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贊快滿3周歲的時候,有一天,我給她吃魚肝油丸。女兒把小手伸得平平的。我說這樣不對,圓圓的晶晶豆要滾下來的。告訴她把手指彎起來點。可小贊只是嘻嘻地笑,手還是直直的。
魚肝油丸果然滾落在地上。我脫口而出:“討厭!”
當時一點也沒有開玩笑的意思,也不是平時嗔怪的口氣。我是很認真地說“討厭”這兩個字的。因為覺得贊贊真是越大越不聽話。有的時候,其實她都懂,就是喜歡故意跟你對著干。
小機靈鬼明顯地覺察到了媽媽的不快。她一聲不吭地撿起魚肝油丸,仔仔細細地擦干凈,放進嘴里。我在旁邊用勺子吃著西瓜。
我們倆誰也沒有說話,僵持著。
隔了幾秒鐘,小贊伸出手,開口說:“媽媽,你把西瓜子吐我這里吧。”
看著那夸張地蜷著的小手,我直想樂:小贊知道剛才錯了,她想彌補,同時也有要討好媽媽的意思。
西瓜子又不是圓的,這樣改正錯誤未免也太容易了。
于是,我盡量以平淡的口氣說:“不用,媽媽吐在碟子里。”
贊贊一定沒料到我會這樣委婉地拒絕,不給她機會。她一會兒看看碟子,一會兒又看看媽媽,分明是在動腦筋。
我倒要看看小家伙動出什么腦筋來——她用兩只手小心翼翼地把碟子捧在手里。這樣做,既利用了她的手,又符合了我要吐在碟子里的說法。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我倒有點不好意思了。于是,趕緊猛吃幾口,高興地說:“我吃完了。謝謝你,女兒。你不討厭,媽媽喜歡你!”
這下輪到贊贊笑了。“媽媽喜歡你”。她要的就是這5個字。小贊一掃剛才的怯生生,興高采烈地回房間了。
她認為剛才吃魚肝油丸的事到此才結束——她改正了她的錯誤,我也收回了我的“討厭”。
其實,每個孩子都很看重大人的態度。無論做什么事情,小贊都特別在乎媽媽對她的評價。這真使我感到甜蜜。同時,又覺得責任重大。的確,大人鼓勵,孩子就會積極向上,越干越有勁。可現實生活中也不能老是說好。錯了,就應該去改。關鍵是看怎樣讓他改,改得巧,改得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