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近四分之一兒童鉛中毒
浙江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最近完成對全省1 879名0~6歲兒童血鉛水平的調查。結果顯示,浙江省兒童鉛中毒發生率為23.48%,低于上海(37.8%)和江蘇省(31.5%);男女之間無明顯差別;生活在城鎮的兒童,鉛中毒發病率最高(39.55%),其后依次為農村(27.57%)、山區(14.24%)、海島(11.68%)。
城鎮人口密集、工業污染嚴重、車輛排放含鉛汽油廢氣、居室裝飾材料污染等,是城鎮兒童鉛中毒發病率最高的原因。其中,工業污染的危害尤其明顯,例如在紹興某鄉鎮辦的蓄電池廠附近一村莊,全村0~6歲兒童共20名,其中15名處于鉛中毒狀態。專家呼吁:全社會要高度重視環境污染問題,加強對鄉鎮企業的管理力度。
日本NEC研制成功自測“尿糖表”
讓糖尿病患者安坐家中,用一個小型儀器自測尿液中糖的含量。這種儀器像一支電腦體溫表,將它的狹窄端浸在尿液中,10秒鐘后便能獲得尿中含糖量的數值。一支這樣的“尿糖表”,可連續使用100次,售價不到大型專用儀器的1%。因此,其體積小、成本低、攜帶方便等優點,深得病家青睞。
網上觀看心臟手術
因在30年前完成美國首例心臟移植手術而聞名的庫里醫生,不久前在得克薩斯州休斯敦圣路克醫院,為一名48歲女病人波露克完成了心臟冠狀動脈四重繞道手術。全球信息網(WWW)與有線電視頻道的“美國健康網”(AHN),同步播出這個手術的全過程,吸引了百萬網友網上觀手術。庫里醫生認為,雖然這次的手術播出并非“首創”,但在網上看“開心”,無疑可以為民眾提供一次生動的心臟保健的健康教育。
手術是從波露克的腿部取出一段靜脈開始。庫里醫生把這段血管繞道移植到波露克被阻塞的心臟動脈部位。手術進行了2.5個小時,其間庫里醫生不時作穿插講解。不過,波露克的丈夫杰瑞沒有在網上觀看這次手術。事后,庫里醫生承認自己還不會遨游網絡,此后他將立即行動跟上網絡時代的步伐。
北京建立跨世紀心臟中心
21世紀是高科技迅速發展及其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的新時代。為迎接新的挑戰,一個高科技的心臟中心將在北京建成。該中心以雄厚的經濟實力、嶄新的醫療管理體制、高科技的醫療設備、云集國際一流的專家學者,為心臟外科開展高檔次的臨床工作。它將肩負領導我國心臟外科學發展的歷史重任,在開展專業工作、國內和國際重大課題研究和心臟移植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飛機尾氣也會污染大氣
美國一位科學家自1976年開始對噴氣式飛機的排放煙霧進行研究。他用一只氣象探測氣球,對距地面2.3萬米高空的氣層進行觀測時,遭遇一個由微粒組成的不尋常氣層。后來又在8 000米和1.4萬米高空中發現數百個類似的微粒層。經過多次反復的分析,證實這種不正常的氣層正是由飛機在飛行中的排放物污染大氣所致。
在飛機排放物中有大量含硫氣體,它們在空氣中迅速轉化成硫酸的微滴,在大氣中形成凝結核,并變成一條凝結帶。這種凝結帶出現的頻率與飛機飛行的頻率相吻合。值得一提的是,飛機的排放物還會促進卷云發展。20世紀60年代以來,飛機造成卷云增加,已使美國的氣溫上升了0.1℃~0.3 ℃。
容易沖動,根在基因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喬納森·伊萬斯博士,長期從事基因與人類自殺行為之間關系的研究工作。他偶然發現一種基因,可以用來預測一些人有否自殺傾向。他給這個基因取的代號是5HT2C。在對400名研究對象進行心理遺傳基因掃描后,發現只有那些有行為沖動的人才具備這種基因。他認為,是這些沖動基因抑制了大腦中特定區域里的血清素發揮作用,因而使人變得性格外向,行為魯莽。據粗略統計,大約有13%的人總是表現出根本不考慮后果的沖動。
伊萬斯博士認為,具有“沖動基因”的人有兩面性:好的一面是他們往往富有創造性和決策力,幾乎個個都是冒險家,與他們相處會覺得很有趣;不好的一面是他們不能安分守己,總是制造不少麻煩,容易酗酒、賭博,甚至故意傷害自己,因此很難與他們共同生活。曾經情不自禁地當著數千名觀眾,赤條條地跳入足球場的英國婦女西拉·尼科爾絲說:“我在那一剎那間,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
不過,伊萬斯博士和倫敦大學基因學教授斯蒂夫·詹尼斯都認為,周圍環境對人的沖動性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后天的學習和教養十分重要。
量血壓時要靜默
前不久,一組法國醫生研究了病人的血壓值,與測量血壓時病人所處的狀態之間的關系后指出,測量血壓前不僅要靜坐一小會兒,還應當在什么都不做和安靜沉默中測量血壓。他們讓同一組病人在以下三種狀態下測血壓:1.在看書或讀報;2.與醫生交談;3.什么都不做,安靜等待。結果是:看書讀報時測得的血壓值比什么都不做的低;與醫生交談后測得的血壓值比什么都不做的高。
初揭埃及“法老咒語”之謎
1922年,英國考古學家卡那封爵士挖掘了埃及第18世王朝圖塔卡蒙國王的陵墓,隨之出土了大量無價之寶的文物,一時間轟動全球。5個月以后,所有第一批隨卡那封爵士進入圖塔卡蒙國王陵墓的工人和考古學家,無一例外地患上一種神秘的病相繼死去。卡那封爵士也未能幸免。后一事件所引起的轟動效應至今未平。因為在此后的76年間,對于上述神秘的死亡事件,雖經考古學家和醫學家的反復研究,始終未果。許多人把謎底轉移到“法老的咒語”上,認為古埃及國王為了防止后人挖掘他們的墳墓,由法老立下咒語,咒死了那些膽敢闖入的人。
直到最近,法國著名科學家塞萬爾·甘佐納的數十年研究發現,在圖塔卡蒙國王的墓室里隱藏著一種極微小的孢子混合物。76年前,當卡那封爵士等人進入幾千年從未受到干擾的墓室時,吸進大量孢子,而人體對這種微生物毫無抵抗力,因而個個有去無還。
甘佐納教授提出這一見解,是因為他注意到考古學家尼古拉斯·里夫斯在《圖塔卡蒙國王實情》一書中的一段描述:“墳墓里隨處可見成團成團的莫明其妙的東西,我們懷疑那是致命的真菌。”甘佐納教授的研究證實了里斯夫的判斷,并在一份科研報告中提出警告:當你走進有3 000年歷史的墳墓時,如果發現里面仍有活著的真菌時,它們無疑是最致命的病原菌。
不過,目前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即這些病原菌是如何進入墳墓的。對此,甘佐納教授的推測是:如果聰明的埃及人真的想阻止闖入墓室的人,他們就有可能把他們所知的病原菌或真菌放入墳墓,讓不速之客染病而斃命。
法生產帶刻度的酒杯
為了讓喝含酒精飲料的人便于自我控制,法國一家公司開始生產一種帶刻度的高腳杯和玻璃杯。這種刻度杯能顯示飲料中酒精的濃度、重量,并能提示飲用者的性別。這項產品榮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博覽會銀獎。
研制電子記憶裝置
老年人和某些人病愈后記憶力很差。科學家正在研究如何利用高科技,研制一種可佩戴在眼睛上的電子計算機,記錄一個人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事物;能辨識使用者的熟人;還可以檢索到每個人的簡明情況,甚至記錄了使用者上次與某人談話的內容。老年人期待這種裝置的問世,以解決他們的一大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