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德源等
在一般的情形之下,猜常言謎的難度較大,因為大多數謎題如有疑義時可以找有關謎材作參考,而常言謎一般范圍浩如煙海,謎材即便是擁有許多資料書也解決不了問題。
在猜射常言謎過程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文義謎本來就是最忌注釋直解,常言謎卻最容易陷入這個誤區,謎底成為謎面的近義解釋,如“天下誰人不只君”猜“名揚四海”,謎面謎底意思相同,屬“直解謎”。
2、常言謎借鑒遙對格謎髓,即字義近而詞義遠,謎底應當令人乍一看似與謎面毫無干系,但細細品味,才可領會出其中奧妙之精。
3、常言謎的面句中大多有一個或幾關鍵性字詞,即習慣稱之為“謎眼”的,抓住這些關鍵的字詞去突破,往往可以收到較滿意的效果。如:“致富不走經商道”猜4字常言“發生意外”,其謎眼即為“經商”,用通俗話來說就是“做生意”。抓住“生意”這個詞,再聯系“致富”扣合“發”已是眾所周知,稍一思索便可組成謎底“發生意外”,一箭中的。
4、猜常言謎還必須注意一個“?!弊?,謎底的詞匯應當是日常多見者,決不可遷就與謎面扣合,致使謎底變成冷僻少見或故紙堆中的詞匯,因為擬謎者必然也會考慮到這點,你如認為扣合在理,照猜不誤,那你就可能會走入歧路了。另外,也還要注意常言與口語、俗語、成語的區別,否則也容易脫靶的。
天作棋盤星作子
尹業基
明朝,江西才子解縉不但工詩善詞,而且擅長對聯。相傳在他幼年時,其父與友人弈棋,友人出了一上聯:“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解父一時對不出下聯,正感到難堪,恰被解縉聽到,立即作答:“地為琵琶路為弦,哪個能彈?”顯出他思路敏捷,才華過人。
筆者以“天作棋盤星作子”為謎面,猜建筑名詞一,謎底是“空間布局”。謎面的“天”與“星”和謎底的“空間”遙相呼應,“布局”別解作下棋之意,底面扣合還算緊湊,頗有謎味。
“華燈齊放”、會猜標準答案及獲獎名單因版面太擠,改刊在夾頁上,敬請諒解。
——編者
佳謎賞析
黃曉光
謎面:咱們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猜成語二)謎底:干勁沖天自強不息
每當聽到“咱們工人有力量”這首歌,作為工人階級隊伍中一員的我為之振奮,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
鷹潭謎人曹府山巧妙地將這首歌的前兩句“咱們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與成語“干勁沖天、自強不息”有機結合,再現了20世紀50年代工人階級那種“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好一幅充滿激情的畫卷,使人心潮起伏、感慨萬千。尤其是經歷了“大躍進”年代的人們,更是激情滿懷,仿佛還置身于那種忘我的勞動之中。
該謎運用了正面會意法,通俗易懂又易猜,易于推廣和普及。謎面謳歌了工人階級忘我勞動的革命精神;謎底鼓舞了青年一代自強不息的革命斗志。她猶如一陣催人奮進的號角,是一條難得的寓教于樂的佳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