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財富》聚焦上海
1930年創刊,以每年評選出全球500強企業而素負盛名的美國《財富》雜志,自1995年在新加坡舉辦首屆“《財富》全球論壇”后,每年都會選擇一個世界上最具經濟發展潛力的城市召開“ 全球論壇”,探討跨國公司和全球商界面臨的重要問題。1996年———巴塞羅那;1997年———曼谷;1998年———布達佩斯。今年9月27~29日,上海,主題是“中國:未來50年”。
全球最大100家工業企業中,已有57家在上海投資了147個項目,歷年累計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達1527個。到今年7月,已有300多家著名跨國公司登記參加今年的全球論壇。其平均年營業額達130億美元,企業平均雇員4.1萬人。
現在,讓我們提前看看誰將出席論壇,論壇議題又是哪些?參加會議的部分世界著名企業人士名單:美國國際集團莫里斯·格林伯格百事可樂羅杰·恩利克通用電氣杰克·威爾奇東芝西室泰三時代華納杰拉爾德·萊文巴斯夫集團于爾根·斯托普泰德·特納諾華制藥丹尼爾·瓦瑟拉ABB格倫·林達爾太平洋中信實業拉里·楊福特汽車杰克·納賽爾可口可樂艾華士通用汽車理查德·瓦格納諾基亞約馬·奧里拉高露潔魯本·馬克小松集團安崎覺寶潔公司德克·杰格爾INVESTORAB克拉斯·達柏克戴爾電腦邁克爾·戴爾北方電訊約翰·羅斯柯達公司裴學德安達信詹姆士·瓦迪亞三井集團上島茂司論壇的主要議題:亞洲金融危機及教訓市場改革真諦何在?新興中國消費市場初探為您的公司制訂中國戰略今日法律規章制度導航日本和中國———我們要去的地方知識產權的新動向21世紀的城市計劃風險管理———信用、流動和物價中國央行的運作及前景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擴張中國高科技工業基地香港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角色在國企改革中建立選擇性就業制度中國證券市場的今天和明天新世紀的科技教育運輸業展望向中國出口:今天和明天中國能源前景重估環境保護與中國新一代企業家面對面零售業展望勞工市場改革的夢想和現實引入“合伙人”形式人才的尋找、培養和保持個案分析:在中國創造財富
數字戰爭
所謂“數字戰爭”,就是更多地采用高精度的數字地圖和模擬仿真技術,能夠坐在家里打仗。在空襲南聯盟之前,美國五角大樓里早就準備好由高性能的計算機、仿真模擬軟件和數字地圖構成的戰爭模擬系統。操作人員在一張由仿真系統生成的與波斯尼亞山區地形極為相似的地形圖上演示著各種轟炸任務。飛行員在空戰之前必須先在這一套仿真系統上進行多次的仿真飛行,于是他們實際上比南聯盟的空軍更熟悉當地的地形和各種重要的軍事目標。北約秘書長索拉納在3月24日空襲南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境內的軍事目標后不久即宣布,北約對南聯盟的空襲已經開始。實際上,空襲前他們不知已經對南聯盟“轟炸”過多少次了。
這只是“數字戰爭”的一次嘗試,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而已。而水底下蘊含著更大的殺機,即“數字地球”戰略。“數字地球” 可以用虛擬現實的方式組織全球各種信息。所以可以用來預測氣候變化、增加農業生產、保護野生動植物、打擊各種犯罪活動等,應用非常廣泛。但對美國政府來說,它最重要的應用是在軍事上,戰爭仿真系統只是這個戰略的一個方面。美國陸軍設有數字化辦公室,1995年初它就提出要建立一支面向21世紀的數字化部隊。他們預計2000年建成一個數字化師,2004年成立一個數字化軍。這些部隊將建立在以戰爭仿真系統為代表的數字化裝備基礎之上。其中,耗資十幾億美元的“戰斗指揮系統”包括“ 計算機地形可視化系統”、“仿真引擎”和高分辨率的絕密衛星地圖等幾個方面。通過這些模擬系統,即使是飛行員新手也能很快成為經驗豐富的高手。
最快作出反應的是微軟公司。它們推出了全球電子地圖商業計劃,制作出了一張超精度的“世界數字地圖”。在圖上可以看到歐洲和美國的各個城市的任何一條街道。美國國家科學院也發表了名為“中國時空”的研究報告,證實美國已將辛亥革命以來的中國年鑒資料,按照地理坐標進行定位輸入計算機。而且,下一步還會把中國歷朝歷代的資料全部輸入進去,那時,美國人有可能比中國人更了解中國的歷史。
通信產業三大效應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楊培芳指出,國內外產業實踐證明,投資通信建設對國民經濟增長貢獻顯著。早在70年代西方經濟停滯時期,美國總統卡特就指出:"在到處都是通貨膨脹和失業率很高的時代,電信始終是提供就業機會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少有的幾個經濟部門之一。"進入90年代,克林頓政府提出了一個投資2萬億美元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推動美國經濟進入一個高就業、高增長、低通漲的新時代。據美國《商業周刊》報道,隨著因特網的日益普及,信息業在過去一年內已使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達1個百分點,通貨膨脹率也因此而減少了0.5個百分點。總的來說,通信產業可以帶動3大效應:
滲透效應:進入信息時代,信息通信的高滲透性使生產和消費之間的距離縮短,并且大大減少了單位國民生產總值的物耗、能耗及資金流通的時間。研究表明,我國增加1個單位的信息流通要素對國民經濟的邊際貢獻是增加物、能要素的15.8倍。
支撐效應:隨著經濟的全球化,通信和信息網絡已經成為新經濟時代的生產和服務平臺。有關研究表明,充分利用通信工具才能真正實現農業從粗放生產到集約經營的轉變,同時可使農機利用率提高15%、勞動生產率提高25%。一般工業企業每增加一個單位的信息通信費可帶來14個單位的銷售收入。信息通信網絡正在使商業、運輸、金融、保險、教育、醫療等服務產業發生質的飛躍。
帶動效應:據測算,投資通信對制造業、建筑業等前向產業的帶動度為投資的2.48倍,對后向產業的帶動度為投資的3.5倍。另據國際電信聯盟統計,全世界從事公眾電信服務的職位有500萬個,圍繞通信網絡又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有資料表明,在過去5年內,與信息技術有關的新興產業為美國創造了1500萬個就業機會,而美國有線電視業、移動通信業以及計算機軟件業等就業人數更得到了成倍的增長。日本的光纖網絡建設估計可為240萬人帶來就業機會。
美國總統的生財之道
美國在世的總統共有5位,他們都曾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權力。但他們投資理財的本事如何呢?克林頓:克林頓與希拉里向來都不怕風險,由炒賣期貨到投資對沖基金都試過。當然,還有給他們帶來一身麻煩的白水房地產生意。未進白宮前,希拉里多年來都是家中的經濟支柱。她1991年當上律師行合伙人,年薪18萬美元,同時又出任若干家公司的董事。據說希拉里比克林頓熱衷掙錢,她在80年代初學習投資股票,成績不俗。克林頓在
1993年入主白宮后,按例將資產交由信托基金管理,當時申報的資產凈值為69.7萬美元,其中大部分在希拉里名下。現在的克林頓官司纏身,訴訟費不少。不過他卸任后不愁沒錢。夫婦倆掛名當董事、顧問、寫回憶錄、演說等都可賺到可觀收入。布什:他現在的家產估計價值2000多萬美元。他能夠財源廣進,主要得益于親友們的幫助。布什出生于富裕之家,參政前,他在父親幫助下開辦了石油鉆探公司。當選國會議員后賣掉公司套現110萬美元。此后,他以80萬美元買入的物業升值到800萬美元。布什的投資極其謹慎,但他有不少善于理財的朋友指點。去年他到日本一個通信公司演講,酬金本來是8萬美元,后來在人指點下,用股份代替現金。現在網絡股狂升,這些股份已值1400萬美元。里根:他似乎與地有緣,每次置業都賺大錢,他買入的牧場和豪宅都連連升值。退休后,他的投資依然得到"貴人"指點,包括"股神"巴菲特。此外,他到日本訪問及演說10日就賺了200萬;寫回憶錄又賺了500萬;連他的夫人南希出自傳都賺了200萬。卡特:卡特入主白宮4年期間,家族的花生生意一落千丈。等他卸任時,他已欠債100萬美元以上。卡特首先以64萬美元賣掉家族生意,然后埋首著書,18年寫了14本書,終于還清所有欠債。卡特一生節儉,現在仍住在一處普通的房屋里,甚至自己釀酒和做家具。他演說所收取的報酬都捐給非牟利組織"卡特中心",自己每年除了獲得國家發給的15.18萬美元之外,還有作為埃默里大學教授的酬金10萬美元。福特:福特在接替尼克松任總統時,凈資產不足26萬美元。時至今日,他的財富已達450萬美元。福特出身寒微,當副總統之前基本上只是拿議員工資。他真正開始發達是在從總統位上卸任后。上電視節目,寫回憶錄,擔任大公司董事、顧問等,報酬都極為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