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林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醫院康復科(067000)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綜合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常見病之一。非手術療法是治療本病的基本方法,約80%~90%的患者經此方法治療后病情好轉或治愈[1]。但保守治療中方法不一,療效各異。我科采用綜合療法治療本病,獲得較好療效,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ザ138例腰痛和/或腿痛均經CT檢查確診者,隨機分為按摩、牽引、封閉、理療組(簡稱綜合組)81例,單純按摩、牽引組(簡稱對照組)57例。綜合組,男58例,女23例;年齡23~71歲,平均54歲;病程3天~5年,6個月以內34例,6個月~1年28例,1~2年16例,>2年3例;單側或雙側下肢麻木27例,直腿抬高試驗,單側陽性66例,雙側陽性5例;CT表現單側突出型55例,雙側突出型4例,中央型22例,兩間盤同時受累3例。對照組,男34例,女23例;年齡24~68歲,平均56歲;病程1天~6年,6個月以內23例,6個月~1年15例,1~2年16例,>2年2例;單側或雙側下肢麻木18例,直腿抬高試驗,單側陽性38例,雙側陽性7例;CT表現單側突出型39例,雙側突出型3例,中央突出型13例,兩椎間盤同時受累2例。
2治療方法プ酆獻椋呵R采用廣州羊城醫療器械廠生產的ATA-ⅡD型自動牽引床,患者仰臥位,扎好牽引帶,根據患者對牽引的反應,將牽引力定于20~60kg,持續30分鐘,每日1次;理療采用北京醫用電子儀器廠生產的LDT.CD31A型超短波電療機,電極12×7cm,無熱至微熱量,腰骶部對置,間隙2~4cm,每日1次,每次20~25分鐘;按摩:患者俯臥位,患部施按、揉、推、滾、拍等手法,對疼痛劇烈的腰椎兩側以肘尖按揉之。配合點按腎俞、環跳、承山、委中、足三里等穴;手法采取斜搬法、單腿壓腰法、俯臥牽抖法;硬膜外腔封閉:取醋酸強的松龍25mg,2%利多卡因1ml,維生素B12500μg,加注射用水至30ml,行患部硬膜外腔注射,每周一次。對照組單純采取牽引和按摩治療。
3結果
3.1療效判定標準:①癥狀、體征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試驗>70°恢復工作,可存有輕微腰酸腿脹或微痛為治愈;②癥狀、體征明顯減輕,可存有腰、臀、腿疼痛,直腿抬高試驗50°~70°,可做輕工作為顯效。③癥狀、體征略有好轉,直腰抬高試驗<50°,仍需休息為好轉。④癥狀、體征無改善成加重為無效。
3.2結果:見下表。
治療結果表
從表中可以看出,綜合組治愈率占60.5%,對照組治愈率45.5%,兩組治愈率經統計學處理,X2=5.05 0.01<P<0.025,差異有顯著意義。
4討論デR中使腰椎間隙增寬,后縱韌帶緊張,椎間盤內壓降低,從而減輕突出物對神經根和脊髓的壓迫[2]。同時可糾正部分小關節紊亂,松解粘連,減輕肌肉痙攣;按摩可改變突出物與神經根的位置關系,糾正小關節紊亂,促進神經周圍水腫的消散吸收,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神經和肌肉功能的恢復[3]。局部注射藥物,如:麻醉藥、激素、神經營養劑等可抑制神經末梢的興奮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快局部代謝產物清除,阻斷疼痛的惡性循環,達到消炎止痛、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的目的;超短波治療可改善血液循環,減輕局部水腫和炎癥,減輕疼痛。以上各種療法均有顯著的治療效果,但每種方法都不是萬能的。本文通過對138例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分組治療分析表明:認真分析病情,嚴格掌握各種療法的適應癥,將按摩、手法牽引、理療、封閉有機地結合起來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可以明顯提高治愈率,且療程短、復發率低。說明,綜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較好的保守方法[4、5]。有臨床推廣價值。但對于髓核已脫入椎管及椎管陜窄者療效較差。
參考文獻
[1]楊克勤主編.脊柱病患的臨床與研究.第一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646.
[2]潘之清主編.實用脊柱病學.第一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497.
[3]劉潤田.脊柱外科學.天津:科技出版社,1981,4:261~266.
[4]楊紅,黃慶武,閭堅強,等.微帶天線微波加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中華理療雜志,1995;18:230.
[5]肖玉臣,張增田,王卡,等.持續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中華理療雜志,1995;1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