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期是人生的起點,這時期嬰兒生長發育最迅速,感知覺及認識能力逐步發展,尤其是動作的發展特別快。由于嬰兒年齡小、無知、好奇、多動,對于生活中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有趣,都想去試探一下,但又不懂得什么是危險,因此容易發生意外事故。
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對于嬰兒的安全問題,粗心大意,漫不經心,使嬰兒受到傷害;也有的父母過分保護孩子,抱著、攬著,寸步不離,嬰兒沒有活動及鍛煉的機會,不僅使嬰兒膽小、懦弱,容易產生依賴心理,而且自身的防護能力也得不到鍛煉,一旦離開父母獨自行走,常常摔得鼻青臉腫。所以,父母對孩子的安全應持正確態度,既要保證嬰兒的安全,又要滿足其好動、愛玩、喜探索的心理需要,讓他在生活中取得經驗,獲得感受和認識,增加自身的防護能力,學習如何去應付新的、可能發生的危險環境, 如撞倒椅子后,下次會繞彎走不碰椅子。但父母必須隨時將孩子置于自己的視線之中,觀察嬰兒的行動,以免遭受危險。
嬰兒的安全是家庭中的頭等大事,從嬰兒出生起就要采取安全措施,注意防護,使嬰兒受到保護,健康成長。嬰兒易發生的意外事故,一般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家庭中應從睡眠、飲食、游玩、清潔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強防護。
睡眠的安全包括睡房的安全設施和睡眠時的安全防護
1睡房的安全設施:(圖1)
(1)睡房的窗口要有防護柵欄(圖1-A),以免母親懷抱嬰兒時,嬰兒探視窗外不慎跌下。當嬰兒會爬時,不要將桌椅放在窗下,以免嬰兒從椅子爬到桌上,探望窗外而失重跌出窗外。
(2)床頭柜的四周應為圓角(圖1-B),以免嬰兒學走時撞在柜角上受傷。柜上不要放電風扇,以免嬰兒碰傷。柜內除玩具,衣服外,不可放置藥品及其他易造成意外事故的物品。
(3)嬰兒床的四周要有床欄(圖1-C),床欄的高度應達到孩子身高的2/3以上。床欄桿之間的距離不超過7厘米。床欄上應有固定的插銷,安置在嬰兒手伸不到之處。床頭及床尾應是整塊護板,以免頭部移到床頭外。床上不宜用電熱毯。
(4)空調取暖器在調節室溫時應控制在25℃~28℃之間(圖1-D),每天要有一定的時間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暢通。
(5)大櫥柜的門要經常關好(圖1-E),以免在未關閉時,嬰兒爬入柜內,這時,如果有風吹來把門關上,會造成嬰兒窒息。
2睡眠時的安全防護:
(1)喂奶后不要仰臥:嬰兒容易溢奶,若是在喂奶后仰臥,發生了溢奶,不能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就會堵塞口、鼻,引起嬰兒窒息。在喂奶后,應該讓嬰兒采取頭偏右側臥,防止溢奶堵口鼻,造成不安全。
(2)不與大人同床同被:嬰兒與母親同睡一個被窩,母親常會摟著嬰兒邊喂奶邊睡,乳房會堵住嬰兒鼻部妨礙嬰兒呼吸;有時母親熟睡后,不自覺地翻身將背部壓在嬰兒的臉部而引起嬰兒窒息。所以,嬰兒應該獨睡在小床上,將小床安放在大床旁邊便于照顧。無條件購置小床的家庭,嬰兒應與大人分被窩睡,并與大人中間有一定距離。在大床邊還應有防護措施,以免嬰兒從床上跌下。
(3)在枕邊不放小物品或玩具:嬰兒喜歡吮手指或將任何東西拿到嘴里去嘗試。因此在枕邊不要放小糖果、小玩具、小手帕等物,以免小手抓到放在臉部塞住口鼻發生意外。此外,床上的蓋被或床單要時常檢查是否蓋好,以免嬰兒扭動或風吹起,蓋住嬰兒頭部,堵塞口鼻造成窒息。
(4)不搖晃嬰兒入睡:父母常因嬰兒哭吵不肯入睡而抱著他左右或上下搖晃。經常搖晃會使嬰兒的腦組織與較硬的顱骨相撞擊而引起腦損傷,出現腦震蕩、腦部的毛細血管破裂而致腦出血。這種情況多見于6個月以內的嬰兒。當時不易覺察,但長大后可能會出現智力低下、視力減弱。若嬰兒不肯入睡,父母不妨讓嬰兒哭一會兒,哭累了自然會入睡。應從小養成上床自動入睡的睡眠習慣。若是嬰兒仍不肯睡,可以輕撫其頭、手、足或背部,輕言細語地對他說話或輕哼催眠曲,使他安靜下來。嬰兒的情緒穩定后就容易入睡。
(5)防止熱水袋燙傷:冬日,嬰兒床上常采用熱水袋保暖,若緊靠嬰兒身邊,易于燙傷身體,應該注意安全。水溫應控制在50℃左右,熱水袋口要旋緊,再放入布套中,放在離嬰兒足部20厘米至30厘米處,熱水袋口不要朝向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