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壯叔
1994年7月。美科學家“委派”機器人“但丁”2號,去阿拉斯加的一座活火山。它無畏地爬進了火山口。一直到火山底,收集火山噴發出的有毒物質,繪制火山底的地形圖。并把這些數據發往遙遠的哥達德空間飛行中心等處。“但丁”探險任務的勝利完成,增強了宇航局專家們的信心,他們打算在下個世紀初期,利用遙控機器去開拓月球。
想不到科技的發展如此之快。據新華社11月16日報導說,倫敦里丁大學控制論實驗室的一個機器人。通過國際互聯網絡,向遠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另一機器人發出指令,對其進行遙控。在這一過程中。除最初啟動外,不再有人的介入。該校教授沃里克說,“一個機器人指揮另一機器人,這還是第一次,它標志著計算機領域的一個重大突破。”
現在我們看到一個有趣而發人深思的現實,坐在指揮椅上的人。已為機器人所代替,照此發展下去。機器人能趕上或超越人嗎?
其實這也不是一個新問題,1996年2月,美國IBM公司的機器人“深藍”(主要是一臺電腦),與世界象棋冠軍卡斯帕洛夫對弈,引起了世界性的關注,因為這里隱含著“機器人能勝過人?”的尖銳問題。
卡氏幾乎急出一身冷汗,他在第一回合被對手擊敗了;反思良久,終于艱難地贏得了勝利。他不僅保住了自己的冠軍,也保住了人類的尊嚴。若一般的棋手,肯定會在“深藍”面前敗下陣來。那么機器人勝過人嗎?
不,人工智能專家說,機器人憑著象棋程序,能判斷面臨的棋局。并計算出如何走出下一步,看上去就像人那樣行事。但它不會思考,它雖能走出好棋,靠的是“蠻勁”——每秒上億次的計算;同時,它對一些很簡單的事卻倍感困難,例如。識別人的面孔,聽出談話中的玩笑,凡此等等。不過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事情變得更復雜了,機器人已開始能做上述“簡單”的事情了。這就是說,它更能像人那樣做了。
那么現代機器人能思考嗎?許多人還是說“不”。人與機的差別主要不在能力上,人的計算速度比不上電腦,關鍵是內在的東西,例如,人的思維和感情,其相應的神經脈沖,也許可用電腦的電脈沖來模擬,但思維和感情本身,卻是無法模擬的,那是人的一種主觀意識。說到底,人有自我,機器人卻無。
就這樣,學者們把他們爭論的焦點,慢慢地放到了意識的頭上。一些人認為,意識是一個謎。要比人們所理解的復雜得多。查莫斯在其書中寫道,“我們越是對計算機加以研究,就越感到意識是多么不可思議。”他的這本《具有意識的心靈》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但另一些學者則說,查氏的看法是一種誤導.意識不再是一個神秘的問題,雖然迄今尚未徹底搞清,但它已成為可用一系列電腦處理而加以解釋的問題了。
最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研制出一個頗似人的機器人“科克”,它的身體包著一層“皮膚”——人造薄膜。當科克觸摸到什么物體時,皮膚就會向其“大腦”發出一個數據(電脈沖)流,而大腦隨即發出一個相應的指令。例如,若該物體是一個灼熱物,對科克具有危險性,大腦就會發出一個令其手縮回的指令。從這一過程來看,可說科克是模擬人類大腦處理神經信號的極好模型,因而這也有助于解釋意識的機制。
可是反對者說“且慢”,人體除了有反映客觀物理特性(如熱)的神經信號外,還有一個伴生的東西,既熱感或痛感,這是一種主觀感受,也就是意識。科克沒有這種感受,科克的手雖能靈活地縮回.但它不是因熱(或痛)而這么做,它是因接到其電腦的電脈沖,也即是電子迫使它動作的。
這場辯論似乎使得雙方在表面上有所靠近,他們都認為。像科克這樣的機器人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意識。但即使如此,仍不能解決主觀意識問題。例如,你可用一系列電脈沖來模擬人的某些行為,但在這些模擬中,卻無法摻入人的情緒,而人的情緒跟思考是有聯系的。仍拿上述走棋來說,當卡氏處于不利時,他呈現焦急、沮喪的情緒,他的對手會有這種感受嗎?不會,因為它沒有自我;人通過思維會出現頓悟、靈感這樣的意識。從而走出一著妙棋,機器人除了“蠻勁”以外,卻無計可施。而這種頓悟與靈感總是跟人的創造性有關。
認為意識不可思議的查莫斯,后來也說意識問題有可能解決,但應把它看作一個“心理物理學”的問題。他說,意識也許是宇宙的某種特性,類似于時間、空間這樣的性質;也許通過某種宇宙規律。使得意識總是伴隨著某種信息機構——大腦,而信息也許是物質的某種特殊體現。不過即使對意識有了這樣的新認識,但它跟那些認為意識可用電腦來處理的看法,仍是相去甚遠。
看來,這場爭論將曠日持久的進行下去。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機器人不可能有自我意識,它只能按人為它編制的程序行事,它只能是人的仆人,而無法趕上它的主人。若從更長遠的時間來看,這個問題就復雜難說了。人類連同他的智能都是宇宙演化的產物。也即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沒有理由把人類編入“另冊”。蜜蜂營造的蜂窩,我們從沒有把它從大自然中劃出,稱它為“蜂造物”。人及其機器人都是大自然的產物,是宇宙演化的結果。如果我們這樣來看待問題,那么最終的結論(機器人是否會趕、超人類)就不是那樣絕對了,究竟怎樣?還是留給讀者自己去考慮吧。
(責任編輯/楊劍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