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華
《竺可楨日記》共五冊有極高史料價值,雖然摘選者盡了很大努力,但各類錯誤仍有不少,這里舉兩個誤點的例子。一九三九年五月十七日:“茉莉……來自波斯南方,草木狀,稱為耶悉茗。”草木狀是什么狀?耶悉茗是誰稱的?莫名其妙。按,《南方草木狀》為書名,晉人嵇含撰,分草木果竹四類,記錄植物凡八十種,因多系嶺表之物,故稱“南方”。耶悉茗(Jasmine)見該書上卷:“耶悉茗花,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國移植于南海,南人憐其芳香,競植之。”一九四四年三月七日:“讀(張)默君著《中國政治與民生哲學(xué)》,第三章《民生哲學(xué)思想之淵源》,說來頗為警僻。引《論語·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論語》是一般讀書人熟知的書,各章標(biāo)題除“公冶長”、“衛(wèi)靈公”外都只二字,“生財有大道”顯然屬引文,應(yīng)舉在引號內(nèi)。另外,《論語》中沒有這句話,“生財”云云語見《大學(xué)》,張默君誤引在先,而竺先生與摘選者也都沒有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