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函
青年結核病專家焦安國豪情萬丈
癆病不知奪去多少人的性命。自鏈霉素、利福平等藥品問世以來,結核病不再是“不治之癥”。但病人若長期服用西藥,會產生過敏、耐藥等副作用,使許多患者久治不愈。由焦安國和他謝世的父親焦起周、母親武桂蘭研制出的系列中藥“回生靈”的問世,給結核病患者帶來了福音。
焦安國,29歲,青春歲月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年頭。可是,他走過的卻是一條崎嶇艱辛的路。
焦安國的命運是隨“回生靈”而不斷變化的。他的父親焦起周是60年代醫科大學畢業生,在妻子武桂蘭的一冊家傳“治病奇方”的基礎上,研制出了一種專治結核病的中藥“回生靈”。焦安國就是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他認識的第一個字是從醫書上學到的。1967年,文化大革命襲擊到了焦氏家族,焦起周夫婦被趕出了國營醫院,焦安國隨父母親一起流落鄉村。1986年,焦起周的問題得以平反,并被請下山成立了山西省運城市中醫結核醫院。1988年,“回生靈”被山西省列為重點科研攻關項目。焦安國擔負起了醫院的配藥和管理工作,為父母減輕了不少工作壓力,使他們有精力對“回生靈”進行更深的研究。1989年6月“回生靈”通過了山西省科委的鑒定,專家認為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然而,就在喜慶之余,焦安國的姐夫發現“回生靈”是棵搖錢樹,多次請求岳父讓其和焦安國一起掌握配制秘方,遭到拒絕后,用炸藥包將焦安國的父母親炸死。這飛來的橫禍如五雷轟頂,給焦安國以沉重的打擊。他在病床上昏迷不醒躺了兩天兩夜,起來后淚如泉涌,泣不成聲。悲痛之余,他擔起父母留下的重擔,繼續將“回生靈”發揚光大,以告慰父母在天之靈。
焦安國擔任院長后,為了加強管理,赴美國參加了高級管理人才的培訓。回來后,在醫療上實行了全封閉式微機化管理,引進了世界上先進的管理制度。運城中醫結核醫院迅速發生變化,設備愈加先進,環境更加整潔了,服務態度、醫療質量不斷提高。
焦安國除了抓醫院的管理工作外,還要接診許多疑難病人,忙得實在不可開交。他只得晚上鉆進地下室,關門鉆研醫學理論和進行科學研究。為了使“回生靈”上一個新的臺階,他決定提高藥的濃度,為此進行了多次試驗。第一次試驗,他守著藥鍋熬了一天一夜,熬出的竟是一鍋稀湯;第二次試驗熬過了頭,藥鍋著火,差點燒焦眉毛頭發,釀成大禍。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后終于熬出了顏色黑褐,濃度適中的膏藥。這種膏藥竟然有著神奇的效果,輔助“回生靈”,使結核病的治愈率比過去提高了4.2個百分點。
焦安國全身心地投入研制“回生靈”,連妻子卓新云瀕臨產期,他都顧不上照護。當妻子送進產房時,焦安國還在研究室里不知道,幾天后,當他趕到妻子產床前,嬰兒由于先天性心臟缺陷搶救無效而天折。這時焦安國才想起在妻子懷孕期間,自己的臥室里放著麝香,是由此而造成的失誤,他后悔莫及。為了“回生靈”,他付出的太多了。
1992年,“回生靈”治療結核病榮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同年4月在北京又獲中國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金獎;1993年12月又榮獲馬來西亞國際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特等獎。
多年來,該院已治療國內外結核病患者3萬名,日本大阪市小野田益枝女士患結核性胸膜炎,在日本化療引起中毒,久治不愈。服用“回生靈”3個月后,長期折磨她的病魔完全消失。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開發區審判庭干部譚彥患空洞性結核,7年來奔波于全國各大醫院,耗資萬余元仍不見好轉。在絕望的情況下,開始服用“回生靈”系列中藥,空洞奇跡般閉合,病灶鈣化……
為了進一步攻克難治性結核病這一科研項目,焦安國在國家衛生部結核病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召開全國“回生靈”研討會,國內100余名抗癆著名專家,對“回生靈”進行了研討論證,一致認為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同時提出了許多辨證改進的建議。衛生部部長陳敏章給該院題詞:“發揚中醫藥特色,提高結核病治療水平”。現任全國中藥回生靈抗結核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的焦安國,感到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