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斗光 熊光陵
朋友從國外回來,無不感慨地說,出去一趟才知道什么是藍天白云;上海醫科大學、上海環保科學院等5家單位在最近完成的一項大氣污染研究項目中發現,即使把通過飲用水攝入的可疑致癌物質的數值提高一倍,也遠遠低于吸入空氣而接觸的可疑致癌物質的數量;又見報載,上海街頭出現“口罩族”,為的是回避難以忍受的空氣污染。可見我們城市的空氣污染已達到“遮天蔽日、避之不及”的地步了。
我國煤的低質量燃燒、工業粉塵、工藝廢氣排放和揚塵是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但是在近20年來強化工業企業消煙除塵、鍋爐改造、工藝尾氣處理、建設“煙塵控制區”取得顯著成效后的今天,國內大城市空氣污染仍有加重的趨勢,其重要原因之一則是放松了“流動煙囪”的管理。
汽車排出的廢氣中含有百種以上不同的化合物,主要污染物質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鉛類化合物、懸浮顆粒物等。每千輛汽車每天排出的一氧化碳約3000千克,氮氧化物50~150千克,碳氫化合物200~400千克等等。這些大量的污染物質都積存于我們賴以生存的、無時無刻不在呼吸的空氣之中。城市機動車排放的污染物總量占國家規定的污染源污染物總量的55%以上,汽車尾氣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已高于城市固定污染源排放的一氧化碳的數量,這些還在不斷增加的“流動煙囪”已經成為城市中新的“空氣殺手”。
一氧化碳是碳氫化合物在發動機內不完全燃燒的產物,是一種無色無味,與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有很強親和力的有害氣體。當人體吸入空氣中一氧化碳含量大于1%時,就會發生急性中毒,導致死亡。人們長時間吸入較低濃度的一氧化碳,也會發生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增高,引起組織缺氧,出現頭痛、失眠、記憶衰退、呼吸困難等癥狀。氮氧化物是空氣在發動機內高溫高壓下的生成物,其中的二氧化氮是棕紅色、有強烈刺激性的有毒氣體。長期吸入低濃度的氮氧化物可引起呼吸道和肺損害。碳氫化合物主要來自燃油的不完全燃燒和揮發,較低濃度的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大氣中混合并經陽光中紫外線照射,可產生一系列復雜的光化學反應,生成二次污染物——光化學煙霧,它有很強烈的刺激性和毒性,美國的洛杉磯、日本的東京等城市都曾發生過幾百上千人中毒的光化學煙霧事件。鉛污染主要來自汽油中的四乙基鉛,鉛對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可產生嚴重損害。懸浮顆粒物主要來自發動機內未燃盡的碳(黑煙),長期吸入后可沉積在肺部,引起肺部病變。汽車尾氣低空排放,正好分布于人的呼吸帶高度,易被吸入人體內,尤其對兒童污染更為嚴重,廣州就出現過道路旁學校小學生因受機動車排氣污染而窒息的事件。
據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報道,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兩側的大氣污染嚴重。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總懸浮微粒日均值超過國家大氣環境質量三級標準的比例。分別高達95.6%、75.6%和100%,分別超標4.6、7.3和4.1倍。隧道口空氣污染最為嚴重,行人稍事停留便明顯感覺胸悶。碳氫化合物國內尚無標準,參照美國的標準已百分之百超標,日均值最大超標56倍。經常工作在道路上的交通警察、收費站工作人員深受其害,經調查,交通警察碳氧血紅蛋白明顯高于正常人群,他們之中92.3%的人反映易疲勞,65.4%的人出現記憶力衰退,55.8%的人有頭暈頭痛現象,73.1%的人胸部不適,頭發含鉛量明顯高于正常人。道路空氣污染對經常工作在街道上的人的身體健康已產生相當大的危害。對于這數以幾十萬計的城市“流動煙囪”絕不可放任自流。
城市道路大氣環境污染日益加重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道路發展跟不上機動車增長的速度,道路車輛負荷過重,經常堵塞,污染愈加嚴重;二是機動車增長過快,以南京市為例,1990年~1995年全市機動車總數由10.5萬輛增至18.6萬輛,增長77%,還不包括正在迅速增長的幾萬輛助動車;三是機動車尾氣排放超標嚴重,許多城市無強硬的政策約束,1/3左右的超標車輛照樣行駛。
近年來,一些大城市內助動車又以驚人的速度在增長,人們在以擁有自己的坐騎而風光,在踏上“金鳥”享受省時省力之時。可曾知道,助動車使用的是二沖程的高速內燃機。其化學結構決定了它燃燒不充分、尾氣有害成分高,一部分燃油甚至從進氣管直接沖入排氣管排出,在通過高溫狀態下的排氣管時就形成有害的物質,廢氣排放濃度是四沖程發動機的3~5倍。另外,助動車一人一車,以機動車載客人均排污系數衡量,助動車污染更是大大高于公共交通車。
為此,治理“流動煙囪”,控制道路空氣污染已是當務之急。根據我國國情,首先應加強道路和立交建設,增強通過能力;第二是加強公共交通建設,限制私人機動車的發展,當前特別要控制助動車的發展,一個擁有200萬輛自行車的城市,若不加控制,很快將有20%發展為助動車,道路的擁擠和尾氣的污染,將會帶來不可收拾的后果;第三必須加強在用的超標車輛的管理和治理。凡不達標的車輛不得出廠、不得銷售、不得發牌行駛、不得通過年審。
讓我們都來為凈化城市空氣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