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軍
愛迪生說:“天才,那就是一分靈感加上九十九分汗水。”王天才帶著根治癲癇的夢想,加上他鍥而不舍的追求和忘我的奉獻,終于如愿以償。山西省運城市癲癇病醫院院長王天才和他的治癲成果一起斐聲海內外。
王天才生長在運城市一個普通農家。他自小家境貧寒,高中畢業后務農,余暇隨治療癲癇小有名氣的姑父學醫。后在8年軍旅生活中,研讀了古今醫學經典著作,詳閱諸多醫學期刊、論文,積累了大量的病理資料和醫學筆記。
1982年王天才復員后,主動要求到缺醫少藥、文化落后的老區衛生院工作。他以姑父傳授的秘方為基礎,結合現代科學方法及中醫藥學機理,反復研究、篩選,數百次地修改配方,終于研制成功“鎮癇靈”。1988年,他又研制出外用藥“鎮癇劑貼膏”。王天才還以身試針闖入中醫針灸禁區——副啞門穴,掌握了針刺療法配合中藥治療癲癇的最佳方法。數年來,王天才為幾千名癲癇病患者驅除病魔,他所在的鄉衛生院也名聲大振。
1987年,市衛生局委派王天才籌建運城市癲癇病醫院,由他選聘人員,自籌資金。一切從零開始。他向親戚朋友借了幾千元,又向銀行貸款1萬元,開始了創業的艱難歷程。以后的兩年里,因付不起房租,醫院曾三度搬遷,王天才愈挫愈堅,常常是一天下來接診幾十名患者,他也毫無悔色。直到1989年,王天才才湊集6萬元買下運城市東北角的一座小院。雖然它只有樓房15間,病床30張,但在他的苦心經營下,小院的名聲伴隨患者及親屬的贊頌,傳遍全國,飛向海外。
10多年來,王天才以“鎮癇靈”配以針刺奇穴,為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港臺同胞及美國、法國、日本、韓國和東南亞、東歐等地區數十個國家的癲癇病人解除了身心的病痛,為他們再造新生。
一位來自河北易縣的農婦向我敘述:她女兒今年14歲,患病已7年,每晚必發作。她帶女兒跑遍北方幾個大城市,中西藥都用遍了,沒多大效果。到這里服藥和針灸兩天就停止發作,至今已半個多月沒再犯病。
長春市一名女中學生,出生7個月時發病,每天大發作2~4次,小發作2次以上,自服用“鎮癇靈”第一天起,再未發作過。
美籍華人許元力帶著不滿4歲的女兒從洛杉磯來運城,王天才治療7次,小吉娜過去幾乎每天發作的癲癇癥狀完全消失。
不滿3歲的日本小朋友高山智吏,從7個月患癲癇,每日發作少則二三十次,多則八十余次,日本常南病院理事長山西勝夫先生帶他到中國求醫,聞名邀王大夫至北京,王天才接治4天后小智吏病情明顯好轉,8天以后病癥基本消除。日本同仁贊嘆不已。事隔兩月,山西勝夫先生專程赴運城考察癲癇病院,懇切表達了希望合作建新院的意向。
1991年5月,山西省科委會同北京部分醫學專冢對“鎮癇靈”進行鑒定,認為它“是目前國內外中醫中藥治療癲癇病報道中病例數量最多,療效最高的。本研究成果具有科學性和較高的臨床實際意義,已達國內先進水平。”“此成果簡單、方便、經濟、速效。”
1992年,王天才和他的“鎮癇靈”榮獲國家科委“全國星火科技展覽會”金獎,新加坡“世界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最高獎,中國發明協會“92北京國際發明展覽會”發明銅獎和最佳展銷獎,國家科委主辦的廣州“第四屆中國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金獎等6項大獎。王天才與他的醫學論文也被錄入《中華名醫傳》《名人錄》《中華英才》等書目。
如今,距現運城市癲癇病醫院僅百米之遙的新醫院落成在即。面對成功和隨之而來的榮譽,39歲的治療癲癇病專家王天才又展開了新的夢想:
“在新的醫院里我要多設床位,接納更多的患者。”“要送年輕人去醫學院學習,培養一批中醫專家,讓他們超過我,讓更多的人掌握精湛的醫術,為人類的健康作貢獻。”“要為‘鎮癇靈申請專利,并投入批量生產,讓病人在家門口就能買到藥。要研制更好的藥……”
我們企盼著,盼他再一次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