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英
據載,乾隆皇帝曾在新疆得一香妃,她不僅美貌出眾,秀外慧中,而且身體能散發出一種奇特芬芳的花香。
香妃能否體散清香暫且不談,科學家對人的體香研究結果卻是很有趣的。
體香因人而異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體味即肌膚所分泌的皮脂(油分)味及汗味,其緣由除了遺傳因素之外,主要與她的飲食習慣和營養結構相關。
科研發現,人體分泌的汗液中,含有一種丁酸酯的物質,汗量大時丁酸酯也多,反之則少。當汗液中含有大量丁酸酯時,就會散發出汗臭味;反之,就會散發出其他氣味;只有當汗液中所含的丁酸酯濃度適當時,才會散發出香水味。
氣味化學家認為,人體的汗液之所以會散發不同的氣味,是因為每個人都有獨特氣味分子結構,它是由體質基因決定的,因而體味就像指紋一樣因人而異了。
美國正在研究設置“個人體味卡”。也許不久的將來,警察局會有一套犯人體味的資料檔案。
有趣的是,由于人種進化、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不同,體味也有“國民性”。布魯塞爾一家醫學美容中心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們邀請了10個國家的女人,先讓受試者用特制的消除體味肥皂清潔身體,再進行短暫運動而使其出汗,結果由體味核子儀器測明,不同國家女人的汗味是不同的:如美國女郎的體味有藻香味,德國日耳曼女人有木香味;英格蘭女子有藕香味;瑞典女人有木槿香味;法國女人有駱香味,西班牙女人是地衣清香味……
科學家指出,人的體味目前仍有許多謎。健康的人體氣味有數萬種之多,其中口腔呼出氣體約149種,尿299種,汗水151種,皮脂210種。這方面的研究正在進行中。
體香的生理奧秘
一位窈窕健美的女人,如何獲得芬芳宜人的體香?這是現代人體科學正在攻克的難關。
新興的微細解剖學證明,在人體每一平方英寸皮膚上,大約有1900萬個細胞,625個汗腺,140個溢脂毛孔、6根汗毛、19英尺血管、1.9萬個感覺神經細胞、2000個微生物。不過每個人的汗腺和毛孔數量多少不一,這就是有人體香散發較濃又有人較淡的原因之一。
人體細胞學最新研究確定,人體內一個普通細胞至少含有氫、碳、硅、磷、鉀、鎂、鈣、鋅、銅、鋰、溴、碘、釩、硼、鈉和鈹原子以及門捷列夫周期表上其他40種元素的原子。但是,上述細胞、元素的含量是因人因時而異的,所以,人們體味的香型、濃淡以至不同的體臭也是不同的。
體香可用飲食調控
科學家指出,人體細胞元素的不同含量可以用膳食營養進行調控。
美國《未來學家》(1993年3~4月號)報道說,鐵是人體必需元素,體內紅血球運送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任務全靠鐵來完成。由于人體胃內有一定含量的鹽酸,因此吃下鐵索,就變成氯化亞鐵,這時如吃下含鐵麥片,口腔就會呼出類氫氣的春菊香味。
美國醫學家紐西蘭也做了一個有意義的試驗:在初生嬰兒乳品中過量添加鐵素,結果嬰兒易受細菌感染,感染率比一般嬰兒高8倍,而且身體散發酸棗味。這就是所謂的“內衣泌氣味免疫”,說明人體需要鐵也是相對而言的。
生命的原子學證明,為了滿足人體本身營養物質的需要,人的生命作用能把過剩的元素轉換成所需元素,其中人和生命的細胞質就是“原子反應堆”。這就是著名的“生命原子轉換說”。研究證明:當你的飲食營養富含鎂元素時,就能夠精神飽滿,肌膚白嫩,體味呈杏香型;若是一時攝取了過量的鎂,人體細胞質便會進行原子核轉化工作,使體內過剩的鎂轉換成磷和鈣,這時體味轉化為無花果的香氣。
既然人體具有蘊香代謝功能,并且與飲食營養密切相關,那么,通過合理的飲食就可能使你成為一個芳香可愛的人。
(責任編輯:宋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