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王新元,1958年1月1日生,故起名新元。從小喜好繪畫,后專攻時裝設計,成長道路坎坷。現任《時裝》銀夢設計中心主任,并兼任中央工藝美院客座講師、北京服裝學院“流行趨勢”客座講師。多次在國內大型高檔時裝大獎賽上出任評委。他設計的時裝,構思獨特,剪裁驚人,常在高貴中見平易,在尋常中見典雅,富有很強的時代氣息。他的理想就是將高檔時裝,從人們的夢幻中,從櫥窗擺設中變為現實,成為人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1991年春,北京銀夢制衣有限公司首次隆重推出以設計師王新元命名的“王新元牌高檔女裝——職業女性之夢”大型展示會,轟動國內外,被人譽為“時裝的新紀元”。為使廣大青年朋友對時裝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認識,我們特意編發了王新元——
服裝真正的美,是人與衣服合乎規律的高度和諧統一。
我們的工作在為人類創造第二層皮膚。如果說第一層皮膚是塑造一個自然的人的話,那么第二層皮膚就是塑造一個社會的人。
服裝藝術就是每個設計師的感情。
一個人的設計風格,就是他的人格,而造成他特殊風格的,就是他的特殊個性。
所謂服裝的美感經驗,其實不過是在聚精會神之中,我的情趣與面料布匹的情趣往復回流而已。
高檔服裝——當你的手伸進袖籠的一瞬間,那種高貴、舒適、自尊、滿足感就溶入你的全心身。
廣義上講,每個人都是服裝模特兒,都在展示服裝藝術。每個人的生活就是他的作品,這種作品可以是美的藝術化的,也可能是丑的不藝術化的,正如同是頑石,有人能把它雕成一座偉大的雕像,而有些人卻不能使它“成器”。差別全在生活與修養。
設計靈感來自于長期的生活積累。積之平時,得之頃刻。
對服裝的欣賞,可以反映一個設計師對服裝的感覺。好比嗜煙者,有鑒別一支煙的感覺就有鑒別一切煙的能力。感覺就這樣敏銳。離開這一感覺,服裝的好丑妍媸就變成平等無別了。
對服裝的肩、腰、臀的處理上,要傾注全部的熱情,用十分的愛心去塑造她的外型。如果把外型處理好了,她就有生命了。千萬不要在大樓建筑的主體大梁沒有設計好之前,先把門窗的花雕好。
真正的民族服裝設計,并不在于農婦的寬袖長衣、旗袍開叉的高低,而在設計中具有民族精神。
服裝始終是隨著人的情感在變化。
服裝設計與人品設計同樣重要。
時裝對精神來說是一種藝術,對生活來說又是一種商品。
人生的時鐘慢慢走啊,它的每分每秒都其樂無窮!對于時裝,也是這樣。
不會設計,不是設計師。僅僅設計,也不是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