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伊川縣平等鄉平等村董光濤家中珍藏著一塊石碑,碑文全文如下:
我們一定要把貪官污吏土豪劣紳掃除凈盡 我們誓為人民建立極為清廉的政府 我們為人民除水患興水利修道路種樹木及做種種有益的事 我們要使人人均有受教育讀書識字的機會 我們訓練軍隊的標準是為人民謀利益 我們的軍隊是人民的武力
馮玉祥
中華民國十六年
平等縣縣長 路爾宏 立
董錫樂 書
這篇充滿革命精神的碑文,在經歷了七十多年風風雨雨之后,仍然完整如新。圍繞這塊碑的建立、拆除、失落、保存,有著曲折的經歷。
民國十二年(1923年)八月,河南省政府遷往洛陽,洛陽成了河南省省會。白沙和大莘店是洛陽南部具有戰略意義的兩個地方,是扼守東南穎、淮、宛、荊,北達洛陽,西去秦、晉、甘、青古道上的咽喉要沖。民國十六年五月,馮玉祥任河南省主席,決定在白沙、大莘店新建兩個縣,將白沙命名為“自由縣”,大莘店命名為“平等縣”。
平等縣首任縣長路爾宏請馮玉祥為新建的平等縣題詞,馮玉祥揮筆書寫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針對當時官匪勾結,土匪橫行,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無法無天,百姓處于水火之中的情況,馮玉祥發出要把它們“掃除凈盡”的誓言。
平等縣政府請大莘店書法最好的董錫樂先生將馮玉祥寫的碑文書刻于石碑上,立在平等縣府。
是年,反封建、反迷信、婦女放足、禁煙禁毒、懲治貪官污吏、打擊惡霸土匪等全面開展起來,馮玉祥的碑文鼓勵了民眾,同時像利劍一樣直插土豪劣坤反動惡勢力的心臟。他們不甘心滅亡的命運,不惜勾結宜陽花山寨的土匪來攻打新成立的平等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八月,平等縣縣長路爾宏率部與土匪作戰,由于土匪勢大,路爾宏被俘,被關押在花山寨。
平等縣縣長被俘,地方惡霸乘機煽風點火,散布流言,說土匪來打大莘店是因為馮玉祥設了平等縣,馮玉祥不讓我們過,他的平等縣也弄不成。還說,只要平等縣政府在,土匪還會攻大莘店。于是平等縣人人恐慌,士紳富戶怨恨平等縣府設在這里。惡霸流氓多次脅迫平等縣職員拆除馮玉祥石碑,并肆意到縣府鬧事,使縣府工作癱瘓。
國民政府在不知路爾宏死活的情況下,又任命周斌為第二任平等縣縣長。當這位縣長帶著委任狀到大莘店平等縣府任職時,地方惡霸許金壽找到周縣長說,路縣長的下場你還沒看到?你要是想要命,就趕快離開這里。新任縣長嚇得跑回省府,堅決辭職不當平等縣長。
于是,省政府又派堯何年接任第三任平等縣縣長,堯到大莘店后,了解到周斌辭職的原因,還有點不太相信。中午他去吃飯,飯后回到縣府的辦公室,發現桌上有一個小紙包,打開一看,內包一粒手槍子彈,紙上有一行字:“你想掃除我,我先鏟除你。”嚇得堯何年不敢接任,就攜帶平等縣的縣印跑回了洛陽,自此平等縣全面癱瘓。
民國十九年(1930年),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在河南進行中原大戰,白沙、平等縣成了戰場,當地老百姓為了保護這塊碑,就悄悄地把該碑埋于地下。
1931年(民國二十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侵占東三省,蔣介石和宋美齡來到洛陽,相中洛陽為歷代王都,決定把南京國民政府遷來洛陽。1932年1月30日,國民政府發布文告,以洛陽為行都,3月5日,國民黨四屆二中全會在洛陽召開,蔣介石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洛陽改為國民政府行都,但洛陽南龍門外的平等縣卻因土匪惡霸橫行而陷于癱瘓,對行都安全不利。時在洛陽的國民黨二十路軍軍長張鈁多次召開軍事會議,并派該軍王凌云部三個營到平等縣剿匪,但仍無法制止地方惡勢力與土匪勾結橫行,匪首郭世法率眾匪洗劫平等縣鳴皋鎮,燒殺搶掠,強奸婦女,還抓走150人作肉票。土匪放出話來,只要政府不侵占他們的地盤,他們就不會與政府過不去,言外之意是要國民政府撤銷平等縣,退出他們的勢力范圍。
按歷史慣例,一個地方縣府治所位于該地區中心地區,平等縣府在大莘店,而大莘店正是土匪的勢力范圍。
然而腐敗無能的蔣介石政府,對距洛陽僅30公里的平等縣所發生的事竟采取退讓的政策,有一種意見甚至認為馮玉祥在平等縣所立碑的碑文太富于刺激性,過于革命化,不然怎會出現三任縣長干不成的事。
但洛陽南大門沒有縣府,也太不成體統,民國二十一年(1932后)八月,國民政府撤銷平等、自由兩縣,合而成立一個新縣,以古籍文獻所記商代“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定名為“伊川縣”。所轄區為原平等、自由兩縣的范圍。縣政府所在地向北移7公里,設于窯灣“嵩洛橋”以北的府店街,這里屬洛陽轄區,距洛陽龍門僅有十多公里。花山寨上的土匪一般不會“越界”行事,大莘店的土豪惡霸也不敢貿然到府店滋事,就這樣,新成立的平等縣僅有五年就夭折了。蔣介石的退讓政策使馮玉祥“把貪官污吏土豪劣紳掃除凈盡”的誓言變成了一碑空文。
又過了26年,解放后的1958年大煉鋼鐵,大莘店建了一個煉鐵廠,因需石灰石作原料,就把各種石碑搜尋來砸碎入煉鐵爐,一場大雨后,埋入地下的馮玉祥碑露了出來,有人把碑挖出送到煉鐵廠,大鐵錘砸下碑邊,人們發現碑文是革命詞句,就停下來。這時,有人說,這是國民黨立的碑,毀了算了,工人們說,不管誰立的碑,上面的話說得好。碑幸免于被砸,又被掩埋于地下。
1974年,平等村董光濤挖土挖到了馮玉祥碑,就請人幫忙把該碑拉回自己家中,一直保存到現在,在國家文物局開展征集百年文物的活動中,馮玉祥碑才得以重見天日。
(責任編輯 吳 思
作者來信摘登
感謝貴刊今年第10期發表《被鄧小平稱為“革命元老”的楊尚昆》一稿,刊物第9頁倒數第17行,羅瑞卿同志被撤職的敘述,請更正為:
“……羅瑞卿被撤掉了中央軍委常委、秘書長,總參謀長等軍內一切職務。”
章學新 謝景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