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舊時,人與人之間的稱謂極為講究,了解這些稱謂對我們大有好處。這些稱謂的主要用詞大致有這么一些:
一、令。這是對他人親屬稱謂的敬詞。如稱他人的父親為令尊、令嚴,母親為令堂、令慈,妻子為令正,哥哥、弟弟為令兄、令弟,兒子、女兒為令郎、令愛。但“令”前不能再加“你或您”字,在別人面前談及自己的親屬,千萬不能加“令”字。
二、家。在他人面前稱自己的長輩親屬,一般用“家”字。如家父、家嚴、家尊、家君、家大人、家母、家慈、家兄、家弟等。
三、舍。在別人面前稱自己的晚輩,一般用“舍”字。如舍弟、舍妹、舍侄,但不能用“舍兒”、“舍女”等。
四、先。指自己已經去世的長輩。如先父、先母、先兄等。去世的老師也可稱為先師。
五、其它。如稱妻子為內子、內人、賤內、拙荊(賤、拙都是自己的謙稱)等;稱自己的兒、女為小兒、犬子、豚子、小女、犬女等;人前常用的自我謙稱有:在下、小人、小可、仆、小生、敝人、鄙人等。
(張容子文,劉光泉摘自《少年文史報》)
秦俑十謎
一、主題之謎
一種觀點認為,宣揚軍威顯示秦政權的鞏固和強大無比,當是這組群像的主題;另一種觀點認為,秦俑所表現的是秦王朝末年的一幅“昏慘慘、黃泉路近”的一種主題思想:又一種觀點認為秦俑的主題思想是統一國家的建立,“大統一”的反映。
二、性質之謎
皇陵園的一部分。持這種觀點的學者,有的認為秦俑是送葬的俑群;有的根據“事死如事生”的原則,認為是象征著秦始皇生前守衛秦都咸陽的宿衛軍。另一種觀點認為秦俑坑是“為表彰統一全國的軍功所樹的紀念碑式的封。”
三、面東之謎
秦俑坑位于始皇陵東側1.5公里處。有人認為,面向東方。表示秦坐西向東,并吞六國。也有人認為,秦俑軍陣東向,是因為秦始皇本人是滅六國統一天下之人的緣故,近衛軍要防御被滅六國人民靈魂的叛亂。也有人認為是秦始皇帝陵正在東。
四、將軍之謎
三號俑坑被認為是軍幕,但俑坑內并沒發現裝束、姿態特異的將軍俑。一種解釋為三號俑坑西側約150米處,發現一大型“甲”字形古墓葬,墓主人即為秦兵俑坑的將軍;另一種解釋,項羽在毀秦俑坑時,把軍幕和將當成首腦機關破壞的,將被看作戰利品拿走了。
五、被焚之謎
秦俑坑發掘后發現一號俑坑兒乎全被火焚,二號俑坑也有一部分火燒。有人認為俑坑焚毀可能是公元206年,項羽入關后把它焚毀的;也有人提出是俑坑內沼氣引起的自燃。
六、兵器之謎
秦俑坑中出土的兵器近4萬件,絕大部分是青銅兵器,鐵兵器十分罕見,反映了秦軍以青銅器為裝備的歷史事實。
七、一號坑之謎
一號兵馬俑坑是按實戰的軍陣編列的。有人認為它是戰車、步兵相間排列的長方形軍陣;又有人認為它排列的是魚鱗之陣;也有人認為它是戰國末年各軍陣場面的提煉、集中;有人則認為它再現了2000
八、二號坑之謎
二號兵馬俑坑是由4個不同兵種構成的一個曲尺形隊形。有人認為它是攻擊形式或即歷史上的雁行之陣;還有人認為它是方陣;又有人認為是古代的疏陣。
九、三號坑之謎
三號兵馬俑坑發掘后,大多認為它是統帥一、二號俑坑軍陣的指揮部,即古之軍幕。近來有人則認為它應是軍祭的社宗。
十、四號坑之謎
在二號坑和三號坑之間發現一個未建成的廢棄坑。關于這個土坑,有人認為它應是原擬議中象征中軍的兵馬俑坑;有人則認為它應是計劃要修的后勤部隊。
(沈菁菁文,龍江河摘自《新聞匯報》)
《九章算術》有哪九章
《九章算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數學專著,也是一部世界科學名著。它總結了我國歷史上從周朝到西漢時期的數學成果,大約成書于東漢初期,后來的古代數學家又不斷進行了補充與整理。
全書共收集了246個數學問題,分為九章。各章的標題分別為:“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
“方田”主要講述田畝面積的計算問題。
“粟米”、“衰分”和“均輸”這三章主要講述比例問題,如糧食谷類之間的按比例兌換,按比例分配,合理攤派賦稅等。
“商功”主要講述土石方工程及體積的計算問題。
“少廣”主要講述已知體積或面積。怎樣求邊長等問題。
“盈不足”、“方程”主要講述用“雙假位法”解題和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勾股”主要講述怎樣用勾股定理解題。
《九章算術》里的大部分學術成果,在當時是處于世界領先的地位。如這本著作最早系統敘述了分數運算規則,最早敘述最小公倍數,最早應用小數,最早提出負數及其加減運算規則等等。
(吳玉文,劉光泉摘自《少年百科知識報》)
印數最多的書
寫《梅森探案》的賈德銘,到1987年初他的書已銷售3.1億冊。言情小說女作家巴巴拉·卡特蘭的450種小說,譯成21種文字,印了4.5億冊。女作家克麗絲蒂一生寫了87部偵探小說,譯成103種文字,銷出5億冊。
在科技書類中,最受歡迎的是清華大學唐浩強編寫的《BASIC語言》,其銷量達到2000萬冊,創同類書銷售的世界紀錄。
此外兩種印數最多的是特殊的書,它顯示出政治的力量:一是斯大林著作,1953年銷數達6.7億多冊,被譯成101種文字出版。另一種是《毛主席語錄》,到1971年的紀錄是8億冊。
不過,《圣經》似乎更顯示出宗教的魅力超群,到1975年時印數達25億冊,堪為世界之最。看來沒有其它什么書可以超過它了。
(何生云摘自《黨建文匯》)
古代瓷器——收藏新熱點
古代瓷器的價值在中國古代文物中獨占鰲頭。國內凡屬于歷史性、藝術性的博物館,它們所收藏的瓷器數量,一般要比青銅器、玉器和繪畫的數量多。在國內外綜合性文物商店中,也以瓷器居于主要地位。
中國古代瓷器存于世上的不多,而且多為博物館收藏,所以市場所見名瓷佳品不多,一般是清以后的小型器皿。這類瓷器有佳有次,有真有假。而真正的歷代名窯瓷器,其價格之高,令人驚嘆。比如香港一次文物拍賣中,有一件宋代耀州窯筆洗,品相造型、色釉俱佳,其成交價達2200萬港幣。再如一只宋代耀州窯刻大花碗,香港市場拍賣價也要40萬港幣。成化青花是元明清青花器中的珍品,一只成化色釉皆佳的大花碗,在香港也曾以900多萬港幣拍出。清代官窯瓷器,特別是清初康熙、雍正、乾隆年
間的官窯瓷器,為收藏家的熱門貨、價格頗高。其中最昂貴的宮廷御用琺瑯器,香港古玩界1989年以高達1000萬港幣的價格拍出一只康熙琺瑯碗。當然這都是國際市場上精品拍賣價格,一般收藏者不敢問津。但是,只要有心,只要在行,也有機會以較低的價格買到價值高的瓷器。如在國內古玩市場上,就曾有人用百多元人民幣買到過一件宋景德鎮影青瓷器。
通常而言,古玩的價格受器物品質、制作是否精美、花色是否美觀、器物的年代、存世多少等多項因素制約,作為投資而言,一件藝術投資品如果不能在買進后的三年至四年問,價錢上漲一倍,那就算是虧本。海內外專家預測,宋瓷和唐瓷,上漲的漲幅約在lO倍至100倍。另外,明清青花瓷也是收藏熱門貨,而且以稀有而精美的中級價值的品種比較適宜,特點是價錢較低,上漲的空間大。(李國峰摘自《信息早報》)
非洲四大奇觀
巖漿湖扎伊爾東部尼臘貢戈火山,是一座海拔3470米的活火山。它終年被濃密的火山煙霧籠罩著,到處散發著刺鼻的硫磺味。山頂上有一個深坑,坑底有一個長100米、寬30米的巖漿湖,湖中翻滾著通紅熾熱的巖漿。
侏儒火山非洲萊索托有一座僅200厘米高的火山,小孩兒用手可以觸及噴火口。這座“侏儒火山”常年噴吐不息。不過它所噴發的溶巖很少,人們可以站在火山附近,盡情觀看。
東非大裂谷在非洲東部有一條大裂谷,如果從飛機上往下看,它好像被推土機開出的一道深壕,全長600多公里,裂谷的底寬約幾十公里,兩岸是懸崖峭壁,它從南到北一直伸展到地中海東岸。在低洼的裂谷里,積滿了水,形成一連串窄長的湖泊,有的深達1400多米,就像一長串閃光的珠寶。
赤道雪山乞力馬扎羅山坐落在赤道附近,海拔5895米,是非洲大陸的第一高峰。奇怪的是,它雖然處在赤道附近,但山頂卻終年冰峰峭立,白雪皚皚,有些地方的冰雪厚達80米,形成了赤道雪山奇觀。
(朱滄一文,龍江河摘自《天津老年時報》)
科威特——世界上最熱的國家
盛產石油的科威特是世界上最炎熱的國家。在夏季,日平均氣溫均在40攝氏度以上,有時高達50多度。
在科威特,當樹蔭處氣溫為51攝氏度的時候,關閉著窗戶的汽車內的溫度就會升到60攝氏度,瀝青鋪的公路路面的溫度就會高達80攝氏度。開汽車門稍有不慎,就會有被燙傷的危險。
科威特是一個沙漠國家。每年只有夏季和冬季兩個季節,而且夏季長、冬季短。在夏季,天氣干燥無雨,氣溫高而持續的時間長達半年以上;冬天則是科威特的雨季,但降雨量不大。1995/1996年度的降雨量曾達337毫米,而1996/1997年度只有88毫米。科威特冬季的氣溫偏低,但一般在攝氏零度以上。
科威特不僅是最炎熱的國家,而且還是一個沙暴地區。每年7、8、9三個月常常刮起西北風。每到這個季節,西北風夾著大量沙土和灰塵,鋪天蓋地地席卷而來。這時,整個科威特便會變得天昏地暗,能見度極低,汽車無法行駛,航空公司班機停飛。
吳茴萱文,朱石林摘自《工人日報》
白宮探秘
19世紀的白宮,僅有主樓,1902年才擴建東西兩翼,形成今天占地18英畝的規模。白宮主樓一層大廳,是總統接見外國元首的地方。大廳正前方的南草坪,是總統對來訪國家元首舉行歡迎儀式之地。主樓西翼一層是總統橢圓形辦公室,二層是第一家庭居所。東翼系第一夫人身邊人員、特勤局、國防部有關官員工作之處。
白宮內部分工極細,各人管自己的事。如辦公廳主任,就只管白宮西翼的事,對東翼情況就一無所知。許多在白宮呆了好幾年的高級官員,甚至國務卿,也搞不清楚白宮的全面運轉方式。
白宮頂部常年駐有一支衛隊。他們訓練有素,個個都是狙擊能手。每當總統車隊出入白宮時,他們便手持各類槍支,嚴陣以待。
白宮安全情報設施可謂舉世無雙。白宮的偵察器能全天候通過人造衛星追蹤軍隊動向。白宮每個角落都裝有電眼、紅外線錄音及壓力感應器,監視各種動靜。第一家庭每位成員的行蹤,都會有一個數位雷達隨時探尋。
從財政部的地下室下去,有一條直通白宮東翼的地下通道。通道高7英尺,寬10英尺,原本是躲避炸彈的防空洞,后來成為總統避開記者進出白宮的密道。
白宮里還有一個“核子足球”。這個神秘的球狀物體白天一直緊隨總統,一到夜晚,就被放入白宮地下室二層軍事總機旁,由值班通訊軍官看管。這個神秘物體內,裝有一個帶鎖的公文包,包內有一本密碼,清楚地記載著當美國遭到核襲擊時的應變方案。如果核襲擊警報是在夜間傳來,值班軍官必須拿著“核子足球”去橢圓形辦公室與總統會合,而總統即使立馬醒來,也要等上10—15分鐘才能趕到辦公室,如此下來的話,核彈早已打到美國本土上了。
(王斌文,蔡思明摘自《中國青年報》)
轟動——時的“科學”騙局
百慕大“死亡三角”在眾多科學騙局中,百慕大“死亡三角”大概是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一例。但它的起因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幾個美國飛行員的傳說而已。由于百慕大地處太平洋中心,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百慕大地方政府不僅沒有嘗試去澄清這個顯然不存在的“死亡三角”,反而大肆渲染。直到1980年,美、澳科學考察隊聯合聲明:“百慕大沒有任何超越自然的地方。”但16年后仍有“科學家”自稱“發現”了“百慕大之謎”。
尼斯湖“怪獸”尼斯湖“怪獸”的起因比“百慕大”還要離奇。幾十年前,一張不甚清晰的尼斯湖“怪獸”照片震動了整個科學界,而拍這張照片的蓋斯是當地的旅游接待人員。10年前他承認所謂的尼斯湖“怪獸”,是他用洗衣機排水管、泡沫塑料及塑料桶拼接而成的。他的這個“212藝品”在短短幾年內,為尼斯湖地區創造了10億英鎊的旅游收入。
諾亞方舟的“發現”1984年,英國考古人員宣布在埃及“發現”了《圣經》中記載過的“諾亞方舟”,并配發了多張圖片。但事實上,按《圣經》記載,諾亞方舟為世界上每一個物種都留下了一個位置,據此算來,這樣大的船,至今人類都無法造出來。
有“人造心臟”的木乃伊1991年,一些“科學家”宣稱,他們在金字塔里發現了一個有“人造心臟”的木乃伊,而且這個心臟至今仍在跳動,據稱它是“黑水晶”制成的。而事實是,目前金字塔內所有木乃伊都已被搬進了博物館。
常溫下的“超導體”1989年12月,印度科學家宣稱他們“制造”出了常溫下的超導體,這種合金居然在37℃中仍然電阻為零,而直到今天,最先進的超導體合金也需在
零下100°C左右。有趣的是,不久,斯里蘭卡“科學家”也宣稱他們制造出了常溫下的超導體,于是,兩個科技本不發達的國家,一夜之間成了“科技之國”。
牛皮西紅柿80年代中期,英國一家實驗室宣布他們成功地將牛的基因移植到西紅柿的基因上,結果他們“得到”了一個果皮似牛皮、果肉似西紅柿的成品。這一發現轟動世界不久,人們才發現,這個牛皮西紅柿的消息是在4月1日“愚人節”那天發布的。
“星球大戰”計劃或許,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科學騙局要算當年美國總統里根宣布的“星球大戰”計劃了,這個“計劃”煞有介事地宣稱,美國將在太空設立三道激光“防線”,以抵御可能遭受的核攻擊。一些不明就里的美國科學家紛紛指出其不可操作性,但前蘇聯卻信以為真,先后投資數千億美元搞“星球大戰”體系,結果是人財兩空。幾年后,美國政府宣布從沒有為這個設想投資過一分錢。
改寫熱力學定律80年代中期,一名僑居英國的斯里蘭卡學生宣稱,他發現熱力學定律是錯誤的,因為在冰箱中,熱水凍結速度快于冷水,這個發現立刻引起廣泛的關注,但結果與牛皮西紅柿一樣,這位學生也是4月1日公布他的“發現”的。
(劉德旺摘自《中國商報》)
移動電話的A網、B網、C網
我國移動電話(俗稱大哥大),是八十年代從國外引進的先進的通信工具,移動電話網的大部分設備是外國產品。因為這些移動電話設備從不同國家引進,故形成移動電話的不同網絡。目前,我國移動電話公用網有模擬通信網和數字通信網兩種。模擬通信網主要由美國摩托羅拉移動通信系統和瑞典愛立信移動通信系統組成。摩托羅拉設備使用A頻段,移A系統;愛立信設備使用B頻段,稱B系統。
怎樣判斷手機屬哪個網?可以從手機號看。凡模擬機號碼第三位數是奇數的則是A系統,即A網;是偶數的是B系統,即B網。同時,可以從手機顯示屏上來辨別。如摩托羅拉手機和諾基亞手機,開機使用時,顯示屏出現A,即A系統。知道A網和B網,對于漫游手機保障通信暢通十分重要。
郵電數字移動通信網統稱C網。現在郵電部門出售的數字移動電話都可在C網中使用。
(馬家勇摘自《福建科技報》)
珠寶對人體的神奇功能
珠寶與人體經脈相通,有下列奧秘。
耳環。耳朵與膀胱、泌尿系統經脈相通,所以用耳環掛在耳朵上。可經常刺激泌尿系統正常活動。
項鏈。頸項、咽喉、胸等部位與生殖系統經脈相通。以美麗的珠寶穿孔串好戴在頸部,可刺激生殖系統健康活動,這就是現在所稱的項鏈。
戒指。十指與五臟六腑及神經系統經脈相通,而各手指的經脈又依陰陽五行學說的延伸內涵有著不同的解釋。
食指為膽、肝臟系統;屬木、屬仁。
中指為心臟及循環系統;屬火、屬義。
無名指為肺臟及呼吸系統;屬金、屬禮。
小指為腎臟及泌尿生殖系統;屬水、屬智。
拇指為脾、胃臟及消化系統;屬土、屬信。
依上述之解釋,將戒指戴在小指以增智慧;戴在無名指則知禮節;戴在中指可增強行動力等。
寶玉石。寶玉石首飾周圍會產生一種磁場;色彩也可激發能量,對人體具有保健功效。
珊瑚、珍珠中的鈣質成分自古以來就是最好的美容圣品。
藍寶石具舒暢之效,是智慧與同情的催化劑。
紫水晶為追求理想的良伴。
紅玉適合少女,使之溫柔而增加魅力。
祖母綠是深綠柱石。有“綠色之王”的美譽,擁之可獲得安定的婚姻生活。
蛋白石是愛與幸福的吉祥物。
琥珀有似太陽的柔和光澤、發射光和熱,具調和陰陽的作用。珍珠有使人的個性變得溫柔婉約的作用。黃玉為胸飾,配藏在胸腔附近最佳,也有神秘的保護作用。翡翠代表慈悲、忍耐、道德,有凈化人身的性能。
(辛華文,徐建國摘自《沂蒙生活報》)
現代手術服何由白改綠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醫院手術室的醫生們所穿的白大褂,如今已成為綠色的。這是為何呢?
科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先在白布上涂上鮮艷的紅色,當你注視這塊紅布后,再轉移另一塊白布時,就會看到與那塊紅布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的一塊淺綠色布,經幾秒鐘后,“錯覺”才消失。究其原因,是因視神經誘發的心理因素造成的。
人眼在長時間內觀看了一種色彩時,視神經易受刺激而疲勞。為了減輕這種疲勞,視神經便會誘發出一種補色作自我調節。紅色的補色就是淺綠色。而當目光轉移開去以后,作用于視神經以減輕疲勞的“補色”并未馬上消失,這種自發的反向刺激傳至中樞神經,我們便在布上看到了實際上不存在的顏色,“錯覺”之根源就在于此。
醫生在手術過程中,眼睛看到的總是鮮血淋淋的血跡。時間一長,偶爾把視線轉移到同伴的白大褂上,就會看到斑斑點點“綠色血跡”,使視覺產生混亂而影響手術效果,甚至造成重大事故。而淺綠色的衣料做手術服,就可以消除綠色錯覺,確保手術順利地進行。(思佳文,蘇明宏摘自《中國工人》)
首飾的五種印鑒
成分印鑒:黃金首飾含金量為90%,則印鑒為“九成”,含金量為99%,則印鑒為“99”。還有國際通用的K金制印鑒,如含金量為75%,則印鑒為18K,含金量為99.99%,則印鑒為24K。白金首飾,一般都刻上實際含量成分。產地印鑒:如上海出品的首飾,就可用“滬”字印鑒。寶石重量印鑒:金剛鉆、翡翠、藍寶石、紅寶石、天然優質珍珠重量都刻在首飾上,寶石的重量是克拉,使用印鑒時,通常只列上重量數字,省略重量單位。制作者印鑒:正宗的首飾都刻有生產廠家的印鑒。尺寸印鑒:這類印鑒表明尺寸大小的情況,如果是第13號尺寸,印鑒為“13”,但不是每枚戒指上都有的。
(楊曉楓摘自《甘肅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