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確定2000年教育工作重點
1999年12月6日,教育部召開2000年度教育工作會議,指出教育戰線今年的中心工作是繼續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1999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扎扎實實把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各項工作推向深人。
1998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結果公布
教育部、國家統計局1999年11月底發布1998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公告稱,1998年,全國教育經費為294906億元,比上年的253173億元增長1648%。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包括各級財政對教育的撥款、城鄉教育費附加企業辦中小學支出以及校辦產業減免稅等項)為203245億元,比上年的186254億元增長912%。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預算內教育撥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為156559億元,比上年的135773億元增加了1531%。據初步統計,1998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為255%,比上年的249%增加了006個百分點。
信息技術教育將步人中小學課堂
從2001年開始,我國中小學將逐步全面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根據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建設專家小組的建議,全國普通高級中學從2001年新學年開始開設信息技術的必修課程;城市初級中學從2001年新學年開始基本開設信息技術的必修課程,其他地區的初級中學從2005年新學年基本開設信息技術的必修課程;城市和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小學從2005新學年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其他地區的小學從2010年新學年開始基本普及信息技術教育。
首次全國教育法制工作會議在京舉行
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委員會和教育部共同召開的建國以來第一次全國教育法制工作會議于1999年12月7日在京開幕。會議提出,教育法制體系的逐步建立,為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當前,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進一步積極推進依法治教,充分運用法律手段,促進和規范教育改革和發展。
農村初中將試行“綠色證書”教育
從不久前召開的全國農村初中教育改革研討會上獲悉,我國農村普通初中將試行“綠色證書”教育,以使農村教育更好地為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教育部推動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發展
近日,教育部有關部門與河北、山西、內蒙古等21個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門正式簽訂《1999~2000年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項目責任書》,旨在通過項目目標管理的方式,在欠發達地區實施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項目責任制,并將大部分國家一級特殊教育補助費用于這些地區,以促進當地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的發展。
我國高等教育招生總量將繼續增長
我國各類高等教育2000年計劃招生300萬人,比上年增加20萬人。今后3年,我國高等教育招生總量將繼續增長,普通高校的錄取率也將繼續提高。
2000年中專考生人學機會增多
1999年12月初召開的全國中專招生工作總結會決定,2000年全國中專招生改革將繼續深化。具體措施是,擴大學校招生自主權,淡化原有招生計劃的概念,逐步做到由學校根據社會需求和自身招生能力自主確定招生規模;疏通人口,放寬對考生年齡和歷屆畢業生的限制,試行跨省招生和多次考試,給考生更多的人學機會;繼續建立和完善助學貸款制度和獎學金制度,使貧困學生能完成學業等。
教育部重點建設一批職教師資培訓基地
根據《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關于重點建設50個職業教育專業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培養培訓基地的精神,教育部決定在1999年和2000年兩年內分三批遴選確定50個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最近,首批培訓基地名單已確定,包括天津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等20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