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
一名乙肝患者罹病多年,不懈求醫,歷經多家醫院診治,不但未愈,反而肝區疼痛加劇,腹水加重,失去了工作能力和生活信心。當其懷抱最后一線希望找到友人推薦的魏東麗大夫時,他絕不敢相信眼前這位年齡能小他10歲還多的“丫頭大夫“能夠讓他”起死回生“。他已經被一些自命不凡卻無甚真才實學的”大夫“給折騰怕了,連老的都不行,這嫩的成嗎?沒有想到,他愣是被這位年輕的女大夫給治好了。有人問及他到底服用了什么靈丹妙藥,他抿嘴一樂,說出一個藥名來……
1993年,鄭州市藥品檢驗所對一位默默無聞的女大夫研制的一味丸藥進行了檢測,認定其符合國家有關的各項規定。檢測平平淡淡地結束了。誰也不會想到這味丸藥日后竟能使得眾多患者“枯木逢春”。
年輕的魏東麗出身于中醫世家,自幼立志從醫驅病。后考入醫學院深造。她目睹許多乙肝患者被疾病折磨的痛苦狀況,寢食不寧,暗暗下決心要攻克乙肝難以徹底治愈這一醫學難關。就職于鄭州市管城中醫院后,在院領導的理解和支持下,她開始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和探索中。寒來暑往,春秋交替,數載時光過去了,她潛心鉆研了《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大量醫學經典,分析了上千個病例,進行了艱苦的實踐,逐漸悟出一個道理:治療乙肝頑疾,若僅僅局限于舒肝理氣、除濕化瘀這些簡單的治療上,只會治標不治本,表面上使病情出現緩解,實質上作用不穩定,不持久,導致病程延長甚至于久治不愈。要真正治愈此病,應從整體觀念出發,結合局部癥狀,辨證施治……她將自己的想法逐一整理出來,通過進一步請教有經驗的專家和與同事們交流,她更深一層地認識到:肝病邪深,必耗正氣,邪之所奏,其氣必虛,直接降低了人的免疫力,從而導致身體衰弱,甚至走向死亡。治療乙型肝炎,核心問題是提高人體的功能,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這樣,才能調動人體的全部力量,恢復正氣,驅除病魔,達到恢復健康的目的。有關人士認為,她的這一認識,與當代醫學應用干擾素、白細胞分素免疫活性因子治療肝病的理論不謀而合,只是她更側重考慮采用對身體其他生理部分毫無副作用的藥性柔和的中藥。
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小魏大夫又開始進一步的實踐。為了研制出理想的中藥,她在數十種中草藥中精心篩選,用動物作試驗,甚至冒著危險在自己的身上試驗,同時在臨床運用中進行科學對比,不斷完善治療方案和治療手段。歷經艱辛的磨礪,在同志們的關心和幫助下,他終于得出科學依據,調配出最佳配方,研制成功對治療乙肝有顯著效果的“肝疾康復丸”。如上所述,1993年,該藥經藥品檢驗所檢測,獲質量標準。
新藥問世,短期內竟使為數較多的患者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醫院和她本人幾乎一夜之間遐邇聞名,這是魏東麗以及她的領導和同事們既希望而又始料不及的。廣州有位患者被診斷為中期肝硬化,全身發黃,輕度腹水。求到鄭州市管城中醫院魏東麗大夫,經服用1號肝疾康復丸,23天后,黃疸退掉,腹水減少。又經2個月的治療,腹水消失,能參加一般的日常勞動。鞏義市一位29歲的女農民患慢性肝炎5年,多方用藥療效不明顯。經魏大天診斷,以1號和2號肝疾康復丸交替服用,很快,肝區痛、惡心、乏力、口苦等癥狀全部消失。病人感激不盡,以農民特有的淳樸感情給魏大夫送來家鄉的土特產。魏東麗婉言謝絕了,她說:“只要你們的病治好了,就是給我的最好禮物!”精湛的醫術對患者來說還不是全部的需要,再加上高尚的醫德和優質的服務,才能使病人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魏東麗不僅這樣認為,而且以此為標準來為病人服務。當許多病人經她之手喜獲痊愈后,幾乎不約而同地說出一句話:“沒想到!是魏大夫給了我第二個人生之春!”
面對患者的贊譽和同行們的首肯,魏東麗遠不滿足。她深知醫學寶庫深奧無窮,任重道遠,她愿以更加熱忱的鉆研、服務和奉獻,為更多的乙肝病人解除痛苦,送去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