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是舉國同慶的光輝節日,永遠彪炳史冊。而“開國大典”的實況廣播工作,也是中國人民廣播史上的重要一頁。我有幸參加了這次的工作,更是難以忘懷。
早在一個多月之前,北京新華廣播電臺,也就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前身,各有關部門都開始進行準備工作。胡若木、高而公和我分工編寫實況廣播稿,一次又一次地到郊外去采訪閱兵式和分列式的演習,并且到參加游行的各機關、團體、學校、工廠、農村去了解情況,由我執筆起草實況廣播稿,在編輯部經過了反復的討論、修改。播音員丁一嵐、齊越每次都參加討論,深入了解情況,領會稿件的精神。
當時的技術裝備相當的簡陋和落后。為了使整個天安門廣場都能清楚地聽到天安門城樓上主席臺的聲音,并且傳播到全國,只有一個喇叭的普通擴音機是不能適應需要的。1940年創建延安新華廣播電臺時期負責技術工作的傅英豪設計、制作了一種大型擴音機,把九只喇叭裝置在一塊板子上,形成強大的音量,我們把它叫做“九頭鳥”,在廣場上架設了好幾個,把問題解決了。技術上還有一個大難題,朱德總司令閱兵的時候,將要乘檢閱車從廣場中央駛向東長安街,然后再返回廣場。在廣場以內的音響問題已經解決,可是,檢閱車一開出廣場,那邊的音響就無法傳回設在天安門城樓下面的機房了。工程師費云想出一個辦法,在檢閱車的擋風玻璃板上安裝一只話筒,在車的尾部安裝一個小喇叭,同時在記者和技術員的采訪車上裝備一部鋼絲錄音機,尾隨檢閱車錄音。由于要在檢閱車上安裝機器,采訪車還要尾隨其后,因而事關重大,要報請閱兵指揮部批準。我們向指揮部說明了情況,他們很了解使全國人民聽到閱兵的情況非常重要,就批準了這個方案。
在西郊飛機場演習的時候,我和費云乘坐采訪車,緊跟著檢閱車,朱總司令向受閱部隊高呼“同志們辛苦了!”戰士們齊聲回答:“為人民服務!”這些呼應的聲音都錄了下來。由于車速和時間都有嚴格的規定,我們錄音的長短同樣經過了精確的計算,準備到10月1日按照程序播放。在演習結束的時候,朱總司令詢問我們錄音工作的情況。由于這是第一次在天安門城樓和廣場上進行實況廣播,任何人都沒有經驗,朱總司令擔心他在城樓上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的時候,技術上會不會出什么問題。為了保證安全播出,他要我們到他的住處去,事前為他錄音。雖然我們知道天安門城樓上的播出不會有問題,可是,總司令如此的認真、謹慎,我們還是在他指定的時間,前往中南海為他錄了音。他操著濃重的四川口音,鏗鏘有力地把命令讀了一遍。這個錄音雖然當天并沒有使用,卻成為一件珍貴的史料。
10月1日早晨,北京新華廣播電臺播出預告:“北京新華廣播電臺及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臺,決定轉播今天下午三點鐘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慶祝大會實況。”喜訊立即傳遍了全國。
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工作,一切準備就緒。這天下午兩點多鐘,全體廣播工作者在天安門城樓上下各就各位。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也就是中央廣播事業局的前身,決定由梅益在現場主持城樓上下的全部工作,李伍和李志海負責城樓上的技術設施,特別要照看主席臺的話筒和播音話筒的安全,費云和傅英豪負責機房和廣場的音響設備。播音的話筒原來樹立在城樓走廊的最西端,可是,參加觀禮的人很多,一直排到了走廊的東西兩端,我們只好把播音話筒移到城樓兩側的平臺上。站在話筒前面工作的是胡若木、丁一嵐、齊越和我四個人。
這一天,晴空萬里,陽光燦爛。俯瞰廣場,受閱部隊全體肅立,廣場的南部站滿了各界群眾,都在靜靜地等待著那個莊嚴的時刻。
下午兩點55分,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健步走上城樓西側的臺階。主持慶典籌備工作的周恩來,早已提前來到城樓上,以他一貫的嚴謹、負責的作風,仔細檢查了各項工作,特地詢問了實況廣播的準備情況。
我們目送毛澤東等走到城樓中央,準時三點鐘,慶典開始,他以洪亮的聲音莊嚴宣告“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整個廣場,歡聲雷動,通過無線電波,傳播到全國的城市和鄉村,并且遠達海外。千千萬萬的人民聚集在收音機和高音喇叭周圍,聆聽著首都的聲音,熱烈慶祝新的歷史時刻的到來。承擔了重任的那個老式話筒,成為一件文物,后來保存在中國革命博物館。
丁一嵐和齊越認真地交替朗讀實況廣播稿,把眼前的動人情景報告給海內外的億萬聽眾。胡若木和我由于事前進行了采訪,撰寫了廣播稿,具體了解慶典的程序,用手指或者點頭示意,告訴他們應該播出哪一段。我們四個人配合默契,工作很順利。
閱兵式開始以后,朱總司令和閱兵總指揮聶榮臻站在檢閱車上,先檢閱了排列在廣場上的部隊,隨即駛向東長安街。這時候,機房里開始播放事前制作好的錄音。等檢閱車和指揮車回到廣場,恰好準時放完了錄音,又接上現場的音響。據我們事后了解,那一段錄音不如現場的音響那么清晰,因為我們事前錄音的時候,把檢閱車的馬達聲也錄了進來,這在技術上是無法避免的,好在處在興奮狀態中的聽眾并不苛求和挑剔,也根本不知道那一段是在播放錄音。這是我們不得不采取的補救措施。
朱總司令回到城樓上,宣讀了命令,號召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體指戰員“將革命進行到底,解放全中國領土”。然后進行分列式,海軍、步兵、炮兵、裝甲兵、坦克兵、騎兵隊伍,伴著雄壯的軍樂,陸續通過廣場。人民空軍的銀色戰鷹凌空飛過。天上地下,無比的威武壯觀。
在分列式的最后一個方隊走出廣場以后,整個天安門廣場和東西長安街,華燈齊放,光彩奪目。等候在東長安街和東單一線的群眾游行隊伍,揮舞著各色鮮花和彩妝,浩浩蕩蕩,歡呼著通過天安門廣場。正陽門外一陣轟響,五顏六色的禮花飛向夜空。直到晚上九點二十分,慶典快要結束了,毛澤東大聲向廣場上的群眾說:“同志們辛苦了,大會結束了。”按照原定的程序,我們在九點二十五分宣布了實況廣播結束,整個廣播持續了六個半小時。
也正是在這時,齊集在廣場南部的群眾,高舉著鮮花和彩旗,像潮水一般涌到了金水橋邊,向天安門城樓上歡呼、雀躍,場景非常熱烈。我們看到,毛澤東等領導人面對熱情高漲的群眾,似乎不忍馬上離去,緩步走向城樓的東端,不斷地向群眾招手致意。又轉身向西走來,從我們面前經過,到了城樓的西端,向這邊的群眾招手致意,才一同走下城樓。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到來之際,我再次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然栩栩如生,而那天一同工作的李伍、費云、高而公、丁一嵐、齊越、傅英豪等已經永遠離開我們,怎能不引起深切的懷念和敬意啊。
(責任編輯 方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