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老馬的兒子從一出生就成了我們樓里的“小明星”,老馬給他起名叫“樂樂”。他不但長得惹人喜愛,而且特別愛笑,我們總能看到他樂顛顛兒的小身影。偶爾聽見他說一兩句充滿童趣的稚語,大家都會被逗得前仰后合。
但好景不長,隨著樂樂上學,老馬一家的笑聲也少了,聽說樂樂在學習上沒有表現出應有的聰明勁兒,一向對兒子期望值很高的老馬連喊“頭痛”。 
這天,我去老馬家收電費,一進門就感覺氣氛不對勁兒:老馬坐在飯桌旁滿臉怒氣,樂樂淚眼汪汪、可憐巴巴地站在一邊。老馬一見我,先嘆了口氣說:“你說這孩子怎么這么不爭氣,剛上一年級,考試就六七十分,往后還怎么辦?”接著,老馬就跟我講今天怎么被老師請到學校,老師怎么責怪他不管孩子。他正說著,我忽然看見樂樂一面怯生生地看著老馬,一面把小手偷偷地伸進裝花生米的盤子,然后悄悄地把花生米放進嘴里,和著眼淚邊嚼著邊一起咽了下去。我差點兒要笑出聲來。正當樂樂要拿第二粒花生米的時候,被老馬看見了,老馬伸手狠狠地拍在了兒子的手背上,樂樂“哇”地哭起來。老馬更生氣了,喊道:“不讓你吃,你就哭成這樣,學習不好怎么不傷心?你怎么沒有一點上進心?都什么時候了還吃?”樂樂馬上被嚇住了,緊咬著嘴唇,眼淚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唉,我真后悔。”老馬垂頭喪氣地說,“當初真不該給他起名叫樂樂,你看他現在成天就知道樂呵呵的,什么都不往心里去,以后可怎么辦呢?”
像樂樂這樣的孩子我見過很多,他們心地純真,無憂無慮,就像有些老師評價的:“如果不談學習和紀律,個個招人愛。”
可能正是因為他們樂天的性格,使他們在學校里表現出一些問題,如:不能很快地適應學習生活,做事沒常性;有些自由散漫,學習上馬馬虎虎。我經常聽家長批評這樣的孩子“沒上進心”,“不知努力”等等,有很多人跟老馬一樣焦慮:“現在成天不知愁,以后怎么辦?”
可我想說:為什么要讓孩子知道愁呢?以樂樂的個性,今后如果能成為一個樂觀的人,對于生活總是充滿喜悅,那不是很好嗎?
再說,樂天的孩子并不是不知道進取,只是我們經常會把這些孩子和那些真正有惰性、自制力差的孩子混淆起來。其實,他們只不過以自己的方式面對問題。當然,我們也要針對“小樂樂”們的特點給予幫助。樂天的孩子有其單純幼稚的一面,上學后,往往不能很快地進行角色轉化,依然停留在幼兒園的游戲世界中,很容易興奮,假如課間他遇到一件有趣的事,上課后也較難平靜。
另外,他們克服困難的毅力往往是不夠的,這可能與他們遇事總往“好處”想有關系,家長應告訴他們,好的愿望加上刻苦的努力才會取得成功。
孩子年紀小,所表現的行為也是簡單的。同樣受挫折,有些孩子可能傷心不已,寢食不安,而樂天的孩子好像無所謂。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上進的,我們不要以孩子淚水的多少來確定他改正錯誤決心的大小。
隨著“小樂樂”們年齡的增長,他們會越來越多地發現生活中樂不起來的事兒,慢慢地知道應該要強。我們不要從小不停地嘮叨孩子不求上進,在這種暗示下,孩子可能會真的變得沒有進取心了。
如果你家也有個“小樂樂”,那就讓他歡笑著成長吧。只要你用耐心和細心去培養他,他就會成為一個永遠快樂的人。說不定他會在哪個領域里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