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朱嬰
學生:老師沒押題,我們全傻眼
7月9日是高考的最后一天。文科政治考試結束后,記者在一考場外采訪了一些面無表情的考生,他們大都答滿了規定的120分鐘,有些人顯得極為沮喪和疲憊。一位女生看到在考場外等候她多時的母親時,竟情不自禁地趴在母親肩上嗚嗚哭起來。她說:題越做越難,尤其是有的辨析題和論述題,看不懂什么意思,不知道問的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怎么答才好。最后那道分析農業問題的題,光給的材料就占滿整整16開一頁,時間又不夠,急得眼前一陣一陣發黑,差點兒暈過去1(試題附后)
北京某重點中學一位女高才生說,盡管她在今年政治課畢業會考中考了90多分,但“挺沒意思的”,因為“老師事先把題都押下來了,只要死記硬背就行”。她說:“有的政治題離我們學生太遠,比如‘當前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的意義,就怎么背怎么記不住。還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含義,225個字一字兒不落地背下來了,可至今沒弄明白。還有一道題:‘聯系實際,論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加強和完善宏觀經濟調控,這道題老師沒押,大伙全傻眼了,誰也不知道作學生的怎樣聯系自己的‘實際,又不敢瞎蒙,誰也不敢答。以后,但凡估摸著有可能讓‘聯系實際的題,同學們就讓老師先‘聯系一把,不管多少字,抄下來回家背去。有道題光定義、目標、意義就好幾百字,再一‘聯系實際,字數上了千,大家可背苦啦!我們中學生的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都很淺,有的題理解不了,只能靠死記硬背。對于我們來說,政治考試實際上就是一字兒不少一字兒不能錯地默寫別人的話,跟自己一點關系都沒有。”有位男生說:“今年高考中有道題:‘增強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活力,始終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我們應當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當時真想給當廠長和經理的親戚打個尋呼問問,但不可能。這題出得夠損的!”
教師:政治考試60%不及格率說明了什么?
談到政治考試的主要問題,老師們較為一致的看法是“題難,量大,不該這樣考學生”。某重點中學一位資深政治老師認為:“不客氣地講,有關部門不講理!一是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和考試統一不起來。有一年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作為考試的命題,既不是教材內容,也不是教學內容。怎么能想考什么就考什么呢?二是把有些連經濟學家和理論界都還在研究探討和爭論的問題拿來考學生,不講理!三是考試大綱不完全體現教材內容,又與教學大綱不盡一致,增加了老師和學生的負擔。四是教學目的、學習目的、考試目的三者沒有很好地統一起來,基本上是脫節的。”這位老師幫記者逐一分析了今年政治考卷的命題,說到考生普遍反映難度較大的“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一題時,她指出:“冷不防上來這么一題,首先,不是教材里的,學生們不知道應該用所學的哪一門課的知識來分析。其次,沒有任何暗示和界定,使答題者無從下手,增加了答題的迷惑性。第三,僅這一題就押了12分,增加了考生的精神壓力。”她說,有兩位政治老師試著答了一下,最后對照標準答案中的要點,把兩位老師的答案合在一起,也才能得8分,可見學生答題的難度。這道題的出題思路和難度是許多老師沒有想到的。她認為,政治考試已經明顯地走入歧途。這樣考下去,不但學生沒法學,老師也沒法教了,死記硬背的惡性循環將無法改變。這樣的政治考不及格抑或100分,就能夠說明學生政治“不好”或者“好”嗎?她還指出:每年政治考試的及格率都達不到60%,反映出什么問題?政治考題出得這么難,把社會主義學校教出來的學生考得落花流水,好多人不及格,我們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就等于零了嗎?
教委干部:我們反對讓學生死記硬背
對社會上普遍反映的問題怎么看?解決這些問題有無良策?記者為此走訪了國家教委。有關領導說:“首先是政治課要不要考?對這個問題有很大爭論。現在理科高考不考,是因為會考已經考了,高考參考會考的成績。不是不考,而是要考。第二,考試叫什么名字?什么叫政治?有人建議改為馬列主義常識,社會主義常識。現在沒改,仍叫政治。第三,政治考試考什么?我們歷來認為政治考試的內容不包括思想覺悟和品德。政治考的是中學里學的政治、經濟、哲學常識,時事知識。第四,既然考的是理論常識,我們出題和評分的原則是毛主席一貫倡導的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是鄧小平強調的實事求是。學生學的《經濟常識》里,原來計劃經濟的色彩比較濃。現在變化很大,再考原有的內容顯然不合適。所以要結合當前黨的方針、政策和路線。我們特別反對死記硬背,提倡學習馬列理論要理解、精通它,目的在于應用。按照這個思路,我們不是考死的概念,而是出一些實際問題,是學生可以運用他們所學的知識來解釋的實際問題,考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以及解釋問題的能力。這就是我們說的考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評分也是依此原則來的,但是做起來很難。有些問題在理論上還在探討和爭論,不是我們這個級別的人、更不要說中學里的老師和學生所能回答的,怎么給分?馬列主義理論不是一般的理論,是不能亂說,也是不能亂聯系實際的,敢評這樣的分嗎?全國統一考試,二百多萬考生,判卷時必須有一個標準,有一個規范化的答題要求。可是,題是死的,要求學生活答,但又要死評,這是矛盾的。這個矛盾世界各國都解決不了。這樣,就出現政治考試對政治課的‘導向問題:讓學生死記硬背。效果和愿望不一樣,這也是當前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怎么辦?我看政治還是應該考的,但要盡量做得好,要積極地研究這些問題,搞一個好的考試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