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外著名的網絡公司相比,中國互聯網公司在企業經營決策機制、成本控制體系、企業文化及管理風格問題上,處于明顯的劣勢。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上的落后是中國網絡公司迅速成長壯大的巨大障礙。先進的技術本身如果沒有現代管理體系的支持和管理制度的扶植,不會創造出超高的市場價值。企業經營管理問題如得不到及時解決,中國互聯網公司很難加快速度擴大規模,在市場上與國際互聯網公司從事競爭。四月,美國納斯達克大量網絡公司的股值全面崩潰以及之后在中國所引起的一系列余震給中國的網絡公司澆了一瓶清醒劑。我認為,現在是我們對中國網絡公司的管理現狀和發展前景作一番認真客觀反思的時候了。
1 公司使命:短期行為
----古今中外,任何成功企業的核心問題是制定企業的使命并就企業的發展方向做出相應長遠規劃。美國的微軟公司、通用電氣,日本的索尼、松下,德國的奔馳、大眾等著名跨國公司都制定了自己公司的使命及長遠戰略規劃。美國的雅虎、美國在線等網絡公司的創始人也有自己的獨特經營理念和長遠的戰略思想。沒有明確的公司使命及長遠的戰略規劃,就沒有國外這些成功企業的今天。可惜,公司使命長遠規劃似乎對許多中國互聯網公司是個例外。很多互聯網公司經營的惟一目標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到美國紐約上市。至于上市之后的其它長遠規劃問題則無人關心。NASDAQ危機之后,許多網絡企業改變了策略,經營網絡的最終目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兼并或其它手段增加網站的賬面價值。很少有企業愿意多做一些實實在在的網下工作,建立一個專業化的管理體系,把企業從小發展到大。
2經營目標:金融炒作
----研究國外主要成功網絡公司的創業史,我們發現這些公司在短期內主要從事認真修改網絡商業模型,建立管理隊伍,健全決策體系,招聘培養專業人才,完善配套市場營銷體系等。但是,許多中國網絡公司的“短期使命”導致企業把注意力過分集中在金融炒作上。由于網絡公司的生存與金融資本之間必須保持密切關系,許多網絡公司不惜工本地利用某種中介的力量對自己進行包裝,迅速提高公司的賬面價值。這種做法忽視了企業文化的建立、人才的培育、市場的開發、產品的開發和服務以及管理體系的規范。為了能夠在短期內獲利,一些投資銀行、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也卷入了對網絡企業的金融包裝和炒作的工作。
3管理體制:缺乏功能
----美國經驗證明,一個網絡企業要發展壯大,除要有切實可行的商務模型和企業經營戰略之外,還要有比較規范的專業化的組織結構和功能部門。在創業初期時,網絡企業可以像家庭企業那樣操作,無需設專業部門。但企業一旦發展壯大,功能部門必須設立,企業經營必須專業化,以提高規模效益。但是在眾多的網絡公司里面,公司內部結構頗像家庭民營企業,未設專業部門,既沒有CFO,又沒有COO,更無像樣的研究機構(R&D)。企業里面的經營管理人員的專業化程度很低。如果說網絡行業競爭激烈,只允許第一第二存在的話,網絡企業不迅速專業化知識化,就不可能找到自己的特長和與其它公司的差異(niche)。結果勢必是經營效率低下,最終被市場淘汰。
4決策體系:高度集中
----先進的美國、日本、德國公司均有一個有效的決策體系。這個決策體系是建立在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上。公司治理結構的核心就是在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管理層之間建立一種相互合作和制約的機制,以防管理層重大決策的失誤。有些人講公司治理結構對網絡公司不適用,為時過早。這種觀點認為,眾多中國網絡公司的決策程序之所以高度集中在總裁手中是出于市場競爭的需要。決策要快,程序要簡單。我認為這種觀點只對了一半。原因之一是,網絡公司的特征是面向公眾,面向世界。網絡行業本身與金融市場投資銀行關系密切,企業遲早要把自己納入公眾投資者、公眾用戶的監督之下,因此,最好早日建立一種合理的制度和體系。原因之二是,如果說在公司初創期間的權力高度集中的做法對決策有效的話,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則一定要建立合理的決策程序以防決策出現失誤。在網絡行業高度激烈競爭的今天,權力過于集中在總裁手中往往容易在重大問題上出現失誤。一個小小的失誤很可能導致公司的破產。
5領導風格:武斷專行
----與決策系統有關的管理問題之一是關于民營企業包括網絡公司總裁的領導風格問題。據我的觀察,許多中國網絡公司總裁的領導風格趨于專制獨裁、強人統治。在企業初創期間,這種領袖往往敢于冒險,決策起來大刀闊斧,為公司的生存開出一條道路。但在公司成長期,公司特別需要的是懂得現代管理科學的專家從事目標管理。如果說強人統治在家庭企業、初創企業奏效的話,把這種管理風格套用在高科技網絡公司的科學家以及白領管理人員身上就不一定行得通。以高科技為主的網絡行業的管理風格應當用科學管理模式集思廣益并給企業創造一種輕松自由的氣氛。高壓政策獨裁風格最終將導致人心渙散,員工跳槽。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總裁杰克·威爾奇嚴峻威嚴,執行政策大刀闊斧,但卻并不獨裁。他經常到員工中去了解調查情況,征求大家的意見,在員工中具有很高的威信。實際上,獨裁武斷的領導風格并不一定是自信的反映。恰恰相反,這是一種內心虛弱的表現。
6企業文化:缺乏信任
----國內外經驗證明,公司企業文化的形成對履行公司的戰略規劃,發展壯大員工隊伍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管理手段。中國的海爾、聯想等企業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發展了一整套公司理念、經營哲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形成企業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對人要充分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觀察中國許多網絡公司,可以看到企業文化不但沒有形成,反而在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公司內部就權力問題開始內訌,企業內部協調成本過高,企業喪失凝聚性,乃至無法一致對外。企業失去了凝聚性也就失去了企業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社會資本是大公司企業發展不可缺少的社會資源。社會資本是指人們為了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在企業內部互相信任、互相依賴的一種社會資源。企業增值的一個重要條件是組織內部共同合作的能力。而這種合作的能力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共同目標,共同準則的企業文化基礎上。沒有相互信任,缺乏共同的價值觀念,沒有共享的專業知識,就沒有共同合作的基礎。沒有合作也就沒有競爭和發展。
7法律文件:一紙空文
----網絡公司的發展成長與經營者的法律意識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美國硅谷近年來出現了一系列的法律訴訟案件很值得我們反思。中國千年人治的傳統歷史給中國的企業家帶來了法盲后遺癥,沒有守法執法的觀念和意識。比如許多中國網絡公司的經營者通常在公司成立時把親朋好友拉進來參加創業并給予創業人許多空頭許諾。即便起草了法律文件,一旦外界發生變化,法律文件立即變成一張廢紙。還有一些網站采取非法行為,對自己的經營狀況不予如實的估價,而是采取各種手段包裝隱藏。這種行為對網絡企業的長期成長起了副作用。對未來公司上市也是一個隱患。
8成本核算:概念不清
----國外成功的dot.com公司除了具有嚴格的管理體制外,還有嚴密的成本監控系統。網絡公司與風險投資公司的密切關系更需要企業家認真控制使用資本,降低花銷。中國某些網絡公司的老板心中無成本核算概念,企業更無控制成本消費的監控機制,經營者花錢如流水,很快就把公司的財產蕩盡。許多案例證明,沒有一個嚴格的管理監測機制,網絡公司不可能聚財致富,發展壯大。
9激勵機制:空頭期權
----網絡公司的出現使得大批高智商的企業家進入這個領域。其中最重要動力就是潛在的股票期權于未來的價值。公司一旦上市,其股票價格的驟漲可能使早期參與這家公司的股東一夜之間變成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億萬富翁。網絡經濟使得成千上萬的人在做著這個美夢。然而美國股市4月的殘酷現實使許多網絡企業家突然意識到,網絡經濟的特征只能使少數經營有方的企業成為贏者。大多數企業將在競爭中被淘汰或被別人吃掉。許多網絡公司把企業的使命和宗旨壓在上市這個寶上,面對殘酷現實束手無策。網絡公司的經營者不清楚除了期權之外還有什么法寶可以刺激員工的積極性。問題的關鍵在于網絡公司應該采取什么手段才能建立一種除期權之外、有效而且可被接受的員工激勵機制。
10人力資源:流動頻繁
----網絡公司最重要的資本是人力資源。國內外成功的網絡公司的經驗證明:先進的技術、賺錢的商業模型加上人力資源是網絡公司成功的必要條件。我認為人在所有因素中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只要有了人,技術可以開發,商業模型可以修改,制度可以組建,機制可以設立。然而中國網絡公司所面臨的大量管理風格問題、管理制度問題、員工激勵問題、企業文化問題使得網絡公司留不住人才。許多網絡公司里的人才流動率每年高達50%以上。許多高科技人員在不同的網絡企業中跳來跳去,對原公司的長遠戰略規劃的執行,對個人的一生事業的發展起了不利的作用。
----以上的分析只是這兩年我對互聯網公司管理問題的一些初步的反思。我認為互聯網公司的這些突出的管理問題是與國內國外環境的影響分不開的。中國歷史文化的遺產、中國重人情輕法制的觀念、國內不健全的法制體系、企業家有限的知識層次和素質、美國網絡股驟漲價格以及外國風險投資公司投資銀行及中國留學生對中國網絡公司所發生的濃厚興趣均給中國網絡公司的短期行為管理理念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但是對網絡公司管理問題的反思批評絲毫沒有減少我對中國互聯網公司前景的憧憬。經營管理有方的中國網絡公司的數目仍在迅速增加,規模仍在擴大。我認為互聯網技術的發明是在世界范圍內的一場革命。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勢必影響到政治、經濟、文化、工作、生活、學習、休息、娛樂等各個領域。關鍵問題是適者生存。只有那些具有自己獨特的網絡技術,制定出有效的商業模型并建立了現代化的管理體系、決策手段、企業文化和激勵機制從而保留住核心人才的網絡公司,才能在世界范圍內的市場競爭中取勝。而那些短期行為、鼠目寸光并著重炒作包裝的網絡公司將會在市場的大浪淘沙中被無情地淘汰。
作者為北京大學國際MBA項目主任、美國紐約夫坦莫大學商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