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寒
毋庸置疑,鐵也像其他一些元素樣,是人們身體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元素。然而,近年來,一些海外科學家連連向人們發出忠告:補鐵需慎重!
最近的研究表明,體內積存過量的鐵,容易造成冠狀動脈狹窄,從而導致冠心病的發生,過量鐵是比膽固醇更危險的有害因素。因為過量的鐵不僅能促進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作用,引起脂肪沉積,阻塞動脈血管,而且還會加速氧自由基的生成,損傷動脈內壁和心肌,引發心血管類疾病。芬蘭國普大學一項對1931名42—60歲男子進行的5年多的研究還表明,血清鐵蛋白濃度每增加1%,心臟病發作的危險就增加4%以上,臨床心臟學家早就注意到,絕經前婦女很少患心臟病,而男人從40歲起就開始患心臟病。這是因為年輕女性由于經期會失去一部分鐵,從而免受心臟病之累,而絕經后體內儲存鐵迅速增加,使女性逐漸喪失了免患心臟病的優勢。
尤為令人警醒的是:血液中含鐵量較高的人,更易誘發癌癥,食道癌和膀胱癌與鐵含量有密切聯系。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在過去的20多年中。對14000人的血樣調查得出結論,中年人體內鐵質過高,載鐵蛋白飽和率增加,不但對細菌繁殖有利,而且還能促進癌細胞的生長。因為癌細胞在合成DNA(脫氧核糖核酸)的過程中,以鐵為原料,體內多余的鐵正好為癌細胞提供了充裕的食糧。據調查顯示,癌癥患者的平均鐵濃度往往要高于非癌癥患者的平均鐵濃度。
另外,補鐵過多易損傷脾、睪丸、腎上腺等,還易誘發糖尿病、色素沉著等病癥,嚴重的則可能引起死亡。故補充鐵劑并非多多益善,務必在醫生的指導下按需求量而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