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人民日報》海外版以“人口逾百萬,數千二指神”為題,報道了長沙扒竊活動的猖獗程度。
面對扒害,細心的團干部發現,很多人都站在一旁抱怨嘆息,大多數青年人也以旁觀者的態度評頭品足。從這種情緒背后長沙的團干部們看到創造青年新精神面貌的可能。長沙團市委向市委請纓,建議發動全市團員青年,迅速抽調優秀分子組建“長沙青年反扒大隊”。
反扒大隊原計劃由1000人組成,但報名僅3天,就達到1400多人,其中16名女青年也參加了反扒大隊。經過短暫的動員、報名、選拔、培訓,1988年12月30日,“長沙青年反扒大隊”正式成立并召開誓師大會。1989年1月7日發出了反扒大隊第一號出擊令。
1月7日,長沙面粉廠團委書記袁輝帶領3名隊員在公共汽車上將慣扒肖某現場抓獲。1月17日,長沙衡器廠反扒小分隊在團委書記賀小波帶領下,冒著嚴寒在長沙火車站跟蹤幾名可疑分子達10多小時,終于在晚上9點多抓獲了4名扒手。然后順藤摸瓜,第二天又抓獲3名同伙。長沙汽車電器廠青年工人宋牧,利用業余時間經常單獨出擊,在一次執行任務中,他遭受數名持刀扒竊分子的圍攻,扒竊分子在刺傷他后揚言:“如果你還跟扒手過不去,就打死你。”宋牧毫不畏懼,繼續勇敢地與扒手斗爭。僅1989年1至2月,他就只身抓獲16名罪犯,被評為反扒能手。
在多抓扒手的同時,各級團組織還注意了對有扒竊行為青年的幫教工作。北區各街道團委對本區有扒竊記錄的159名青年,逐個上門幫教,組成幫教小組31個,舉辦法制學習班46期,對各類違法、后進青年284名進行法制教育。通過幫教活動,北區扒竊犯罪活動和重犯罪率明顯下降。
“長沙青年反扒大隊”在近3年的時間中共抓獲犯罪團伙70余個,抓獲扒竊及其他犯罪分子510余名,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0萬余元,為長沙市社會治安的好轉做出了很大貢獻。反扒斗爭使青年人在斗爭中鍛煉了自己,培養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的確,在長沙許多青年通過反扒,認識了許多過去不理解的社會現象,增進了對社會的了解。他們無比感慨地說:“反扒活動使我們從社會的旁觀者轉到了社會的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