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雁
杭州雷峰塔重建方案,前些日子經各家媒體報道熱鬧過一陣。不知讀者注意到沒有,上海一家電視臺在一次新聞節目中打出的標題是“雷鋒塔”。
我們很自然會責怪起編輯:諸如缺乏文史旅游知識、錄入文字時疏忽、校對粗心等等,但筆者卻想探討一下它的深層次原因。中青年編輯大都經歷“學習雷鋒好榜樣”這個轟轟烈烈時代,雷鋒這位英雄人物伴隨著一代人成長,在他們腦海中銘刻的是金字旁“雷鋒”;而“雷峰塔”,隨著一九二四年的頃刻倒塌,又留給了老人們無法排遣的回憶,對今天游覽杭州的人們來說,“雷峰夕照”早已剔除在游程之外了。
所以說起雷峰塔,有些中青年編輯很會理解成是“雷鋒塔”,在西湖建一座紀念革命英雄的建筑物未嘗不可,不失為開展傳統教育好辦法,“山”“金”之差可能由此而來。但需要提醒的是,近年來,中央多次作出決定,在風景名勝區,建立和重建黨和國家領導人、革命英雄等紀念堂館,有著嚴格的審批程序,在遐邇中外的杭州西湖中心區,建一座“雷鋒塔”,在政策上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