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雨(鄭州)
眼下有一句話很是時興:“不受監督的權力絕對會導致腐敗。”如果我們大家都認同或基本認同這句話,那么下面該問的就是:權力應該由誰來監督?以及它需要什么樣的監督?
年關將近時,內地某縣委、縣政府為堵住送禮之風,出臺了全新舉措:在各局、委門前設崗,發現手持禮品而入者,即上前盤問,只要他不是該家屬院的住戶,便將禮品沒收,并報請縣委、縣政府,對送禮的單位或個人嚴厲處罰。
設崗監督后,那些明目張膽來領導家送禮的人確實少了許多,縣委、縣政府領導也很高興。倒是縣上一位干部到某縣屬企業辦事,進去正好看見縣監察局長的專車對著廠職工食堂的后門,有人正往車上裝著大米、香油、雞鴨魚肉。這位干部恍然大悟,心里暗笑那些在家屬院站崗的人:人家都出來收禮了,你們還在家屬院門口站個屁崗!
那些站崗人員均為縣里各局、各委互派,比如審計局抽人到財政局家屬院站崗,財政局抽人到計委家屬院站崗,計委再抽人到審計局家屬院站崗,等等。他們跟留在機關里上班的人們一樣,實行8小時工作制,下班時間一到,崗去人空,送禮的人們卻才紛紛露頭,前來“上班”。
竊以為這種“互設崗哨”的方式,不但未能達到“監督”之目的,反而給各方面都帶來了新的麻煩和不快,試舉幾例:
一、一些領導直接下基層收禮,既耽誤了他們寶貴的工作時間(或干其他事情的時間),又浪費了國家的汽油;基層人員看到勞領導大駕親自下來收禮,慚愧之余,唯有額外多送一些,方才能夠安心。
二、送禮者大多為縣里各企業、各鄉鎮的領導,白天不能送禮,晚上還要排隊,也使他們的工作、休息和身體健康受影響。該縣某山區鄉,年前為縣里領導共準備了38份禮品,至除夕夜為止送出37份——剩下的一份不是被領導拒收了,而是去該領導家送禮的人太多,小小山區窮鄉排不上隊,只好將禮品帶回來,打算春節后找機會再送。
三、送禮的透明度進一步降低了。萬一有人相信縣委、縣政府領導是“動真格的”,他也就真的不給領導送禮了,則來年的工作、前途恐怕就很可慮——即使領導本人寬宏大量,不往心里去,也難保自己得知真相后,不會提心吊膽,嘀嘀咕咕。
四、互設崗哨監督,堵截上門送禮者,將會影響各局、委領導們之間的感情——當然,如果大家達成了默契,都對此睜一眼閉一眼或兩眼全閉,則反而會借機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那這一條不能算。
五、臨時抽借人員,也影響了機關的正常工作秩序。如果某些局、委以此為借口增加人手,則又為來年機關消腫帶來了新的麻煩。
10年前,我在山區某廠上班。有次從老家帶去一書包干糧,夜里放在宿舍箱子上。第2天早起,發現干糧被老鼠偷吃了一些。氣憤之余,我把書包掛到自行車把上,心想這么光滑的車把,你總不至于再爬上來了吧?誰知次日一早醒來,又發現了干糧被偷吃的痕跡。前思后想,左右計較之下,我再將書包高高地掛到了墻上——我不相信這屋的老鼠已學會了攀墻術或其他什么特異功能。然而我又錯了:第2天早上,當我滿懷信心地打開書包,發現里面的干糧已被糟踐得一塌糊涂 ——估計老鼠是先爬上自行車,又從自行車架上躍進書包里的。我不得不沮喪地承認:自己費盡心機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在逐步訓練和提高鼠輩的偷竊本領。
當然,“設崗監督”的縣領導是不會像我這般沮喪的——考慮到確實會有不長眼的送禮者“撞上槍口”,再考慮到政府工作的慣例,我們基本可以推定該縣縣委、縣政府還會把“設崗監督、堵查送禮之風大見成效”一事寫進年終總結,并令所轄宣傳部門予以報道、播揚。其中“擒獲送禮者人數”可適當夸張,“嚇退送禮者人數”亦可加以充分想象。
所以,我想不論是該縣委、縣政府,還是眾多被“監督”的干部們,大家所喜歡的恐怕還是這樣的“監督”,而不是什么輿論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等一大堆大家都不習慣,也不舒服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