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準備邁進一個新的世紀了。
為了迎接這個新世紀,許多美好的詞匯已被創造出來,21世紀即將到來的一刻已經提前成為一個勝利的象征,人們談論它,歌唱它,沒有人懷疑它到來時的輝煌。因為我們有幸經歷了轉變中國命運的時代,常常為自己都感到驚訝的社會發展速度而驕傲,面對經過十幾年改革而天翻地覆的今天,好象已不用尋找歡呼新世紀到來的理由。
即將跨越世紀的十幾年,對于共青團來說,將是一次艱苦的長征。因為,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的兩個奮斗目標,是既現實又恢宏的任務,它的實現將是一個努力奮斗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之中,今天的一代青年將從生力軍轉變為主力軍,現在的少先隊、預備隊將轉變為生力軍。這就是說,中國改革事業的成功,實現《建議》為我們規劃的宏偉藍圖,將由我們這一代人在其中承擔極其重要的歷史責任。
這就是共青團工作面對的機遇和挑戰。
本世紀末和2010年的奮斗目標與共青團的根本任務
五中全會《建議》為我們的國家與民族在下一個世紀的發展做出了戰略部署。這一部署直接關系著我們青年一代的命運,可以說,《建議》的宏偉之處,在于它告訴了我們:我們的黨將為青年一代創造一個怎樣的未來。
但是,一個美好的新世紀絕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來到我們的面前。這一未來的實現,需要當代青年的奮斗,特別是到下一個世紀,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現在這一代青年的奮斗。所以《建議》實際上又告訴我們:這一代青年面對的,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15年,我們的國家在下個世紀中葉能否基本實現現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我們這一代青年在這15年中的努力。
而當今世界激烈的競爭,最終體現為人的素質的競爭,也就是人才的競爭。中國要在21世紀在世界上真正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致力于提高青年一代的整體素質,致力于培養跨世紀的優秀人才。所以,《建議》從整體上對青年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提高青少年整體素質,二是培養跨世紀的優秀人才,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相互關聯。
我們知道,共青團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人,共青團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培養人。那么,《建議》為我們提出的奮斗目標和要求,無疑再一次讓我們明確了在新的歷史時期共青團的基本任務——
重中之重:引導和幫助青少年成長成才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有限的物質資源增加了我們發展的難度。但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已使人們認識到,人類自身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的不竭的動力之源。因此,人力資源的開發,將是我國在跨世紀的宏偉進程中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所在。
認識到了這一點,將會使我們更為明確地看清新時期共青團的基本任務。共青團的工作在于服務大局,服務青年,而這兩者重要的、關鍵的結合部就在于引導和幫助青少年成長與成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這將成為共青團工作的重中之重。
《建議》指出:實現“九五”和2010年的奮斗目標,關鍵是實行兩個具有全局意義的根本性轉變,一是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二是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這兩個關鍵性的轉變將成為青年一代渴望成長成才的壓力和動力。在這一轉變過程中,經濟的增長越來越明顯地依靠科技的進步;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人的素質將成為是否被社會淘汰的決定因素。在城市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農村流動勞動力大量增加的現實面前,一個學習專業技能、渴望成長成才的熱潮很有可能在當代青年中再一次出現,因為這是青年一代適應社會迅速發展的必然需求。這種表現與十幾年前有所不同,是一種新的表現形式。關鍵是我們有沒有看到這個基本的需求,能不能掌握這個新的特點,在這個重要時刻,引導和幫助青少年成長與成才。這是我們共青團為完成《建議》提出的奮斗目標而要擔負的歷史責任和使命。
人才的成長重在培養,而培養人才要下硬功夫。在新的歷史時期,所有共青團工作者都應探索的課題是——
努力形成共青團培養人才的獨特機制
正在進行的跨世紀文明工程和跨世紀人才工程的全面實施與深化,共青團服務萬村脫貧致富奔小康行動的推進,將為共青團在努力提高青年一代的整體素質、培養和造就宏大的青年人才隊伍上提供有益的探索。共青團是一個有自己特點的組織,它的優勢就在于它可以面向所有的青少年,凡是有青少年的地方,共青團都可以開展工作。
但是,從共青團工作的根本任務上來講,可以說我們是在做未來的工作。培養人的工作是一項長期的、扎實的工作。提高青少年的整體素質,培養跨世紀的優秀人才,這一切都要在實踐中進行。在實踐中培養人,是我們工作的主渠道。但是實踐的內涵是什么?如何組織青年去實踐?怎樣使青年成長成才的培養工作系統化、科學化?怎樣才能在青年中形成成長成才的壓力和引力?我們必須探索共青團培養人的規律,而且要一點一滴地努力,發揮共青團工作的實踐性和社會性這兩大優勢,形成共青團培養人才的獨特機制。
對于共青團來說,《建議》無疑是最生動、最殷切的動員令。而15年奮斗目標對人才的迫切需求和5億多青少年對成才的需求已這樣明顯地突現在我們的面前,將這兩種需求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已經明確地成為共青團跨世紀的使命。
(攝影: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