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瑞平
著名的民族英雄吉鴻昌,由于小時候家貧讀書不多,一生非??釔蹖W習,特別是他虛心向夫人學習一事,被后人傳為佳話。
1926年,吉鴻昌率軍駐防蘭州時,已31歲,戎馬倥傯尚無妻室,許多人給他介紹“高門閨秀”,均遭拒絕。當時,蘭州有女子胡蘭英,蘭州女子師范學校畢業,多才多藝,思想進步,是一個要求民主自由,具有反封建意識的女性。她受進步老師影響,喜歡閱讀革命書籍,反對纏足及買賣婚姻,年22歲,仍待字閨中。胡蘭英見吉鴻昌的軍隊軍風嚴整,吉鴻昌又盛享“吉大膽”美名,還常做一些興利除弊、為國為民的好事,對他十分仰慕。經人介紹,雙方都很滿意,就結為夫妻?;楹螅m英即改名胡洪霞。
吉鴻昌自覺書讀得不多,??嘀R不足,軍務無暇,因此常自學不輟,以致于眼睛竟患上了眼疾。后來經過手術,視力恢復很快,手術后捂著一只眼罩,雖然感到很不方便,他卻仍然堅持學習。看著吉鴻昌伏案苦學的樣子,胡洪霞既心疼又稍帶開玩笑地說:“此孺子可教也”。
吉鴻昌不但沒有生氣,還從中受到了啟發:何不拜妻子為老師,向她學習古文和書法呢?于是他詼諧地說:“古人梁鴻孟光,舉案齊眉,固然是夫妻恩愛,咱們不學那一套,時代變了,還是夫妻教學相長吧,妻子做先生,丈夫當學生,不照樣可以傳為美談嗎?”
“我生長在窮鄉僻壤,孤陋寡聞,怎敢褻瀆‘老師二字?”
“古人以不恥下問為榮,我回家向妻子虛心求教,心甘情愿?!?/p>
就這樣,在油燈下,夫妻開始了新的工作:教與學。更有趣的是,這對年輕夫婦同居一室,朝夕相見,仍每天書信往來不絕。原來,這是他們約定的通過這種方式來練習寫作。吉鴻昌每天晚上把給妻子寫信當作作業來完成,堅持不懈。同時,他把妻子的回信,當作范文來讀,藉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這種聞所未聞的教、學方法,堅持了一年多。
通過這樣的練習,吉鴻昌的書法、文章、作詩填詞能力均有很大長進,對他以后的事業有很大的幫助。如今,當你走進河南扶溝縣吉鴻昌烈士陳列館,即可看到烈士當年題的許多書文。其中有一幅用隸書寫成的對聯,渾厚蒼勁,書文并佳,其詞是:“松間明月長如此,身外浮云何足論。”表現了吉鴻昌烈士當年為國獻身、任人毀譽,不為流俗所動的高尚情懷。當然,這其中離不開他夫人胡洪霞的一份功勞。
(責任編輯/韓春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