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鐮
我們都知道,冠狀動脈就像灌溉心臟的河道,河道通暢,心臟才得以滋潤。如果河道淤塞,必然禍及心臟,因此,我們可以將治療冠心病的方法形象地比喻為“水利工程”

“防者清淤”——藥物療法
藥物治療是諸多冠心病治療方法中最基本、最便捷、最常且有效的治療方法,當屬首選。目前,治療冠心病的藥物已數知種,十幾大類。究其效能,不外乎防止血管梗塞,和對已經梗塞的血管實施疏通。只要使用得當,對大多數冠心病病人來說,是可以控制癥狀和緩解病情的。但是,對于已經梗塞的病人,藥的治療無效的話,就得采取其他的治療方法了。
“改道開河”——冠脈搭橋術
主動脈=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簡稱冠脈搭橋術。手術時,取一段病人自身的血管(常取胸壁的動脈或大腿的靜脈)作為血管橋,橋的一端連接梗塞部位的“上游”另一端連接梗塞部位的“下游”。這樣,血液就可以通過這段血管橋,繞過堵塞段,順暢地流到遠端,供給所支配區心肌的能量和氧。這就像河道淤塞,水流阻斷。下游水枯,農田荒蕪時,人們另外開鑿一條運河,將上游和下游接通,恢復澆灌兩岸沃土,使萬物重顯昌盛。
“清淤疏通”——冠脈成形術
為了避免開胸之若,70年代末,國外科學家發明經皮穿刺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簡稱冠脈成形術。首先,像靜脈注射那樣用針穿刺病人的外周血管(多取大腿根部的股動脈),從穿刺口插入一條特殊的導管,沿血管上行到心臟的冠狀動脈口,注射造影劑以找到冠狀動脈的堵塞部位。然后,再從導管中插入一條紅鋼絲,穿過病變部位,再治鋼絲送入一個氣球樣的塑料小球囊到病變處,注入藥物使球囊脹大擴張,將粥樣斑塊壓碎、擠天,使冠脈管腔恢復通暢。這有點像河道的清淤法。一段河道淤塞了,用挖泥船清除淤泥,使河道重新暢通。
冠脈成形術的優點很多:第一是可以有效解除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解決藥物難治的問題;第二是無需開胸,只需局部麻醉后大腿根部開一個0.5厘米的小口,創傷小,出血也少;第三,手術成功率較高,多在95%以上,術后病人癥狀可得到有效的控制;第四即使以后再次發生狹窄,可以再做一次成形術。目前全球每年有一百多萬人接受這種手術,僅美國每年就有50多萬、歐洲有近40萬人接受冠脈形成術。各種手術日臻成熟,以后又發明了支架放置術、用高速旋轉的磨頭磨碎粥樣斑塊的旋切術、用旋轉刀片切割斑塊的旋切術、用激光高能消融氣化斑塊的冠脈成形術等。冠脈成形術在中國發展很快,每年施行的病人以50%的速度增長。目前大城市各大醫院都能開展此類手術。
當然,冠脈成形術也有它的缺點,如價格比較昂貴。隨著國產化導管設備的出現,費用可望有大幅度降低。其次是手術后約有30%的病人會再次發生狹窄。最后一點,如果病人有多血管、多部位病變,冠脈成形術有一定難定。對于此類病人,冠脈搭橋術就更為合適。總之,冠心病的治療方法有多種,但不能簡單地說孰優孰劣。正像我們老祖宗大禹治水那樣,先要審視全部地形,山川河流一目了然,成竹在胸,再做決策。我們在選擇冠狀脈的治療方法之前,先要全面了解自己冠狀動脈的病情及心臟的情況,再積極配合醫生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