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市場沒有退出機制,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從ST(特別處理)到PT(特別轉讓),劣質公司們都是死而不僵;哪怕成了瓊民源,最后還是可以變成中關村,成為龍頭股的候選。
PT(特別轉讓)出臺3個月了。管理層這一可謂用心良苦的舉措,造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結果——PT公司成了人人爭購的搶手貨,動輒以漲停報收,其股價絲毫不比那些每年都有進步的公司來得差。“特別轉讓”服務實施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PT板塊便在深滬兩市“鶴立雞群”,在大盤持續盤整熱點匱乏之時,PT家族表現出強勁上升趨勢。從7月9日第一個特別處理交易日后,PT渝鈦白自7月9日的4.09元漲至8月27日的5.26元;PT農商社從5.62漲至7.00元;PT雙鹿從7.95元最高漲至9.25元;PT蘇三山的表現略差一些,但也出現了連續四個漲停板的強勁反彈趨勢。
走勢如此強勁的PT家族,究竟是什么樣的公司?本刊特別委托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專家所作的PT研究報告中有如此意見:“毫不夸張地說,如果按照正常的公司持續經營法則,除了蘇三山之外,其它PT公司恐怕早已在破產企業之列了,它們的存在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投資者們惟一能期待的是 “烏雞”變“鳳凰”的喜劇再次上演——PT公司雖然暫時一文不值,可誰又能說它們將來不會搖身一變呢?“瓊民源”變得,PT怎么就變不得?
在委托國泰君安研究所撰寫PT研究報告的同時,本刊派出記者逐一走訪了四家PT公司。“烏雞”究竟能不能變“鳳凰”,就讓本刊記者從現場發回的文章告訴你。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