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創造性思維的專家勃諾教授曾經講過這樣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一位雇員和公司經理有矛盾,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呢?按常規思維方式,雇員可以要求調離這個公司,但是他卻不但不要求調離,還到公司的上級領導處介紹公司經理的才能和智慧,說他有能力到更高層次的單位工作。目的是讓領導把這位經理調離該公司。結果這位領導真的把經理調到更重要的崗位上去了。勃諾教授認為,這位雇員是非常聰明的,因為他用的是一種非常規思維方式。
具有非常規思維的人,往往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所以,父母如果重視對孩子的非常規思維的訓練,將有利于孩子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及創新能力的發展。具體怎樣做?您不妨這樣試一試:
1.欣賞孩子的“傻”問題
幼兒往往特別喜歡向大人提這樣那樣的問題。有些問題在大人看來似乎很“傻”,但這種“傻”問題的背后卻隱藏著智慧,因為問題是思維的靈魂,沒有問題也就談不上思維。一個2歲半的孩子看到豬肉皮上有藍色的印章,卻問:“豆腐上為什么不蓋章呀?”對孩子的這種問題,家長一要持欣賞的態度,可以對孩子說:“你真愛動腦筋,媽媽都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备改傅男蕾p會促使孩子更多地提出各種問題;二要認真地回答,千萬不能信口開河,更不能笑孩子:“這個問題問的可真夠‘傻’的,哪兒有在豆腐上蓋章的呀!”這就會徹底打擊孩子提問的積極性,把孩子的求知欲扼殺在搖籃里。
如果有些問題家長暫時回答不了,可以對孩子說,這問題現在不好回答,待爸爸媽媽查一查有關材料或問一問別人后再回答。
2.鼓勵孩子的自由想像
孩子是富有想像力的。父母應有意識地創設一些情境,如見到天上的云彩或一堆墨跡,可以問孩子它像什么,也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假設性的問題(假如世界上沒有時鐘會怎么樣)。父母給孩子講故事時,可以讓孩子自己想像一下故事的結尾,也可以讓孩子給故事起個名字。這些均有利于孩子想像力的發展。
3.訓練孩子的求異思維
求異思維要求觀察者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根據已有的信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從多方面尋求多樣性的答案,從而訓練展開性的思維方式。
訓練方法之一:
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問題,讓孩子自由回答,如磚頭有什么用處?木頭做的東西有哪些?從孩子的回答中,你可以看到孩子是否具有較強的非常規思維能力。
訓練方法之二:
可以呈現一些圖片問孩子這像什么?根據孩子的答案來考察孩子的創造性想像能力。可以讓孩子多給出幾個答案。
非創造性回答:花
創造性回答:棒棒糖炸開幾個碎球
非創造性回答:桌上放著幾個東西
創造性回答:腳掌和腳趾
非創造性回答:兩個愛斯基摩人的房子
創造性回答:在毛氈上放兩個大干草堆
非創造性回答:下雨了
創造性回答:5條掛著的小毛毛蟲
非創造性回答:3個人圍著桌子坐
創造性回答:3只老鼠在吃一塊餅干
訓練方法之三:
家長可以任意畫一個幾何圖形,對孩子的回答事先加以限制,如:你畫一個○,并告訴孩子,不能說像圓盆、球……(常規的一些用品),這樣就可以迫使孩子用非常規思維。有一位孩子說:“這個就像從上往下看到的一個人的光頭。”這就是很有創造性的一種想法。
訓練方法之四:
家長可以在一張紙上畫上若干不同或相同的簡單平面圖形,讓孩子在這張紙上任意作畫(可以用幾個圖形相連,也可以在一個圖形中畫),從孩子自由作畫中也可以觀察到他的創新能力。
另外,也可以在一些創造性的游戲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非常規思維,以增強孩子的創新意識,發展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