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齊
蘋果計算機公司現在已是聞名全美及世界的大企業。十幾年前,它還只是一家僅有兩個年輕人的小廠。兩位年輕人創業之初,手頭資金不足1300美元,也沒有廠房,只能在自己的汽車庫里搗騰。當時,大企業都把眼睛盯在大中型電腦的制造上,而家用電腦的研制還是一項空白。兩位年輕人便選準了家用電腦開發這片肥沃的處女地。經過5年的艱苦開拓耕耘,到1983年,美國《幸福》雜志公布全美500家最大公司的名位時,人們驚奇地發現,一向名不見經傳的“蘋果計算機公司”已赫然躍居第291位,營業額高達9.8億美元,擁有員工4600多人。回首成功之路,兩位年輕人感慨殊深:當初的1300美元若不是用于創業投資,而是隨意花掉或者存入銀行,他們絕對不可能品嘗到如此巨大成功的滋味。
這就是投資的魅力!
在今天的中國,個人資產總額已達13000多億元,一般人要籌集到相當于1300美元的人民幣已非難事。人們缺少的不是錢,而是投資意識投資沖動。大多數人所恪守的還是“節省1元錢就是掙1元錢”的守財之道,投資意識仍停留在將錢存銀行吃利息的低水平上(而且還不知道怎么存利息更高)。國家銀行里的5000多億元個人存款可以對此作注。只有極少數敢吃螃蟹的人仿佛在一夜之間暴發成了企業家、“大款”。面對這些人,人們難免在心理不平之余又有所欽羨。其實,不平大可不必;至于欽羨,正可用“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那句老話來化解。錢,畢竟要靠掙才能得到,不平和欽羨又有何用?人家能靠投資掙錢,你也能。現在的問題是,你要培養自己的投資意識,不要讓你手中的余錢“閑”著,而要讓它們“忙”起來!
如何才能以錢生錢,使“閑”錢“忙”起來?個人投資的天地廣闊得很,你需要對各種投資進行比較并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出選擇:
一、進行實業性投資,比如辦廠、辦公司。創辦實體風險大,收益慢,屬中長期投資,而且在投資項目的選擇,資金、人員、廠房、設備的配備及管理上非常講究,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盡棄,將錢打了水漂。但也正因如此,一旦投資成功,便獲益豐厚。綜觀古今中外,許多成功的企業巨子都是通過創辦實體一步一步走向輝煌的。可惜的是,普通人因為財力和經驗的限制,很少可能將手頭的閑錢用于辦公司和辦廠。不過,也有人花錢不多辦成了大企業的。看來,重要的不是有沒有錢,而是有沒有本事。
二、進行投機性投資,例如炒股票。現在,股票成了個人投資者的寵物。你在投身股海前應該知曉,股票有兩種玩法:一是短期投資,根據股價波動不斷地買進賣出,吃差價。炒手們比較熱衷這類玩法,資金頻頻周轉,吃準了利潤誘人。如果你沒有那么多時間泡在股市里,不妨采取第二種玩法——選擇幾種自認為有前途的股票購入,進行中長期投資,每年定時領取股息和紅利。當然,在實際操作中,上述兩種股票投資方法常常是結合在一起的。值得注意的是,心理素質差的朋友不宜玩股票。據說炒股易患心臟病。
三、結合個人愛好投資。收藏迷們往往通過收集郵票、錢幣、磁卡、書畫、文物等,既豐富了文化生活,又使手頭的閑錢得到了保值和增值。以1980年發行的猴票為例,一枚面值8分的,1993年的市場售價竟高達300元。試想一想,十幾年前存入銀行8分錢,加上利息,到今天能得多少錢?可見,結合愛好進行收藏,也能獲利甚豐。
通過對以上投資種類的介紹,你該相信“條條錢路通羅馬”了吧?坐著談,何如起來行。你不妨嘗試著從一些小的投資開始,讓你的“閑”錢“忙”起來。或許,你及你的生活真能從此得到某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