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頂著炎炎烈日到學校、附近的社區張貼簡單的自制海報,有時候最原始的招數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2搞藝術的人通常是外表冷酷,內心火熱,這位帥哥連數錢的時候還板著一張臉。

3室內外裝飾對他們來說不是什么難事,既鍛煉了筆法,又能省錢。
2000年3月的一個晚上,四川美術學院的左小川、左小強、熊熹秋、蘭艷、王煜、楊勇六個大二學生“密謀”著一件“大”事。他們準備湊錢盤下學校街對面的店面,開一個有品位的酒吧,粗略算了一下,要兩萬多塊錢,但一想到兩三個月就能收回成本,往后的日子……個個都興奮不已。他們給酒吧取了一個浪漫的名字——“陽光假日”。
可一旦把想法付諸實施,在教室里無法預見的困難就一車一車地拉到他們面前。最先是籌款,這還好辦點,有拿出生活費的,有“騙”家里說是買電腦的,有打借條向家里借的。總之錢是湊齊了。
接下來是辦各種證照,沒有任何背景的這幾個人跑了大半月,只辦下來一個衛生許可證,人家說,新建娛樂場所一律不準發證。磨破嘴皮,人家才看在學生創業的份上,允許他們先開業,后補證。
而與房東談好的租金也變了卦。由于沒簽合同,房東見他們已投進去上萬元裝修,就把租金從每月1000元提到1500元。木已成舟,絲毫沒有社會經驗的他們傻了眼,每月平白就多出500元的支出。
更讓他們始料未及的是,這間店面沒有廁所、沒有下水道,甚至連自來水管都沒有。沒辦法他們買來自來水管自己裝,想省點錢,美院的學生何時干過這種事,干得滿身臭汗也無濟于事,只好請師傅,花了3000多元,這又是預算之外的開支。錢能省則省,他們把隔壁飯莊的舊桌椅買下來,
他們自己設計,自己動手,把原房子里的掉頂戳掉,花了一萬多元買了一批鋼材,把房子隔成上下兩層,加寬營業空間;市面上一盞升降燈要100多元,他們就把建筑用的線垂做重物,拿去底的啤酒瓶做燈罩,成本只需10多元;把熱水器用的煙道管任意扭曲做成軟件雕塑懸掛在酒吧的中央;用廢鋼料焊成一排吧椅。即使這樣,還是花了4萬多元。在最艱難的日子,6個人一餐只吃10元,男子漢們吃著白飯,菜是專為女生點的,總算5月底“陽光假期”艱難地開張了。
四個男生每星期輪流有一個負責采購,一下課就得馬不停蹄去各個超市買物美價廉的適用原料;左小川在廣州學過調酒,是這兒的調酒師;兩個女生負責記賬。幾乎每天都要制作若干張海報,到校內、附近的社區張貼,以求招攬生意。
酒吧的生意漸漸好起來,每晚上座率都在七成以上,每月營業額上了1萬5千元,但成本也高,還沒進入贏利期,還得繼續投資。這不,天熱了,又買了兩臺空調。運轉近3個月,6個人誰也沒分到一分錢的紅,但他們都很樂觀,在商海摸爬滾打了幾個月,讓他們成熟起來。他們已經看到了曙光,陽光假期還會遠嗎?(編輯周攀峰)

4“這是我們這兒最貴的酒,150元一瓶哪,可我一口也沒喝過。”左小川說。

5每到晚上8點,還沒多少客人來,幾個“老板”心里就發慌,直盯著那扇大門,眼珠都快掉下來。

6由于價格全市最低,布置別具一格,生意漸漸好起來。

7美院的學生就是不一樣,勞累了一天,還不忘擺擺造型。他們用“老江湖”的口吻說:做生意如同登梯,得一步一步來。重新噴漆,晾在屋外,誰料轉眼工夫就被偷了大半;圖便宜請個歪電工搭線,滿屋子都是裸露的線頭,只得拆掉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