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求職·
1993年夏,我從西北大學中文系大專班畢業了,開始了自己艱苦的求職打工之路。
不知碰了多少次壁,記不清受了多少挫折屈辱,西安之大,我竟仍然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有規模的大公司固然進不去,即便是那些一只皮夾兩條腿的廣告人、拉保險之類的工作我也做不長。由于沒有任何關系也沒有什么特別技能,我很快淪落成一個四處打零工、三餐不濟的流浪漢。
1993年9月27日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牢記的日子,那一天,我彈盡糧絕,而我人生的轉折點也由此開始。那個陽光和煦的午后,我在東大街上漫無目的地走著,路過一家叫\"鴻飛\"的酒樓時,我停住了。有多久了,我不曾好好地吃過一頓有酒有菜的飽飯?
我心中忽然升起一股不顧一切的勇氣,推開門走進了餐廳,選一張靠窗的桌子坐下了,然后,從容地點菜。我沒敢太無所顧忌,只簡單地要了一份魚香肉絲和一盤揚州炒飯,想了想,又要了一瓶漢斯啤酒。我看著窗外來來往往的行人,忽然心里十分寧靜。不知為什么,隔著窗子看外面時,會覺得窗里和窗外是兩個世界。窗外的人是沒有目的的,窗里的人卻平安地坐著,吃飯,休息,目的明確。我希望這一刻可以延續得越久越好,我渴望有秩序有目標的生活。
吃過飯,我將剩下的酒一飲而盡,借酒壯膽,努力做出鎮定的樣子對服務員說:\"麻煩你請經理出來一下,我有事找他談。\"
經理很快出來了,是個五十開外的中年人,衣著隨意,態度卻很嚴肅,他坐在我的對面問:\"聽說你要見經理?\"普通話說得十分生硬別扭。
我點點頭,問:\"你們要雇人嗎?我來打工行不行?\"
他顯然愣了:\"怎么想到這里來打工呢?\"
我懇切地回答:\"我剛才吃得很飽,我希望每天都能吃飽。我已經沒有一分錢了,如果你不雇用我,我就沒辦法還你的飯錢了。如果你可以讓我來這里打工,那就有機會從我工資里扣除今天的飯錢。我是真誠的。\"
他忍不住笑了,打個手勢向服務員要來我的點菜單看了看說:\"你并不貪心,看來真的只是為了吃飽飯。這樣吧,你先寫個簡歷給林經理,看看她可以給你安排個什么工作。\"
我一愣:\"你不是經理嗎?\"
他笑得更加揶揄:\"你要來這里打工,首先要學會辨別人。我姓陳,是這家酒店的投資人,也就是你的真正的老板,現在酒店由林女士負責,她是這里的總經理。我們香港人有一句話,永遠要記得誰是你的老板,永遠記得誰是你的頂頭上司。以后別再認錯了。\"
很快,林經理匆匆趕來了,原來是位四十上下的中年女子,也是陜西當地人,她看了我的自薦材料和學歷證明后,點點頭說:\"你的字很漂亮,文筆也很通順流暢,而且言之有物,對自己的優點缺點非常清楚。陳老板常說:做員工要學會三色,就是看清老板的臉色,知道自己是什么貨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么,你覺得自己適合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呢?\"
我想了想,老老實實地回答:\"我是中文系畢業的,也許我可以做份文職。\"
林經理微微一笑:\"那好,酒店剛開業不久,案頭工作也確實很多,你就先擬一份酒店簡介和有關規章制度吧。\"
我二話沒說答應了,而且暗自竊喜,以這種非常的方式求職,大概史無前例。
很快,我發現事情不是那么簡單。上班第一天,我關在房間里閉門造車,但寫出來的東西很是生硬,書生氣太濃。
長到這么大,從來都是接受服從各種規章制度,從沒想過竟然有一天自己也會為一家酒店制定一份制度。課堂上沒學過,父母更是沒教過,究竟一份制度該怎樣制定呢?我猶豫半天去找林經理:\"有范本讓我參照一下嗎?\"
\"沒有。\"林經理的臉上寫滿了不屑,\"如果有還用你來做嗎?吃白食求職有范本嗎?\"
我碰了釘子,不敢再多說。忽然一想,沒有范本,為什么不自己去\"借\"個范本呢?
接下來的幾天我以求職為名跑遍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上的十幾家大酒店,故意把待遇要求提得很高,引出對方經理親自同我談,然后我便以了解他們對員工的要求為借口索看他們的規章制度,一邊暗暗在心里默記。同時,我收集了數十張飯店的簡介。
就這樣,我制定了第一份管理制度,當然,也是一份職業考卷。
看到制度,林經理冷若冰霜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看來你是可以勝任辦公室文秘工作的,希望合作愉快。\"
在酒店呆得久了,我漸漸知道,酒店原來是香港陳老板和西安市一國家機構合資開辦的。老板并不常來西安。林經理和本地政界與商界的人交情甚好,酒店幾乎每星期都有包席,但她對員工卻很苛刻,大家背后叫她陰陽臉,意思是說她對客人春風滿面,對下屬卻冷若冰霜,極為嚴厲。酒店生意好,三天兩頭便要加班,但是加班費卻極低。
員工們的怨言越來越多,幾乎每個月都有員工辭職。一位同事勸我:\"你做文秘,應該和技術工人一樣工資,不和大廚、調酒師比,至少也該和二廚、DJ助手差不多,可是你看你,連服務員也不如,試用期早就滿了,可還是每個月兩百,明擺著欺負你是外地人。要是我早就撂挑子了!\"
我搖搖頭,苦澀地想:談何容易呢?撂挑子是需要資本的,我的資本是什么呢?盡管待遇未必公正,但鴻飛酒店畢竟給了我生存的機會,留下來,我至少可以吃得飽住得暖,可以不斷學習進步,而離開,卻除了一口氣之外什么都沒有。我對那位同事說:\"都說社會是個大學校,權當鴻飛是個不收學費的技術培訓中心好了,學點經驗也是好的。\"
我覺得,做什么都是為自己增加鍛煉能力的機會。既然做一件事就應該把功夫做足,偷懶不是誤人,而是誤己。況且,對于一個沒有太多求生技能的人來說,是沒有資格討價還價的,對于生命中小小的不公,除了以加倍的努力去換取相對的公正外,抱怨又有什么用呢?
天不負人,1993年年底,我的紅包足足比別人多了一倍。林經理和藹地對我說:\"西餐部經理提出辭職,我同意了。你有沒有信心接任他的職位?\"
我一驚,這可是連升兩級呀,我憑什么擔此重任呢?但它無疑對我是個誘惑,是個挑戰。我對林經理說:\"只怕我沒經驗。\"
林經理卻很肯定地說:\"你為人踏實、勤奮,又虛心肯學,一定可以做得好的。你在酒店工作一段時間了,雖然沒做過餐飲管理,但也不能說是完全的外行,經驗是可以積累的,我會教你。\"
我心里明白,林經理雖然嘴里說要教我,但如果我敢多問兩句,她一定給足臉色看。
·\"政變\"的考驗·
到西餐部上任之后我才發現,一個不懂行的部門主管工作起來有多么困難,尤其西餐禮儀繁復,點不同的菜要配不同的調料,還要送上不同的食具,并不像外界所想像的只要是西餐就左叉右刀那么簡單,餐前酒與餐后酒的講究也很多。自己不懂行,員工也就難免疏忽隨便,往往他們出些小差小錯我還并不清楚。很快,就有傳言說西餐部服務質量大減。為此,林經理特意將我叫到經理室不分青紅皂白痛斥一頓,又說:\"你不懂為什么不問呢?\"
我心中叫苦:\"問題是我甚至連問什么都不懂,又叫我怎樣問呢?\"但錯在自己,無可推托。我一句也不辯解,等到林經理罵完了,我退出經理室便直奔書店,把凡是與西餐有關的書買了一大堆,一連惡補了幾天,做了滿滿一大本筆記。又請西餐師傅按照菜單幫我整理了一份清單,清楚地列舉出上什么菜要用胡椒粉,上什么菜要有番茄醬,喝什么酒該用高腳杯,喝什么酒該用矮腳杯,還有,餐巾的疊法與名稱,斟酒的手勢及深淺……我天生會讀書,一個月后,我已經是個\"嘴上談兵\"的西餐專家了。招呼客人時,我會隨機應變地同他品評兩句洋酒的年代及來歷,再根據他現點的菜式推薦適宜的甜品,以身作則要求服務員學習怎樣恰如其分地推薦消費。
西餐部的營業額驟增,林經理在例會上幾次對西餐部提出口頭表揚,希望其它部門向西餐部學習。但是娛樂部經理小何卻悄悄對我說:\"姓林的光說不做,口頭表揚幾次有什么用,你的工資可不見漲,原來的西餐部經理每月兩千,你職位升了,錢包卻不見鼓,還拿著高級文秘的工資。兄弟們早就想好了,有林經理在咱們就絕對沒有好日子過,不如我們聯合起來發動一場政變,炒掉她,逼陳老板另換個經理。\"小何胸有成竹地,\"少數服從多數,陳老板不會為她一個人炒掉我們這么多人。再說,這么多人一齊要求炒掉她,這本身就說明她不適合做經理,眾怒難犯,陳老板不會不考慮員工意見的。\"
我不以為然,仍然勸他:\"還是不要這么激烈,不如找機會同林經理心平氣和地談一次。\"
沒想到小何他們說到做到,兩天后,十幾個員工和部門經理聯名寫了封辭職信傳真到香港總部,向陳老板一一列舉林經理的種種犯眾之處。
一星期后,陳老板忽然飛到了西安,把所有員工召集到大廳,平心靜氣地說:\"我聽說最近大家有許多想法,我希望大家暢所欲言,把你們的意見提出來,我們可以好好交流溝通,看看怎么樣可以使大家工作得更安心,更滿意。\"
陳老板話音剛落,小何首先發難,言辭激烈地指責林經理要員工超時工作而給不足加班費,緊接著其他幾個部門經理也都舉出事例說明一些罰款的不合理性,幾個員工也都聲討林經理喜歡罵人,對屬下不尊重,一意孤行,從不聽取大家意見。我聽著大家的訴說,一時心里斗爭得十分厲害,我想起我自己,其實我的待遇又何嘗公正?但是,酒店的營業額一直很高,這無疑是得益于林經理的關系網和管理能力。對一個老板來說,利益是檢驗業績的首要標準,他會不會為了一個經理怠慢幾個打工仔而放棄一個優秀的管理人才呢?
正胡思亂想,忽聽陳老板點了我的名字:\"你呢?你對這件事有什么意見呢?\"我抬起頭,只見數百雙眼睛一齊看向我,而陳老板仍同往常一樣嚴肅平和,不動聲色。在這一刻我忽然想起陳老板對我說過的話:\"在任何時候都要記得誰是你的老板,誰是你的頂頭上司。\"
我的頂頭上司是林經理,我必須清楚地記得自己的角色,那么,作為林經理手下的部門經理,此刻我應有的表現該是怎樣的呢?我的頭腦猛地清醒過來,意識到自己差點鑄成大錯。我清清嗓子,誠懇地說:\"鴻飛酒店就像一個大家庭,矛盾免不了會有,但也都是內部矛盾,大家的意愿都是一樣的,就是希望這個家可以過得更好,這就需要每個家庭成員都能和睦相處,也希望做家長的能夠公正體下。如果家很溫暖,又有誰真會愿意離開自己的家園呢?但無論怎樣說,家丑不要外揚,現在馬上就要開工了,很快就會有客人來,所以大家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各就各位,準備工作,不要因為自己的情緒而影響了酒店的利益。至于家人之間的內部矛盾,不如另找時間我們慢慢地談。\"
我的話說完后,大家都沉默了。陳老板環視一下四周,鎮定地說:\"這話說得沒錯,大家應該首先以工作為重。現在,大家各就各位先開工吧。但是有意見也不要憋著,可以一個個到我辦公室來談。\"說完他率先站起進了辦公室,小何緊跟著站了起來,幾個經理和十幾個員工也跟著站了起來,準備進老板辦公室。
我也站了起來宣布:\"西餐部的員工,請跟我一起到3號包房開個短會。\"
關上3號包房的門,我清清楚楚地告訴大家,請他們想一想,如果自己是老板,會不會喜歡一個沖動鬧事、牢騷滿腹、不顧大局的員工?陳老板是投資人,他要的是利潤,是效益,炒掉林經理能夠給他帶來更大的效益嗎?如果不能,我們有什么把握認為我們可以把林經理炒掉?況且,即使真的陳老板害怕留林經理會讓我們一起辭職,將林經理炒了,新來的經理就一定會更好嗎?老板又會不會留下一批曾經以辭職要挾過他的員工繼續工作呢?我們必須認清自己的角色,我們是員工,公司的利益大于一切,必須先顧全公司的利益,我們才可以要求自己的權益。所以,我們必須認清立場,站在酒店的角度想問題。那么,我們能不能在這種時候去向老板提辭職呢?
那時,有很多人先后找陳老板談了話,但沒有一個是西餐部的。西餐部的工作一切照常,甚至比往日更加秩序井然。下班后,林經理將我叫進了辦公室,當著陳老板的面問我:\"我很高興你今天沒有火上澆油,跟他們一起鬧事,但是我也很想聽聽你的意見,你真的對我很滿意嗎?\"
我搖頭,實實在在地告訴她:\"其實我和大家一樣,也確實覺得對我們的待遇苛刻了點。不過我不想鬧事,也不認為他們是在鬧事,只是他們采取的方式太偏激了些。我剛才開會時說的話是真心的,我們真的希望把酒店當成自己的家,但也希望老板和經理能把我們當成自己的家人。人們對外地打工的總有一種偏見,覺得外地人工作不安心,其實,越是外地來的,才越需要有歸屬感,越熱愛這個來之不易的家。
三天后,酒店又召開了一次大會,陳老板親自宣布:以小何為首的十幾個部門經理和員工自即日起停職,請馬上到會計部結算工資,新的部門經理明天上任,有從外面另聘的,也有從現有的員工中提升的,同時,升任我為酒店副總經理。而林經理,自然是留任原職。
決定一經公布,大家先是一驚,接著又覺早在意料之中,然后便有幾個員工上前向我表示祝賀。接著,林經理又宣布了新的工資及獎金制度,各部門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加班費更是漲了三倍。大家這才真的高興起來,一齊鼓起了掌。
后來,人們說起我在一年之內由試用工升為副總經理的神話,都認為我是個運氣奇好的人。等到去年我終于集資開酒店自己做了老板,人們更加把我的過去說成是一個\"傳奇\"。
但是我自己卻并不這樣認為,每次我招聘新員工時都會跟他們講起我自己的故事,我告訴他們:\"我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各項努力的一個必然結果。我的求職方式看似幸運,其實是一種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氣;向其它酒店偷師學習管理制度,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是一種學習的智慧;能忍一時之不公平而仍勤力工作,是堅忍的毅力;多事之秋認清立場以酒店利益為重,不參與鬧事但仍能向老板陳述要求,是穩重更是誠懇。試問,一個人可以同時努力做到有勇氣、有智慧、有毅力,且又穩重誠懇,他又有什么理由不成功呢?\"
(編輯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