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剛 紀 清
上海鐵路局中心醫院(200072)上海市中醫醫院(200071)
關鍵詞推拿方法對抗復位法,胸椎應用
胸椎對抗復位法是整復胸椎小關節錯縫常用的手法,也可整復肋椎關節錯縫。近幾年來,我們用手法治療一些推拿科中常見病癥時,常加用此手法,對提高療效很有幫助。下面介紹一下此手法的應用。
1方法セ頰咦勢,醫者站于患者背后,先按揉放松緊張的肌肉,然后令患者雙手合掌抱頭,調節呼吸。醫者用膝頂住受累胸椎的棘突,雙手將患者雙側上臂向上向后牽拉,可聽到"喀嚓"一聲,然后再次放松肌肉。
2適用病癥
2.1落枕、頸椎病落枕和頸椎病都會引起頸部活動受限,尤其出現頸部屈伸受限明顯時,可在用常規手法治療后,加用此手法。對改善癥狀,特別是頸部屈伸活動的改善,效果較為顯著。這可能是由于頸部急慢性損傷,造成頸椎內外平衡失調,牽拉背深肌(骶棘肌)、菱形肌,有時可以導致胸椎小關節的錯縫,頸部屈伸活動不利。
2.2背肌筋膜炎背肌,包括背闊肌、菱形肌。由于背部肌肉的急性損傷未能及時適當的治療,或長期單一姿勢、彎腰負重,使得背部肌肉及筋膜反復長期受到外力的牽拉,慢性累積性損傷而形成本病。背部肌肉和筋膜的長期牽拉,可以導致胸椎小關節的錯縫。所以在用手法治療本病癥時,我們加用此手法。
2.3胸壁扭傷由于搬抬重物時用力不當,以致胸壁的肌肉扭傷或肋椎關節錯縫。我們在臨床中發現,胸椎對抗復位法是治療本病的重要手法之一。當施用一般手法治療后,再加用此手法,患者普遍感覺癥狀較加用此手法前有明顯改善。這可能是因為很多胸壁扭傷的病人,都不程度存在肋椎關節錯縫。另外,我們在用手法治療胸部迸傷時,也常加用此手法,也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
2.4頸椎椎體滑脫曾經遇到5例C4或C5椎體向前滑脫≤10(X線攝片證實)的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頸部外傷史。我們采用頸椎牽引30~45分鐘后(重量6~8kg),用胸椎對抗復位法治療。10次后,其中2例癥狀明顯好轉,X線攝片復查,滑脫基本得到了恢復。另外3例無明顯好轉而轉骨科治療。其治療機理有待進一步探討。這2例可能是假性滑脫,與脊柱(主要是頸椎)本身內外平衡失調有關,通過牽引和手法來糾正平衡失調,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3討論ネü大量的臨床實踐,在用手法治療上述病癥(主要是前3種)時加用胸椎對抗復位法,能提高治療效果。這些病癥在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中,由于肌肉、筋膜的牽拉關系,有時會發生胸椎小關節或肋椎關節錯縫。因為這些受累肌肉的起止點都與胸椎有關系。所以整復胸椎小關節或肋椎關節的錯縫,可減輕癥狀,縮短病程,提高療效。フ飫嗖≈⒌幕頰擼除主訴單側或雙側肌肉酸痛外,在檢查時往往可發現胸椎棘突偏歪,受累及的棘突、椎體旁有壓痛,周圍鄰近組織也有壓痛。有時一側或二側肌肉僵硬,捫之呈條索狀。肋椎關節錯縫者可有肋間神經受刺激癥狀而出現向肋間隙與胸前部以及腰腹部放射性疼痛等。這些癥狀有助于我們的診斷和治療。チ磽猓我們在施用此手法時,動作要輕巧,切忌暴力,不強求聽到"喀嚓"聲,以免造成新的損傷。對年老體弱、骨質疏松者要慎用。