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荀子在《正名》中就指出“香、臭、芬、郁、腥、臊、奇臭,以鼻異”,論述了鼻的嗅覺功能。鼻還是呼吸道的門戶,其功能健全與否與鼻梁的高矮、長短并無直接關系,但為什么有些人總想把鼻梁墊高一些,而不喜歡自己的低鼻梁呢這就涉及到鼻的形態學與美學方面的問題。
鼻的形態與人種有關,黃色人種一般鼻梁不高,鼻尖較圓鈍,鼻部軟骨少,皮下組織多,額頭低,眼窩淺,面部立體感較之白種人要差些,但是面部線條顯得圓潤流暢、輪廓豐滿,這正是東方人種美的特征。
有人做過統計,從正面對面部做平面測量,若發際到下頦的距離為1的話,則發際到眉毛、眉毛到鼻底、鼻底到下頦的距離各為1/3。眉毛到鼻底即鼻的長度大于1/3為長鼻,小于1/3為短鼻;以鼻根部為中心、以鼻根與外眥的距離為半徑畫圓,鼻在面部所處的基本位置,超過此范圍的為大鼻,不足此范圍的為小鼻。男性鼻尖部高度約1.2cm,女性約1.1cm,;鼻的寬度相當于鼻長度的70%;鼻唇角約為90~120度;男性的鼻面角一般約為30度,女性稍小于30度;鼻額角一般為130度。誠然,美學不是數學,東方人的審美觀以鼻梁直、鼻高度適中,女性鼻型略有弧度,鼻端稍翹為美。
美學家認為,鼻有統帥五官的作用,對容貌影響最大。設想一個健康的人眼、耳、口俱全而無鼻子,其面容會比猩猩更丑陋,難怪古代的五刑中就有劓刑——割掉鼻子而不割耳朵大概就是這個緣故吧。鼻因鼻骨的支撐而形成底朝下的三棱椎體獨立于顏面之中,顯示出它形象的單純性和明朗性。鼻的上部較窄,突起于兩眼之間的鼻根部線條流暢地向下向前延伸成鼻背和鼻尖,鼻尖兩側有略呈弧形隆起的鼻翼,整個形態顯示出各部位比例的和諧和結構的完整性。鼻上部顯得固定而挺直,下部膨脹而柔軟,那有節律的一呼一吸的鼻孔仿佛在一張一弛,顯示出它靜態的運動性和動態的靜穆性,更富有含蓄蘊藉之美。鼻的形象給人的感覺是如此的完美而生動,因此當鼻部形象有缺憾時容貌魅力的減弱是不言而喻的了。
鼻的形象給人的另一感覺是“泰山壓頂、臨危不驚”的從容大度,所謂的“嗤之以鼻”便是情感活動中藐視態度在鼻部的反映,也許正因為它有如此的個性,在日常生活中當人們自稱“我”時往往自豪地指著自己的鼻尖,這便是人們在下意識中將鼻子作為自我意志的象征。另外,高鼻型與矮鼻型的人在個性特征上也是有差異的,我們雖然還不能概括出一二來,但就普遍性來說,高鼻型的人富有主見、毅力和創造性,假如要選擇一個美容整形醫師為你服務的話,高鼻型的那位也許是你的首選而矮鼻型的人容易使人聯想到幼兒、少年及少女的個性——開朗、單純、變幻不定,喜歡隨波逐流,給人一種缺乏信任的感覺。如果再看看那些知名的科學家、藝術家、政治家、軍事家,無論是男是女,矮鼻型是極少的。當然,要求隆鼻者倒不是想要成為什么“家”,但希望通過隆鼻術改善容貌的缺憾,塑造出一副更能體現“自我”的形象來,這種心靈深處的秘密大概是人們可以猜想得到的,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