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應革
在北京通往首都機場的高速公路旁,東直門外四元橋畔,有一片占地30000平方米的白色樓群,它綠樹環抱,花團簇擁,莊嚴的武警戰士守護在大門口,樓頂上“法制日報”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隨時向來訪或路過的朋友問候致意。這就是中國唯一向國內外發行、以宣傳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大型綜合性日報——法制日報社的所在地。
流火習螢,白駒過隙。20年前,在整個福州大地改革風吹、開放潮涌之際,伴隨著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起步,一張以宣傳黨的民主法制建設方針、維護社會主義法律尊嚴、弘揚社會正氣、反映政法工作為己任的報紙———《中國法制報》在北京誕生,她就是《法制日報》的前身。今天,當我們風塵仆仆的法制日報人解鞍稍歇,駐足回望,《法制日報》20年漫長而又堅定、蜿蜒而又清晰的創業之路,明白如畫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1980年8月1日,《中國法制報》在京創刊,時為四開周報,初躋眾報之林,難顯山水之勢;越明年,四開小報展為對開大報,漸顯大氣;而后,周一刊擴為周三刊、周六刊,及至1986年7月1日,更為《法制日報》現名,眼見一年一個臺階,步步登高;從那時起至今發行量一直穩居中央主要報紙前列,可謂一步一個腳印,堅實有力。
草創之初,人有十幾個,地無一垅,曾三遷居所,借棲人下。1990年,辦公樓成,印刷廠起,宿舍樓竣,員工無擁擠之擾,家屬有喬遷之喜。更兼桐葉漸蔭,群賢迭至,今日遂擁有員工八百之眾,名家寫手,經濟之士,濟濟一堂;記者站從無到有,由“內”到“外”,至今已遍布全國各省,并有東京、漢城、基輔、中亞等國外站點,而通訊員隊伍,已逾萬人;法制新聞觸角及于每個角落,天下大事,百姓情懷,匯于一冊。
也曾記得,當初外出采訪,人聞“法制”記者之名,以為僅報道殺人搶劫之事,頗不以為然;喜我《法制日報》同仁,戮力同心,于大千萬象叢林,趟出“法制新聞”大道,加之堅定不移,奮然前行,遂使“法制新聞”獨樹一幟,《法制日報》聲名漸顯。如今,《法制日報》已成為民主法制的信息總匯,依法治國的輿論向導,市場經濟的法律顧問,學法用法的生動教材,由默默無聞的“小報”一躍而為全國政法戰線的綜合性大報,成為黨和國家在政法戰線的重要喉舌;成為實施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主要輿論陣地。
也曾憶起,事業萌生之時,僅一張母報,單立獨行;后散葉分枝,林蔭漸密。時至今日,《法制日報》已擁有《法制文萃報》、《百姓信報》、《法制與新聞》、《金劍》等兩報兩刊,并受司法部委托管理中華全國律師函授中心。當初報海小舟,如今已呈遠洋編隊之勢,于日趨激烈的報業競爭之中,可御狂風,可抗巨浪,使《法制日報》事業一帆風順,平穩前行。
撫今追昔,當飲水思源。一張《法制日報》,20年來,有多少人為之殫精竭慮,有多少人為之嘔心瀝血!我們永遠難忘,創刊十周年之時,鄧小平同志親揮如椽大筆,題寫“法制日報十周年”,令法制日報人至今備受鼓舞;創刊之初和更名之際,彭真同志兩次題寫報名,筆墨之中,飽蘸無限關懷與期望。中央有關部門領導,于辦報方針常有教誨;各兄弟新聞單位,對新聞業務多有幫助。前輩創業者們,篳路藍縷,奠定《法制日報》今日堅實根基;更多后繼報人,意氣風發,描繪《法制日報》明天光輝前景。至于20年來,千千萬萬讀者,對《法制日報》傾注幾多關心,給予幾多支持,貢獻幾多智慧,寄予幾多希望,更是《法制日報》事業發展壯大的社會基礎,是激勵法制日報人不斷進取的精神動力。
或問曰:全國報紙,多達數千余家,其中歷史悠久者,投資巨大者,為數不少。《法制日報》何以于短短20年間,由小到大,迅速崛起于報業之林?個中緣由,除前述領導關懷、讀者支持、同仁努力,最賴于民主法制建設勃興,依法治國方略確立。改革開放之前,國家法制一片廢墟,遑論法制新聞類報紙的創立與發展?幸有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之大幕,使中國民主法制建設之步伐,從此勢不可擋!及至1999年春,依法治國方略載入國家根本大法,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已成全體人民共識。《法制日報》應運而生,因時而長,國家民主法制建設的每一個進步,都成為《法制日報》每一次發展的契機;《法制日報》的成長歷史,幾乎就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發展的見證。由是觀之,沒有改革開放、民主法制,《法制日報》事業如空中樓閣,無從談起;為改革開放謳歌,為民主法制吶喊,乃《法制日報》神圣使命,責無旁貸。
俱往矣,昔時榮耀,往日輝煌。立于《法制日報》20載之基,放眼前瞻,覺《法制日報》航程,并非高枕無憂,風平浪靜。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激戰猶酣,競爭甚烈;有“第四媒體”之稱的網絡媒體,則異軍突起,來勢洶洶。報業亦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輩法制日報人,倘若耽于舊時成績,囿于傳統觀念,不奮發進取,銳意創新,則有落后于新聞同行、潰敗于報業市場之虞。鑒此,吾輩惟有放下包袱,開動機器,齊心協力,開拓前進,方能于新聞業激烈競爭之中,立于不敗之地。
千年更迭,世紀交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繼續發展,依法治國方略穩步推進。《法制日報》面臨著進一步發展的大好時機。我們的聲音永遠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歌唱,我們的腳步永遠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