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特級大師徐天紅□整理/楊丁 國良
這已是我第四次出訪馬來西亞。此刻,我坐在回國的班機上,透過機窗向外望去,天空像被洗滌過一樣,淡淡的,略顯一絲藍意,與翻滾的云浪交融起來,一派浩瀚之象,我的思緒也隨之陷入了沉沉的遐想之中。
依稀還記得1990年那會兒,我隨同中國象棋代表團第一次出訪馬來西亞,綺麗的熱帶風光深深地把我們吸引住了,繼而陡生出另一種情感。這不只是茂密的棕油樹和連天的芭蕉葉,也不單是巴丁魚、龍眼、香麥,而是新朋好友的情誼被象棋這條紐帶緊緊地牽在一起。雖然此行逗留的時間如蜻蜓點水般短暫,但以此為契機,我們之間的交流變得頻繁起來。

收了一個大徒弟
1992年“亞洲杯”象棋團體賽在馬來西亞檳城舉行。我作為參賽的中國棋手第二次登上馬來半島,還收了一個“大徒弟”——馬來西亞象棋國際裁判陳學勤,一時被大馬棋壇傳為佳話。
之所以這樣稱呼他,是因為陳老已年過花甲。他為人熱誠、謙和,對象棋更是孜孜以求,他要長棋,拜名師,緣分地選中了我,非要我收下他這個“大徒弟”不可。
于是,我們有了書信往來。陳學勤把他的棋譜認認真真地紀錄下來,郵寄到中國。我也仔仔細細地給他拆棋復信。1998年“亞洲杯”象棋賽在我的家鄉江蘇泰州舉行,陳學勤隨馬來西亞象棋隊來中國,我再次有機會與他切磋棋藝。順便提一句,我能在馬來西亞結識許多新棋友與陳學勤不無關系。
駕駛奔馳巡回表演1995年亞洲名手賽在吉隆坡舉行。那次,我是應大馬象棋總會的邀請,以嘉賓講評師身份出席大會。會后應各州棋會的邀請,在馬來西亞逗留一個月,這使我結識了更多的棋友。其中尤以吉隆坡象棋工會理事潘國全、秘書陳怡亮印象最深。
潘國全任職于吉隆坡某家旅游公司,開著一輛豪華大奔馳。我在各個州的象棋巡回表演都由他親自駕送。他的一口流利英語令我折服。我想,如果我在馬來西亞待上一年,英文對話該是不成問題了。不過,我最折服的還是他們對象棋的酷愛和投入。馬來西亞與中國的國情不同,中國是官辦象棋,商家資助;馬來西亞雖然象棋協會組織健全,卻屬民間,完全由熱衷于象棋事業的人士花大量的時間、精力、財力去推廣和發揚,他們把象棋看做文化的一分子。正如馬來西亞國會議員鄭光祖先生所說:“一個民族的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中馬兩國華裔同胞都是炎黃子孫,身為華人,在胎懷里就在接受中華文化的熏陶。
雨中觀棋
這次出訪與前三次不同的是,每一場比賽前都有儀式,社會名流、贊助商等悉數到場,當地負責人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馬來西亞《南洋商報》、《星洲日報》等華文報紙均做了大篇幅報道。印象最深的是曼絨懸班鎮龍宮交流賽,全體中華公會理事穿上統一的國服,16位少年敲起16面大鼓,其場面隆重熱烈。與我同行的是南京青少年宮象棋代表團。一行11人中有我的6個弟子。我們先后訪問了八個州和一個直轄市,進行了14場交流比賽,取得59勝12和的成績。
此番出訪我做了10場盲棋表演,每場6-8位當地象棋高手,并取得了58勝16和的不敗戰績,其中有幾場盲棋表演,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檳城露天廣場的大型盲棋表演人山人海,州長親自主持了開幕式。棋賽至半程,忽然間傾盆大雨從天而降,棋迷們在雨中觀賞棋局不肯離去,一直到終局。
在吉隆坡的最后一場盲棋表演,我遇上了一個久未謀面的舊友李振強,我沒想到他會上場。
不留神丟了一個車,沒想到他得子后把棋局走松,而我愈走愈強,最后竟然贏了,該不是他在照顧我的面子吧。
客觀地講,馬來西亞象棋的綜合實力在亞洲地區還滯留在三至五名的位置上,不過日益興盛的棋風和高指標的普及率都為大馬象棋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三年前,我曾預言大馬將產生特級國際大師,之后黃運興晉級,今天我仍預言何榮耀、李家慶等年輕棋手將為大馬象棋增添新的輝煌。作為一名棋文化的使者,我也愿為中國象棋早日走向世界盡一份綿薄之力。
結束馬來之行的徐天紅,回國之后便遇到了一場惡仗,在“紅牛杯”電視快棋賽1/2決賽中碰上了目前等級分排名第一的許銀川。首盤弈和后,第二盤天紅后發制人,在已呈勝定局面下,卻鬼使神差地輸掉了。
△您在“紅牛杯”電視快棋賽第二盤輸給許銀川,非常令人惋惜!
○是的,當天就有許多棋友打電話跟我談這件事。可能是我下得有些急躁,不像許銀川那么沉穩。那盤棋應該說我已經勝定了,后來被捉死一馬,也是能和的,但我就是要贏,下和也不干,結果連加賽的機會也沒有了。我非常佩服許銀川的頑強,形勢那么差,對手的求勝欲望又那么強,而他仍然沒有一絲松懈,一直堅持到最后。
△您的棋風很像武俠小說中的名門正派。
○這和我的性格有很大關系,我這個人做事認認真真,下棋也是如此。但偶爾也會搞一些“陰謀詭計”。(笑)
△那您不認為這種棋風或性格缺少一種作為王者的霸氣嗎?
○霸氣?(略思)你說得很對。不只一個人說我作為棋壇上一方霸主,少了一些氣勢,我已經試著去改變了,看我近期的棋你就會發現我的殺棋多了一些,棋的內容也更加豐富了。
△在棋壇上您有“笑面佛”之稱,這個綽號怎么來的。
○我的棋比較穩,人又面善,無論輸贏都面帶微笑,所以上海一個叫任方的記者就給我起了這個綽號,說我像佛,其實我看他也很像的。
△您怎么看這個綽號。
○我個子矮矮的,又胖胖的,還喜歡笑,從外形上是比較像。像(李)來群再怎么笑,也沒人說他像佛(電話兩端同時響起笑聲)。作為佛必須是得道的人,在這方面需要別人去認可。
△象棋在您生命中占據什么地位。
○夸張一點,但也是事實,象棋是我的全部。什么東西我都可以丟,但象棋卻不能放棄。真的,象棋絕對是我生活中第一位的。所以各種比賽或與象棋有關的活動我都盡量參加,也積極地組織和象棋有關的各種活動。
△您對象棋如此癡迷,那您覺得象棋最大的樂趣在哪里?
○象棋本身其妙無窮,給我帶來勝利的喜悅,同時也有一些經濟利益。但更主要的是我把象棋當作一項事業。通過象棋交了許多朋友,這本身也是一種樂趣。我如果對象棋沒有興趣,也不會接受你的采訪了,是不是。
△(笑)是這樣,您是一位勤奮的棋手,聽說訓練筆記有幾大箱。
○沒那么多,只有幾小箱。記載我下的每一盤棋,寫有我認為可行的變化和一些心得,有時間翻出來看看,非常有意思。
△做一名成功的棋手,您認為需要那些條件?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熱愛象棋事業,我們開會說干部要講“三講”。我認為棋手也應該講
“三講”,第一講精神;第二講棋品;第三講毅力,這三點是一名成功棋手應該具備的因素。
為了象棋,徐天紅付出了許多;象棋也帶給天紅許多,身外之物的名與利,輸棋的痛苦,勝利的喜悅,而天紅最大的收獲應該是他那賢惠體貼的妻子。天紅的妻子汪霞萍是一名象棋大師,象棋像一條紅絲帶將兩個熱愛象棋的人緊緊地系在一起。
△談談你們認識的經過吧。
○她是江蘇象棋隊的女隊員,我是男隊員,經常在一起訓練,然后就日久生情噢!(笑)當然是我主動追她的,不主動就沒有機會嗎?她現在在南京市少年宮做象棋教練,已經不參加比賽了,只是做組織和裁判等工作。
△結婚時,你們已是棋壇聞名的夫妻大師了,此后不久您就登頂奪冠了,其中有您妻子很大功勞吧。
○有一定的功勞,軍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但她只有一小半,畢竟棋是要我自己去下嘛。
△一位懂棋的妻子在事業上、生活中對您有哪些幫助?
○理解。在我輸棋的時候有人來安慰,不用我去做任何解釋。
徐天紅現在是江蘇棋院的副院長,積極地為推廣象棋事業奔波,為了培養下一代棋手,開辦象棋輔導班,參加各項與象棋有關的活動,象棋就是他生命中揮不去的眷戀。
△您是江蘇棋院副院長,主要負責什么工作。
○我現在是棋院副院長兼象棋部主任、教練,主要負責象棋訓練、組織比賽和行政工作。
△江蘇的象棋氛圍如何?
○近幾年還不錯,賽事比較多,群眾的熱情也很高,鎮江還準備建成全國第三大象棋之鄉。
△描述一下您理想中的象棋氛圍。
○其實很簡單,只要能安心下棋就行,不用像現在為了組織比賽而四處奔波。再者像我們特大賽事也不算太多,而大師和普通棋手參賽的機會就更少了,所以也希望再多些賽事。
△全國個人賽要開戰了,開始備戰了吧。
○備戰不是現在才開始的,應該說早就開始了,只不過現在更具針對性。像許銀川、呂欽、趙國榮等級分比較高,實力相對較強,所以必須認真對待,還得留意一些年輕棋手,他們也很有沖擊力。
△預測一下您的名次和冠軍歸屬吧。
○今年我們的壓力很大,因為在江蘇舉行,媒體會給予足夠重視。我保證成績會比去年好,但具體第幾不好說,拭目以待吧!至于冠軍我認為許銀川的可能性大些,他那種沉穩在我們這些特大中是比較出眾的。
△祝您愿望成真,個人賽取得好成績!
○其實你只要祝我快樂,我就能取得好成績了。
△那我就祝您快樂!
○(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