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務念
中國古代有許多關于擇偶的趣聞軼事,這些趣聞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古代人的擇偶觀:有的重財,有的貪貌,有的看重才學,更有甚者把擇偶當政治斗爭的工具。
東食西宿
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個十分美麗的女子,父母視之若掌上明珠。一天,東西兩家鄰居同時托人來為自己的兒子向這位女子家提親。東家鄰居是戶大財主,家財萬貫,可財主的兒子卻長得十分丑陋;西鄰是戶窮苦人家,可他兒子卻十分英俊,且有才學。她的父母一時難以作出決定,不知答應哪一家才好,于是便讓女兒來發表意見。
女兒得知情況后,張開嘴巴正要說話,可又馬上咽了回去,終于一言不發。父母以為她害羞,難以啟齒。父母給她出了個主意,要她:如果喜歡東家就舉起左手,鐘情西家就把右手舉起來。話音一落,女子立即舉起雙手。她的父母迷惑不解地問道:“你把雙手都舉起來是什么意思?”女子羞答答地說:“東家的兒子富而丑,西家的兒子貧且美,我愿意嫁到東家去吃飯,嫁到西家去住宿。”父母頓時哭笑不得。
這位美麗女子面對財與才的兩難選擇,既想擁有貌俊且才學淵博的郎君卻又對財主家的萬貫家財割舍不下。其貪得無厭,唯利是圖的擇偶觀,終于使她“臭”名遠揚。
舉案齊眉
與“東食西宿”相反,這則故事的主人公卻頗受人們稱道。他們一個窮困潦倒,一個相貌丑陋,在擇偶問題上卻留下一段千古佳話。
東漢的梁鴻,父親早死。梁鴻發奮好學,曾到太學學習,博覽群書,無不通曉。但因家貧,畢業后仍未得官做,曾在上林苑放過豬。后歸鄉里,家鄉人紛紛向他攀親,均被謝絕。同縣一位名叫孟光的女子,年已三十,肥壯黑丑。父母想辦法給找了多次對象,都不愿嫁。父母感到很納悶,追問原因。孟光卻說:“要嫁就得嫁梁鴻這樣的人。”梁鴻聽到消息,欣然表示愿與孟光結為夫妻。
婚后不久,夫婦二人隱居霸陵山中,以耕織為業,詠詩書彈琴自娛。后來,梁鴻東出潼關,在訪問京師洛陽時,曾作詩諷刺朝政。為此,皇家下令捉拿他。夫婦二人只好隱居到齊魯之地去。過了一段時間,又遷居吳地,借居于當地富戶皋伯通之小偏房,以替人春谷為生。梁鴻勞累一天歸家,孟光早已把飯菜都準備好了,她雙手捧著放飯菜盒的托盤,高舉至于自己的眉毛相齊。這就是“舉案齊眉”的故事,它體現了古人在擇偶觀上的崇高思想境界。
假戲真做
擇偶,也常常被政治家們用來當做為政治斗爭的工具。周瑜就曾經因為施行“美人計”不成而導致吳國賠了夫人又折兵。
三國時吳主孫權派魯肅向蜀主劉備索還荊州,劉備不依。東吳大都督周瑜聽說劉備的甘夫人逝去,心中暗喜,認為取荊州的機會來了。他與魯肅商定:假說孫權的妹妹孫尚香要許配給劉備,請他來東吳招親,乘機扣留劉備作人質,以逼還荊州。此計上報孫權后,孫權表示同意,派特使去荊州議親。蜀國軍師諸葛亮識破了陰謀,將計就計,派大將趙云保護劉備前往東吳;并采取先取得孫母吳國太的歡心、應允的計策,以粉碎周都督的計謀。
到東吳后,劉備按計行事,娶了孫尚香。本來就對一表人才的劉備有好感的孫尚香得知周瑜計謀后,對孫權、周瑜非常不滿,便跟隨劉備借機逃離吳國到荊州。如果說孫尚香嫁劉備是傾慕他的“一表人才”,那么劉備在這場婚姻中完全是任諸葛亮擺布,擇偶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
(責任編輯/韓春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