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走過了一段人生的歷程以后,不妨讓他們停下腳步,回頭再看一看自己學到的東西,重新溫習一下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
孩子的學習,既包括知識的掌握,也包括人生經(jīng)驗的獲得。而這個過程不可能是一個直線式的過程,而是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我們應該給孩子提供一些溫習和回味過去的機會。
我們成年人,也都有這樣的一種體驗,在忙碌的學習與生活之余,總希望有機會停下來,回頭看一看我們自己做過的事情,整理整理我們的想法。從中常常會得到許多新的知識、新的感悟。大人如此,孩子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鼓勵孩子\"反芻過去\",第一就是要讓孩子有機會重溫曾經(jīng)學習過的知識。
現(xiàn)在的孩子非常\"幸福\",他們常常會被各種各樣新穎而珍貴的圖書包圍得透不過氣來,簡直不知該看哪本好。即使想把父母為他們準備的書籍簡單地瀏覽一遍,也幾乎不大可能。記得在我們自己念小學的時候,如果非常幸運地得到了一本皺巴巴的小人書,不知要被翻上多少遍,一定會看它個天昏地暗。每看一遍便有新的心得、新的樂趣。更不用說如果僥幸有看一本\"大書\"的機會了!大概也正是這個原因,我們覺得童年的記憶是那樣清新,童年時候?qū)W到的并不太多的東西對我們的影響是如此巨大。
看看現(xiàn)在的孩子,他們又有多少\"把過去看過的書重看一遍\"的機會?他們的學習,可以說是直線式的,很難有回味知識的機會。他們只是疲于應付不斷涌來的新知識、新信息。因此,他們總顯得有些\"勉強\",總?cè)鄙僖恍‐"如饑似渴\"的勁頭。
如果你仔細地觀察一下就不難發(fā)現(xiàn),孩子們確實有重溫過去知識的需要和愿望。比如,不少家長都曾經(jīng)為這樣一件事情感到苦惱:都已經(jīng)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了,孩子怎么還對幼年時候的東西感興趣?在成人看來,孩子已經(jīng)人高馬大,也許更應該關心記敘文的種類、說明文的寫作要求,或者至少應該讀一些\"真正的文學作品\"和\"寫作范文\"。可他們的閱讀興趣還停留在童話階段。
這樣的擔憂其實是大可不必的。要知道,孩子可能正在從中感受自己長大的節(jié)奏,體會長大的快樂,甚至利用這些看來幼稚的材料游刃有余地形成一些新的想法。
鼓勵孩子\"反芻過去\",第二就是要鼓勵孩子們重溫過去的人生經(jīng)歷。
學做人的道理大多蘊藏在過去的人生經(jīng)歷中,哪怕這種人生經(jīng)歷總共也不過只有幾年、十幾年的時間。
我的兒子最喜歡聽我小時候的故事。每次當我講起我小的時候,悄悄地游過我家旁邊的小河,去偷河對岸的西瓜,結果被看瓜人發(fā)現(xiàn),嚇得倉皇下水逃跑的那件事,兒子就會樂得哈哈大笑。如果我再補充一個細節(jié),告訴他在那一次經(jīng)歷中因為逃得太著急,屁股上不小心被蟲子叮了個大包的話,兒子一定會笑得捂著肚子鉆到桌子底下。如果我一時想不出自己小時候的其他故事,兒子就會要求講一講他自己小時候的事,比如玩蚯蚓、出洋相之類。我想,你的孩子也大抵如此。孩子特別喜歡談論自己或者別人幼年時代的事情,可能不只是因為有趣。他們從過去的經(jīng)歷里最能得到感悟,因為那些經(jīng)歷他們最容易理解,產(chǎn)生共鳴。
如何用過去的經(jīng)歷教孩子學習做人?我們不妨做兩件事。
其一,講述你和孩子成長的經(jīng)歷。過去的經(jīng)歷是孩子們今后發(fā)展的財富。不知道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當孩子們看到他們過去的照片以及我們?yōu)樗麄兯鶎懙某砷L日記的時候,他們會變得特別寧靜,特別懂事?也許,他們正在默數(shù)著自己的足跡呢。
其二,鼓勵他們重新做一做過去失敗了的事情、不敢做的事情、沒有機會做的事情。一位母親的日記里這樣寫道:
女兒明明三年級了,她是個表現(xiàn)不錯的孩子。很多人見了她都會夸獎說,這孩子從小就招人喜愛。于是她對過去始終有一種美好的記憶。但有一件事每每讓她覺得遺憾:她上幼兒園時,李老師最關心她,可她和李老師沒有單獨照過相。每次看到過去的相冊,她就會想起這事。
有一天學校老師有事,下午不上學。我提議說,明明,今天下午我們到幼兒園玩玩怎么樣?……整個下午,明明在幼兒園里都玩得很開心。李老師和她談了很長時間的話。最后,我為她們在幼兒園的草地上照了張相。我想,女兒今后一定會非常珍愛這張相片……
一張照片,給孩子積累了一筆財富。
反芻過去并不是倒退,而恰恰是一種進步?;匚哆^去的經(jīng)歷和學習過的內(nèi)容,可以讓我們的孩子形成一些更條理化、更個人化的思想,這就好像是一個慢慢消化的過程。人生的\"經(jīng)歷\"就是我們成長的\"食品\"。但剛剛得到這些\"食品\"的時候,我們不一定就能迅速地消化它們,把它們變成自己真正的\"營養(yǎng)\"。過了一段時間,重新地回味它們、反芻它們,孩子們或許就會產(chǎn)生良多收益。我們應該給他們這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