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惠民
人進入老年以后,舌頭的味蕾大部分萎縮,唾液分泌減少,使舌的辨味功能降低,味覺發生變化。
老年人成味的味覺最早開始減退,所以老人往往喜歡吃過咸或帶刺激性的食物,以提高味感。但過量吃鹽,對高血壓、心血管疾患病人不利,對腎功能不全者,更有危害。
那么,老年人怎樣才能吃得有味而又有益于健康呢?
首先,應從飲食方面著手:一、多吃新鮮食品,少吃腌制、熏制、冷凍等加工食物,因為新鮮食品具有特殊的鮮味;二、多吃些蛋羹、面湯、餛飩等清淡的湯類食物,這是因為舌頭對湯類食物的味道要比固體食物敏感得多;三、多吃果醬、蜂蜜等酸甜食物和肉干、水果干等耐嚼食品,以刺激唾液分泌,提高味覺,增強食欲;四、烹調時,多放些蔥、蒜、姜、芥末、香料等調味品,增加菜的味道。
還可從老年人自身方面著手:一、老年人應將食物多加咀嚼,以幫助更多的食物分子和味蕾起作用,品出滋味來;二、老年人每頓飯都不宜過飽,保證就餐前有饑餓感,使味蕾處于興奮狀態、辨味功能和食欲良好,否則,飯前無食欲,味蕾處于抑制狀態,再好的飯菜也會味同嚼蠟;三、吸煙的老年人則應當戒煙,因為吸煙不但會引起口臭,也會使味覺減退,破壞辨味功能。
另外,有刮舌習慣的老年人也應戒掉,這是因為經常刮舌會使舌粘膜表面的味蕾長期受到機械刺激和損傷,而加速味蕾的萎縮,使味覺功能過早地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