根據癥狀,缺什么營養素,補什么營養素。而且,大多數維生素在體內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來供給,因此,平時的食物要注意豐富多樣,不要偏食。
在中成藥方面,還有肥兒糖漿,健兒沖劑、健脾糖漿等,主要都是具有和胃健脾的作用。但若不按劑量服用或吃得太多,“甘能滿中”,就達不到增進食欲的目的。
總之,在選擇兒童保健藥品時,應注意商標上說明的藥物含量和服法,切忌“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